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论语《拾柒·阳货篇》1

论语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目录

拾柒 阳货篇

  此篇共26章,主要记录孔子教育弟子们要讲究仁德,阐发修德治民、以礼乐治国的道理。

原文

  阳货[1]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2]。孔子时其亡也[3],而往拜之。遇诸涂[4]。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5],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6],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

  [1]阳货:又叫阳虎,鲁国季氏的家臣。[2]归:通“馈”,赠送也。豚(tún):小猪,这里指蒸熟的小猪。[3]时:通“伺”,指窥伺。亡:通“无”,这里指不在家。[4]涂:通“途”,途中。[5]迷其邦:听任国家政局动荡。[6]亟(qì):屡也。

译文

  阳货想要孔子来拜会他,但孔子不去,他便送孔子一只蒸熟的小猪。孔子暗中打听他不在家的时候,才去拜谢。两人却在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和你说。”(孔子走过去,他又)说:“自己有一身本领,而听任国家混乱,这样能叫仁吗?”孔子说:“不能叫仁。”(他自己又接口)说:“一个喜欢做官的人,却屡失良机,能算智吗?”孔子说:“不能算是智。”他又说:“时光是不等人的啊。”

  孔子这才说:“好吧;我打算去做官了。”

  圣人的智慧

  据说阳货和孔子长得很像,他想要孔子来拜会他,但孔子不去,他便送孔子一只蒸熟了的小猪,按当时礼仪,孔子不得不登门道谢,所以孔子探听他不在家时去拜谢,结果两人在路上碰着了。阳货问孔子:“自己有一身的本领,却听任国家混乱,可算仁爱吗?喜欢参与政事,却屡失机会,可称为智吗?时光不等人啊。”在听了阳货一大堆劝慰孔子仕宦的理由后,孔子只得说:“好吧,我打算做官了。”后来阳货因企图消除三桓未遂而逃亡外国,孔子最终也未仕于阳货。

  据说孔子曾被匡人误认为是阳货而受围困,因为二人长得很像。世界是很奇妙的,两个长相如此相似的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追求和命运,一个汲汲宣扬仁德,最终成为圣人,留名青史;一个却妄图篡位弄权,最终死于非命。

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因为环境不同,便相距甚远了。”

  圣人的智慧

  人的本性、性情、先天的才智是原本相近的,但由于后天的习气的沾染不同,如社会影响、教育、习俗等有别,人的后天行为习惯就会有很大差异。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的引用,使教育生态学观念早深入国人之心。教育生态学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发展不仅需要靠遗传素质,还与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正是古人早就注意到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才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箴言。

原文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1]。”

【注释】

  [1]知:通“智”。不移:不改变。

译文

  孔子说:“只有最上等的智者和最下等的愚人是不可改变的。”

  圣人的智慧

  最上等的智者和最下等的愚人,毕竟只是少数,孔子认为除了这少部分人是不可改变的,其他人都是改变得了的。

  那些“生而知之”,拥有超高智商与超强洞察力的智者,拥有自己的坚定原则与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很难受外界与他人影响。而那些最无知的人,之所以成为最下等的愚者,就是因为不肯学习,顽固地不肯接受他人的影响。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中等智商的普通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个网络世界,更需要现代人不仅要学会鉴别孰利孰弊,还要主动地“近朱”而不是“近墨”。

原文

  子之武城[1],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2]:“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3]。”

【注释】

  [1]武城:鲁国的一个城邑,在山东省。[2]莞(wǎn)尔:微笑的样子。[3]戏:开玩笑。

译文

  孔子到了(子游做县长的)武城,听到了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子游回答:“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做官的学了道,就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了道,就容易使唤’。”孔子(对学生们)说:“诸位!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不过是和他开玩笑罢了。”

  圣人的智慧

  这里孔子对他的学生开了个玩笑,以此考验学生是否真正领会了教育的作用。孔子有次到了子游做县长的武城,听见弹琴瑟、唱诗歌的声音,就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意思是治理这个小地方,用得着教育吗?子游回答:“以前我听老师说,做官的学了,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了,就容易听指挥。孔子很满意子游的回答,因为他知道教育总是有用的。

  今人常说“杀鸡焉用牛刀”,此典故便是源于此。当今社会人才济济,有北大才子陆步轩沦为屠夫,后来又有北大学生武小峰卖糖葫芦谋生,真是令人感慨万千。不要说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工作,就是博士毕业也不容易找到合适满意的工作,现在连某些幼儿园都需要教育学硕士,而且非年轻美貌的不要。

