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说唐三传·第四十六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怡然讨论 | 贡献2021年4月27日 (二) 14:57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缩略图|[http://lbimg.tvmao.com/stillcut/KpwrLBOkLBP3Kn4kVnGpK=.jpg 杨藩] '''说唐三传·第四十六回'''出自于《说唐三传》,…”)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说唐三传·第四十六回出自于《说唐三传》,《说唐三传》一般指薛丁山征西。该书采用章回体形式,讲述了唐代薛丁山的故事。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征东有功,被封为平辽王。因与皇叔李道宗结怨,被陷下狱。幸于危急之际,西凉哈迷国犯境,徐茂公立推荐仁贵挂帅征战,逃过此劫。仁贵征西,误中圈套,被困锁阳城,为苏宝同飞刀所伤。当他伤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际,得知儿子薛丁山尚在人间,并知自己与儿子有一段难解死结。[1]

内容

第四十六回 梨花大破白虎关 应龙飞马斩杨藩

杨藩看见樊梨花,便道:“我乃白虎关总兵杨藩。吾父杨虎,与你父同朝之臣,将你许配与我,十有余载,因两地远隔,未曾花烛。你我今已长成,正要央媒完娶,因国舅苏宝同,惹得唐兵西进,两下相争,蹉跎至今。你怎么弃了前夫,另嫁敌国?西番虽是夷虎之地,你也晓得读孔孟之书,会达周公之礼,一女何能匹二夫?纲常廉耻,休得乖乱,莫若随我回关,狼主决不治你弑父杀兄之罪,你去想一想。”樊梨花满面通红,喝道:“丑鬼,对亲有何凭据?休得胡言!放马过来。”杨藩耐了性子道:“梨花你与我交战,旁观不雅。我是男子汉,倒惧内不成?见你花容月貌,不忍加害,劝你复还原配,免后懊悔迟了。”

梨花说:“不要多言,放马过来,吃我一刀。”举起双刀,劈面砍来,杨藩将大刀架住,骂道:“贱人,不识抬举!我好意劝你,你反生恶心,既不罪你弑父杀兄,又来背夫乱性,真是红颜薄幸,妇人最毒。今日不斩你这践人,誓不收兵。”忙隔开双刀,将大刀当头就砍来。梨花架在旁首,回转马来,将双刀如雪片舞来。杨藩急架相迎,两人大战,一来一往,战到三十余合,杨藩抵敌不住,带转马就走。梨花拍马追来,杨藩回头一看,见梨花追赶,忙祭起飞龙镖。梨花一看,见一道红光,直射下来,忙取出乾坤帕,往上一迎,只见万道毫光,把飞镖收去。大喝:“丑鬼,还有尽数放来。”

杨藩又祭起十二支飞镖,在空中飞舞,烈火腾腾,直奔梨花。梨花又将乾坤帕抛起,顷刻万道毫光,把十二支金飞镖,化为乌有。杨藩叫声:“不好!”可惜炼就一年功夫,一日尽灭了。忙将身子一摇,现出三头六臂,身高数丈,手端六件兵器,复使阴兵杀上,只见鬼哭神号,都是蓬头赤脚,青面獠牙怪鬼,杀奔前来。梨花笑道:“这些小技,可骗别人,我不惧你。”把手一指,数万鬼兵,反杀回本阵。杨藩一惊不小,番兵如飞而逃。杨藩见破了他法,带转马头就走,梨花祭起斩妖剑,将杨藩左手指头,斩了下来。杨藩大叫一声,负痛而走,收了法术,退人关中,将关门紧闭。敷好伤痕,打点明日出战,此话不表。再言梨花手下,月娥、金莲、仙童、金定四员女将,杀得番兵七零八落,得胜回营。众将上帐称贺不表。

次日天明,探子报进:“杨藩又在营前讨战,大骂元帅。”元帅闻报大怒,率领众将出营,来到阵前,喝道:“昨日饶你一死,今日又来讨战,只怕性命难逃。放马过来。”杨藩也不答话,抡动大刀砍来。梨花拍马相迎。战至三十合,又不能取胜,回马大败,梨花在后追赶。杨藩祭起金棋子,亮光万道打来。梨花向身边取出金棋盘祭起,也有万道金光,棋子落在盘内,犹如铸就一般。杨藩那里晓得,又把金棋子打来,仍然收去。一连发了三十六个金棋子,都在盘上帖定。拿移不动。梨花收完了棋子,重又杀出,说道:“你的棋子都被收了,还有什么宝贝?再放出来。”

杨藩听了,魂飞天外,叹道:“把我两件宝贝,俱皆收去,今如何是好?”又把身子一摇,现出三头六臂,阴兵依旧杀来。梨花将一个葫芦揭开盖子,放出无数火鸦,把阴兵杀得无影无形。杨藩叫苦连天,正要逃走,梨花祭起飞刀,将杨想右手指头砍下来,一连几刀,连臂膀也砍下来。杨藩跌下马来,痛倒在地,梨花双刀正要斩他,忽听后面鼓声如雷,回头看见丁山督阵,擂鼓助战,暗思:杨藩虽未成亲,幼时却被爹爹误许姻事。见了丁山,心中倒觉不忍,意欲释放。早被薛应龙赶上,手起刀落,将杨藩杀死。头上一道黑气冲出,直奔梨花,梨花一阵头晕,跌下马来。四员女将,直冲出去,救回营中。只见元帅面上失色,众将上前问安。你道为何?这是杨藩阴魂在樊梨花腹中投胎,后来生下薛刚,薛刚闯祸,害薛世满门三百余口在武则天手内。此是后话不表。梨花传令抢关,众将得令,一齐向前,杀奔关来。番兵见无主将,闭关不出,俱往沙江关去了。番民香花灯烛,出迎元帅,元帅人马进了关,接了圣驾,在帅府驻扎,百官朝贺,出榜安民。遂传令招抚,所管地方官,尽皆投降。停留半月,辞王别驾,起了大队兵马,离了白虎关,望西进发。

