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年画(孙同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记忆里的年画》是中国当代作家孙同林的散文。
作品欣赏
记忆里的年画
我对年画最初的记忆,是家中墙上挂的一幅《孙悟空大闹天宫》。记得那年的大年三十,父亲拿出从镇上买回来的两幅年画。每幅年画由八幅小图组成(上下两排,一排四幅),分别以不同的画面展现了孙悟空闹天空的曲折动人故事。我家堂屋间两侧山墙是木板的,正适合贴年画。贴年画前,父亲先揭下板壁上的旧年画,折好留着给母亲剪鞋样,然后用竹梢制成的掸子把墙壁掸一遍,再用清水刷去上面的灰尘,最后抹上浆糊,贴上年画。我站在画前看得发呆,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孙悟空(西游记)的故事,从中认识了二郎神、哪吒等天兵天将,从此,孙悟空的金箍棒、哪吒的风火轮、二郎神的哮天犬便陪伴着我的童年生活。
后来,我又看到了小姨家的年画。那年小姨结婚,她家新婚“会亲”,把所有新老亲戚请到一起吃喜酒。小姨新房的桌子上摆放着两盏新罩子灯,温馨的光晕照着墙上的大红喜字和一幅精美的年画。画面上有一男一女两个胖娃娃,两人骑坐在马背上,胸前戴着大红花,画的下方有一首儿歌:“马儿马儿快快跑,赶到北京送喜报……”。
我堂叔家的年画比较上档次。堂叔在外面做干部,因此,他家的年画跟一般人家不一样。他家的年画不是一张纸,而是一个卷轴,堂叔家的年画不是贴,是挂,挂年画。堂叔家两面山墙上挂卷轴画,中堂挂一幅《迎客松》,人一走进屋,顿觉焕然一新,似乎周身都落满了墨香。卷轴画大都是四条屏,每幅约一尺多宽,一米来长,多以戏曲人物为主,有《红楼梦》《西厢记》,“文革”期间也有过《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等等;也有名山大川、山水风情、花鸟虫鱼;后来还换成名人字画。堂叔家挂卷轴画的时候,先在墙上钉一颗钉子,再把画挂上去,待四幅都挂好了,又在第一幅画下半段的墙上钉一根钉子,系上一根线,一直拉到最后一幅画外墙上,固定好,以免画轴被风掀起刮破。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年画中又多了挂历画。挂历上的画多是摄影作品,画面上有明星,有山水,也有城市风光等等。那时挂历上的明星们都理着时髦的发型,穿着时尚的服装,脸上显出一股清纯之气。通过挂历画我们看到了我国的名山大川和大都市的繁华。挂历一般挂在方便翻阅的地方。顾名思义,挂历画除了画,更有历书功能,百姓人家日常生活中时常翻翻日历,查查季节,看一看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它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美好愿景。浓墨重彩的年画带给千家万户许多兴旺欢乐的吉庆气氛。
今天,贴年画的人家已经越来越少。因为年画的退位,年味也似乎变得越来越淡。然而,儿时记忆里我家的那幅《孙悟空大闹天空》和小姨家两个胖娃娃的年画画面却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每次忆起,不由就会想起当年贴年画和一家人围在一起观赏年画的情景。
记忆里的年画带着不同时代的色彩,虽然蒙上了岁月的烟尘,但在我的脑海里却色彩常新,喜庆亮丽。 [1]
作者简介
孙同林,男,江苏省如东县袁庄镇人,1956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