  现实是很残酷的,如果你是一把牛刀,在现实的压力下,很可能没有机会杀牛,只能退而杀鸡。有的牛刀识时务,韬光养晦,等待机会,最终有牛可杀,就好像那些从基层营销做起,最终一步步往上爬到高层的例子,屡见不鲜。而那些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认为杀鸡有辱身份的牛刀,最后只能日日钝去,连杀鸡都做不到了。

原文

  公山弗扰以费畔[1],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2]已[3],何必公山氏之之也[4]。”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5]?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佛肸召[6],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7],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8];不曰白乎,涅而不缁[9]。吾岂匏瓜也哉[10]?焉能系而不食?”

【注释】

  [1]公山弗扰:存疑,可能是《左传》定公五年、八年、十二年及哀公八年提到的公山不狃(niǔ)。畔:通“叛”,谋反。[2]末之也:“末”,没有地方的意思。[3]已:止,算了。[4]何必公山氏之之也:“何必之公山氏也”的倒装。[5]而岂徒哉:即言“而岂徒召我哉”。[6]佛肸(bì xī):公元前490年,晋国赵简子攻打范中行,佛肸是范中行的家臣,为中牟的行政长官,因此依据中牟来抗拒赵简子。[7]中牟:晋国地名,在当今河北邢台和邯郸之间。[8]磷(lìn):薄石,此处指把石头磨薄。[9]涅(niè):一种矿物,这里作动词,染黑之意。缁(zī):黑色。[10]匏(páo)瓜:葫芦的一种,果实比一般葫芦大。

译文

  公山弗扰据费邑谋反,请孔子去,孔子准备去。子路很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一定要去公山氏那呢?”孔子说:“召我去的人,难道会白白召我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将使周文王、武王之道在东方复兴。”

  佛肸叫孔子,孔子想去。子路说:“从前我听老师说:‘亲自去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干的。’佛肸据中谋叛乱,您却要去,怎么说得过去呢?”孔子说:“是的,我说过这话。(但)有这样一句话:最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最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我难道是匏瓜吗?怎么只能被挂着而不给人吃呢?”

  圣人的智慧

  所有学生中,子路最爱和夫子唱反调。公山弗扰、佛肸谋反,都召请孔子去,孔子想去。子路不高兴,提出反对意见。其实子路不明白孔子的苦心,孔子为人厚道,他坚信自己可以出污泥而不染,他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应召来劝恶人改正,明知其不可为也要一试。

  孔子提到的“匏瓜”,就是俗称的瓢葫芦,又称蒲仔、蒲瓜等,是古代常用食材。汉代王粲的《登楼赋》有这样一句:“匏瓜之徒悬兮”,即源典于孔子“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后来,人们就用“匏瓜徒悬”来比喻志士的怀才不遇。

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

  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到仁。孔子说:“能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做到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守信、勤敏、慈惠。因为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拥护,守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贡献大,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圣人的智慧

  孔子认为要做到仁就必须处处实行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这五种品德。

  无论何时何地,如果一个人能待人恭敬有礼、心地宽大厚道、为人诚实守信、做事勤勉机敏、性情仁爱施惠,他都一定是最成功的人际交往家。

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1]?”对曰:“未也。”“居[2],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3],其蔽也荡[4];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5]。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6];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

  [1]女:通“汝”,你。言:名曰“言”,实指“德”。蔽:通“弊”,弊病,弊端。[12]居:坐。[3]知:通“智”。[4]荡:放荡不羁。[5]贼:给别人带人伤害。[6]纹:说话尖酸刻薄。

译文

  孔子说:“仲由,你听过有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仁德,却不爱学问,其弊病是易被人愚弄;爱耍聪明,却不好学问,其弊病是放荡而无基础;爱诚实,却不爱学问,其弊病是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爱直率,却不爱学问,其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勇敢,却不爱学问,其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刚强,却不爱学问,其弊病是妄为。”

  圣人的智慧

  孔子认为六种品德便会有六种弊病,如果拥有仁德、聪明、诚实、直率、勇敢、刚强这六种品德,却不爱学问,就会导致被人愚弄、放荡、被人利用、说话尖刻、捣乱、妄为。

  《礼记·学记》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不加工,不成器皿。人不学习,也就不懂道理、不成材。中华民族一贯提倡好学精神,以博学着称的孔子自己就相当好学,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他认为“少而不学,长无能也”,所以一个人从小就要养成好学的好习惯,要“学而时习之”、“学而不厌”。如果不好学,纵然一个人拥有仁德、聪明、诚实、直率、勇敢、刚强这六种美德,也会流于“六种弊病”。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1],可以观[2],可以群[3],可以怨[4]。迩之事父[5],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6]?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7]?”