有一个多月,尽是黄沙扑面,好不辛苦,不觉来到沙江渡口。有探子报说:“沙江有百里之遥,并无船只,请元帅定夺。”梨花闻报,遂传令扎下营盘,不许乱动。便令秦汉:“飞过沙江,劝番民放船过来,渡我兵过江,好打头关。”秦汉领令,戴了钻天帽,片刻飞过沙江,落下地来。只见那番民凑集,买卖生意,与中国一样。那些船上插了红旗,十只一队,共有四百余号,停泊江口。秦汉一想:我奉将令前来诱骗,看他怎样办法,如何说得他们过去?正在踌躇,忽见一队番官,手拿令箭,说与众船道:“大老爷吩咐,大唐兵马已到江边,船只不许私开。违令者斩。”众船得令。秦汉心生一计:扮做番军。见番兵皆喂马料,三个成群,四个一队,或斗牌,或闹酒,营房内不见一人。遂将一付衣帽穿好,到一酒店门首,问道:“店家,将爷可在这里吃酒么?”店家说:“拿令箭的官儿,在楼上吃酒,寻他请进去。”

秦汉听了,来到里面。走上楼中,只见番官吃得半醉,衣帽脱在旁边,那番官见了秦汉说:“你是那个帐下来的?”秦汉哄说:“我是大老爷手下的长随,泰将令份作小军,探听军情。爷是那一处的?”巴都儿官番官说:“我是大老爷的亲随,不认得你呀?”秦汉说:“小可是新充的,不曾拜会。我和你同饮三杯,叙个相识,小可做东。”番官道:“说那里话,自然俺家做东。”二人畅饮。秦汉说:“巴都哥,这支令箭,做何公干的?”番官道:“你还不知?”秦汉道:“小可新到,所以不知。”番官说:“我关主将是白虎关杨藩的父亲。因樊梨花降唐,打破了白虎关,将小将杨藩杀死,主将要与儿子报仇,差人往白狼山请红毛道人,并黑脸仙长。因二位仙友,神通广大,早晚必到。犹恐唐兵渡江,差我往各船去吩咐,不许开渡。”秦汉说:“原来如此。巴都爷请用酒。”番官竟吃得大醉,伏在桌上睡了。

秦汉即换了他的衣服,拿了令箭,走下楼来,对店家说:“有一锭银子在此,你收着。我有伙伴醉在楼上,我有公干去了。”酒家见了银子,说:“请便。”秦汉出了店门,来到江边,对众船军说:“大老爷有意降唐,吩咐四百号江船,连夜渡载唐兵过江,违令者斩。”众船军都说:“希奇!一日之间,两样吩咐。早上说不许开船,如今又要连夜过江。”秦汉说:“你们休管闲事,快些开船。”众船军依令,立刻开船,扯起风帆,滔滔去了。秦汉大喜,脱了衣帽,撇下令箭,飞过江来。此话不表。

再言番官醒来,立起身来,不见了衣帽、令箭,忙下楼问了酒家。酒家说:“方才那一位爷,留下一锭银子在此。穿了衣服,到江边去了。”番官听说,魂不附体。说:“不好了,中了唐人好计了!”说罢急忙赶到江边一看,大惊失色,说道:“该死了,船只一只都没有了。为何衣帽令箭在江滩上?幸喜无人拿去。”忙穿好衣帽,手执令箭进关,蒙混交令。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2]

内容简介

《说唐三传》即《薛丁山征西》故事讲述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征东有功,被封为平辽王。因与皇叔李道宗结怨,被陷下狱。幸 于危急之际,西凉哈迷国犯境,徐茂公立推荐仁贵挂帅征战,逃过此劫。

仁贵征西,误中圈套,被困锁阳城,为苏宝童的飞镖所伤。当他伤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际,得知儿子薛丁山尚在人间,并知自己与儿子有一段难解死结。

太宗见出征不利,征召能人挂帅。丁山请缨,以无敌之势夺得帅印,与母亲及妹妹出发西征。途中遇窦家兄妹拦路,丁山为求脱身,假意答允窦仙童的婚约,并招揽旗下,同往解救父亲之危。仁贵获救脱险,但却不满丁山阵上招亲,将之锁入天牢,以示惩戒。

苏宝童死讯传至哈迷国,群臣为之震惊,寒江关守将樊洪悲愤不绝。樊洪有女樊梨花,聪明机智,拜师学艺,临下山前,其师告知她与薛丁山有一段前世姻缘。

另一方面,樊梨花得悉薛丁山西征而至,遂出关欲会之,途中却遇上另一位青年武士薛应龙。薛应龙欲纳梨花为妻,但因比武输给梨花而被收为义子。

梨花继续赴会,仁贵上阵,亦非梨花对手。丁山与之交锋,梨花一见钟情,唯有装败。丁山欲乘胜追击,再次挑战樊梨花,梨花显出真功夫,丁山被擒。梨花要丁山娶之为妻,丁山假意应承……

这一段姻缘反反复复纷杂缠绕,爱恨交织,其间夹杂不少恩怨情仇,情节紧凑,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