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艺术字网的图片

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讽

拼音; fěng

部首; 讠

总笔画; 6

部首笔画; 部首:讠部外笔画:4总笔画:6

五笔86:YMQY五笔98:YWRY仓颉:IVHNK

笔顺编号:453534 四角号码:37710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BBD

详细字义

〈动〉

1.(形声。从言,风声。本义:背诵;朗读;传诵)

2.同本义 [recite;chant;intone]

讽,诵也。--东汉·许慎《说文》

兴道讽诵言语。--《周礼·大司乐》。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

少不讽。--《荀子·大略》。注:"谓就学讽诗书也。"按,诗风雅颂三类,以风为之,风借为讽。

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唐· 白居易《游襄阳怀孟浩然》

三藏就合掌讽起斋经。--《西游记》

3.又如:讽味(诵读诗文而玩索其中的意味);讽经(念经);讽书(背书);讽术(背诵经艺)

4.婉言微辞或指责 [slightly blame]

讽,谏也。--《广雅》

论礼有五,谏讽为上。--《后汉书·李云传》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后汉书·张衡传》

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明· 刘基《卖柑者言》

5.规劝 [admonish; advise]

而呤咏情性,以讽某上。--《文心雕龙》

6.又如:讽谏(用委婉的话来劝谏);讽诫(讽谏告诫);讽一劝百(辞赋之文,旨在讽谏,故因一事而起讽,以百事劝戒为终结)

7.古书"讽" 通 "风",《毛诗序》:"以风刺上。"风" 即 "讽"义。--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8.造谣,中伤,诽谤。"张华将举寿为中书郎,荀勖忌华而疾寿,遂讽吏部,迁寿为长广太守"--《晋书陈寿传》

常用词组

1.讽刺 fěngcì

[satire;mock] 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指责和嘲笑

不要讽刺人

2.讽谏 fěngjiàn

[give advance to one's superior;remonstrate with ruler by clever analogy] 指下对上,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规劝,使其改正错误

衡乃拟 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后汉书·张衡传》

3.讽喻 fěngyù

(1)[advise;admonish]∶用委婉的言语劝说

(2)[parable;allegory]∶一种修辞手段,借说故事来表明事理

字形结构

繁体字:讽

汉字首尾分解:讠风汉字部件分解:讠风

笔顺编号:453534

笔顺读写:捺折撇折撇捺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讽

《唐韵》芬凤切《集韵》《韵会》方凤切,$风去声。《说文》诵也。《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语敎国子,兴道讽诵言语。

《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前汉·艺文志》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晋书·阮瞻传》讽诵遗言,不若亲承音旨。

又《广雅》敎也。《玉篇》譬喩也。《集韵》谏刺也。《增韵》托音曰讽。《史记·滑稽传》优孟常以谈笑讽谏。《家语》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吾从其讽谏乎。《白虎通》讽者,智也。患祸之萌流,睹其事未彰而讽告,此智性也。

又与风通。《诗·国风·关雎序》风,风也。《注》上如字,下卽讽字。崔灵恩云:用风感物,则谓之讽。

又《小雅》或出入风议。《笺》风犹放也。卽讽议。《前汉·严助传》令助谕意,风指於南越。《师古注》以天子之意指讽告也。

又《广韵》方冯切,音风。亦诵也。一曰告也。[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