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词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1]

[]

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比喻义是通过本词打比方产生的固定词义。词义的性质包括概括性、客观性和民族性。

定义

词义:词的含义。(也有词典解释为:词语的意义)

本质

词义是词的含义,是主观主体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它所反映的是有关客观事物现象的一般的或本质的特点。 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词的语法意义、词的色彩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分类

本义 本义:也叫“基本义”,指一个词的最初含义。 如“兵”的本义为“武器”,一般来说它是这个多义词几个意义中最常用的一种意义。 引申义 引申义:由词的本身引申出来的意义。 如:(1)他打了人。(2)打掩护。(3)打理公司。 第(1)句中的“打”使用的是它的本义;而第(2)(3)句中的“打”使用的是它的引申义。 比喻义 比喻义:通过本词打比方产生的固定词义。 比如“尾巴”一词原指“动物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但在下面这两个句子中却产生了比喻义。(1)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不能留尾巴。(2)他甩掉了尾巴。在第(1)句里,“尾巴”指“残留部分”;在第(2)句里,“尾巴”指“跟踪或尾随别人的人”。

性质

1. 客观性:词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 2. 概括性。 3. 社会性:词义总是被社会所承认和共同使用。 4. 民族性

变化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其中的词义也就理所当然地有了很多变化,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四条: 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词义感情色彩变化。

义项

许多词都不只有一种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有几个不同的含义就叫有几个义项。 例如"摇篮(yáo lán)"有两种含义,就有两个义项: ①婴儿睡觉的地方。②发源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