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设计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设计质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设计质》是一本面向设计师的杂志,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创刊。

基本内容

定价:60.00元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平装

ISBN:978-7-5680-1202-7

书名:设计质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设计质》编辑部

开本:1/16

类别:科技建筑学

内容简介

《设计质》以建筑设计、室内设计、陈设艺术、园林景观设计为主,同时含括平面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时尚设计、新媒体设计等相关设计门类的前沿动态和精彩内容,其中包括空间(SPACE)、品牌(BRAND)、面孔(FACE)、剖析(ANALYSIS)、声音(ARGUE)、公益(COMMONWEAL)、阅读(READING)、艺术(ART)与材料(MATERIAL)等栏目,旨在探求设计本质,彰显设计质感,让不同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质疑,让设计回归质朴的本心,传播国内外前沿的设计文化,寻求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提炼并倡导先进的设计思维,为新锐设计师提供展现自我的空间,为中国的设计行业提供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性的资讯服务共享平台。

简评

☆中国设计的发展和转型,需要多元化的思维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设计质》表达的是探求设计的本质,彰显设计的质感,能够让不同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质疑。《设计质》顾问包括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王受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曙旸;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砚祖教授;旅美画家李全武等业内专家学者。空间、品牌、面孔、剖析、声音、公益、艺术、材料与阅读作为《设计质》的栏目,旨在以不同视角作为切入点,探究国内外设计案例的文化以及生活土壤、设计思路、理念,完成的过程;剖析与设计相关的社会或生活现象,对系列案例进行分析与评论,让不同的声音在一起辩论;报道国内外与设计相关的公益慈善事业;介绍相关的时装、旅游、摄影、艺术等与设计相关的内容;推荐设计、人文、管理等具有可读性与趣味性的相关书籍。

☆对于设计师来说,有些话自己不能往外写,你写了别人不相信,因为是你自己在说自己。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就迫切需要一个很公正的第三者——就像《设计质》,能够把一个事情说清楚,甚至都不需要去引导设计师读者。望《设计质》为中国设计建言,为中国设计呐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郑曙旸

前言

刊首语

中国近现代的设计发展之路,是漫长的,也是艰辛的,可谓前赴后继,不断探索。从中国萌发出现代设计观念开始到现在,中国设计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盲目到清晰的发展阶段。从晚清政府救亡图存的设计觉醒,到民国时期积极对外学习的努力探索;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设计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市场化的设计爆发,中国设计已然从被动模仿转变为主动创造。在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之后,现在中国的设计又面临着新的要求。经济发展的增速逐步放缓,设计的过度化需求趋于理性,人们对设计个性化的要求不断增加,这些都要求中国的设计工作者们做出调整,去应对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而这也就让设计的本质逐渐凸显出来:设计真正的含义并不仅仅是装饰和美观,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合理。所以,设计本身是人类对于自身的关怀,而这又取决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从过度设计到回归理性的变革,也正在经历着从国内发展到国际竞争的本质性变化。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国人价值观念的转型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之上,而且想要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就需要我们在审美观念和对当前人类自身的文化思考上显示出先进性。

因此,当代的中国设计已经不是简单的设计形态的美化,更重要的是对国民乃至世界的发展脉络和真实诉求有所把握。这对设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在设计内部进行构成化的改变并不能解决当下的所有问题,而是要在设计外部进行更深入的审视。大批在一线的设计师,已经不断走出传统的思维,吸收多元文化的营养,从商业的裹挟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情愫。这也是中国设计正在转型的一个显著表现。

由此可见,中国设计的发展和转型,需要多元化的思维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设计质》,表达的是探求设计的本质,彰显设计的质感,能够让不同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质疑,成为一本以设计为中心的专业期刊。无论是探索中国文化内部的精髓,还是引入国外设计的不同思维,抑或是传播不同文化的阐释方法,各种观点的立论与反驳,这些都需要不断展现出来。让中国的设计沐浴在多元文化中,不断孕育出更加完备的思维和方法,找出适合当前国民现状的时代设计理念,找寻并融合一种价值观念和人文情怀,让设计成为内外兼备的文化载体,迎接新设计时代的来临。[1]

参考文献

  1. 工程设计质申请表爱问文库网,2019-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