【注释】

  [1]兴:激发人的意志。[2]观:观察,此处指提高人的观察力。[3]群:使合群。[4]怨:讥讽。[5]迩(ěr):近。[6]为:学习。周南、召南本为地名。这两个地域的民歌,收集在《诗经·国风》的第一、第二部分,被称为《周南》、《召南》。[7]其犹正墙面而立:就好像对着墙壁站着,比喻被阻挡无法前进。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为何不研究《诗经》?《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意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可侍奉父母,远可侍奉君主,还能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字。”

  孔子对伯鱼说:“你研究过《周南》、《召南》了吗?人如果不研究《周南》、《召南》,那好像面对着墙壁站着啊!”

  圣人的智慧

  孔子很提倡研究《诗经》,他认为学了《诗经》,可以“兴、观、群、怨”,近可侍奉父母,远可侍奉君主,还能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特别是《诗经》中的《周南》、《召南》中有许多修身齐家的道理,更应加以重视。

  古人把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作为教化人的范本,称为“诗教”。《诗经》以其丰富的内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几千年前栩栩如生的社会生活画卷。单从《诗经》记载的植物就可见《诗经》的内容是何其丰富。近来出版的《诗经植物图鉴》就详细收录了《诗经》记载的135种植物,如《诗经》中常提到的艾、葛、蕨、薇、苹、蒿、茅、荑、卷耳、女萝等植物,如今也是常见的植物。

原文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1]?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2]?”

【注释】

  [1]玉帛:古代行礼仪时用的玉器、丝帛等礼器、礼品。[2]钟鼓:古代乐器。

译文

  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指玉帛之类的礼物吗?乐呀乐呀,只是指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圣人的智慧

  孔子认为礼乐的可贵在于在百姓中提倡“敬”、“和”,而不是在形式上摆玉帛、敲钟鼓。如果忽略了礼乐的深刻内容,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都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比如每年清明节,中小学多会组织学生去烈士墓前扫墓,其实却变成了春游的另一种形式。每年的端午节,原本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屈原,如今却成了人们娱乐的机会与商家的商机,又有几人想得起寄托哀思呢?

原文

  子曰:“色厉而内荏[1],譬诸小人,其犹穿窃之盗也与[2]?”

【注释】

  [1]色:神色,表面上。厉:严厉。荏(ren):软弱。[2]穿:挖。窬:洞。

译文

  孔子说:“那些表面严厉而内心怯弱的人,若用坏人作比喻,怕像个挖洞跳墙的小偷吧!”

  圣人的智慧

  孔子打了个生动的比方,把那些外表神色严厉,而内心却怯弱的人比作是挖墙洞爬墙头盗窃的小偷。

  据《左传》记载:秦、晋两国打仗,晋惠公想用郑国送的马来驾车。大臣庆郑劝惠公说:“自古以来,打仗都要用本国的好马,因它土生土长,熟悉道路,听从使唤。用外国的马,不好驾驭,一旦遇到意外,就会乱踢乱叫。且这种马外表看来好像很强壮,实际没什么能耐,怎能作战呢?”但惠公不听从庆郑的劝说。战斗一开始,晋国的车马就乱跑一气,进退不得。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晋惠公也被秦军活捉了。这就是“外强中干”典故的来源。这个世界不只有貌似强大、实质虚弱的马,还有外表严厉、内心怯弱的人,即孔子所说的“色厉内荏”的小人。

原文

  子曰:“乡愿[1],德之贼也[2]。”

【注释】

  [1]愿:外貌忠诚谨慎,实际上欺世盗名的人。[2]贼:危害。

译文

  孔子说:“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是足以败坏道德的小人。”

  圣人的智慧

  孔子很讨厌那些在社会上不分是非,伪善欺世,处处讨好,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认为他们足以败坏道德。

  乡愿就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好好先生”,这种人表面看似老实、守规矩,谁也不得罪,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没有人说他不好,但其实骨子里趋炎媚俗、混淆是非、别有用心,而这种伪善的好人往往是最可怕的。[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