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象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为中国创业者量身定做的创业指南,将帮助创业者理解创新的基本方法、模式和硅谷的创业理念。作者霍夫曼频繁地穿梭于中美两地,与不同的创业者、投资人、政府负责人进行对话,积累了大量的来自中国创业者的第一手经验。在这本书里,从创业团队的人员配备到创业融资的成败再到团队的高效管理,从创业者的心理素质到创业者的独到眼光再到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360度无死角地呈现了一家公司从初创到惊艳到立足再到稳定的全过程,可谓《从0到1》的实践版。
这更是来自硅谷的创业教父在创业寒冬时要对创业者说的话,当人人都在感叹创业不易、创新更难时,他却说,资本寒冬正好能让市场回归理性。霍夫曼从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角度,也从一个资深投资人的角度,重新审视创新,有力地向我们证明了,对所有企业来说,创新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进入商业世界的敲门砖。
没有一本书详细解析了在硅谷孵化期内的创业公司的整个创新过程以及它们所使用的方法论,也没有任何一本书讲到了该如何将这些创新技巧应用于大到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小到那些在车库里的初创企业,《让大象飞》做到了。
当创业环境好的时候,风口之上,一切皆有可能;当风口没了的时候,大象还能飞吗?
这本书是给当下创业者最好的解答。
作者简介
史蒂文·霍夫曼毕业于南加州大学,硅谷重量级创业教父、天使投资人、演讲人,《福布斯》杂志排名第一的创业孵化器——Founders Space创始人,人称“霍夫曼船长”。他还曾做过好莱坞的剧本制作人,开过手机娱乐公司、互动媒体公司和软件开发公司……
成立Founders Space以来,他致力于全球资源连接与整合,多年来培训指导了全球数百家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其中就有为人熟知的图片分享平台Instagram。他在旧金山和这些创始人一起工作,帮助他们理解创新的基本方法、模式和硅谷的理念,并实际运用这些方法和理念来推出具有革命性的产品和服务。来自亚洲、欧洲和美洲等的50多家全球合作伙伴都在广泛采用他的团队开发的创业培训课程。他也常在硅谷及世界各地的科技及商业大会上发表演讲,活跃于全球科技和创业社群中。身为创业导师,他也经常出现在《纽约时报》、TechCrunch、《福布斯》、《快公司》等欧美主流媒体上。
原文摘录
能够抓住浪潮的又会是怎样一批人呢?他们往往在工作之外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上,他们也正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发现即将重塑我们社会的重大趋势。有时候我和一个创业者团队进行交流,我会为他们感到担心,因为他们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让新思想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的关键是,要把它们打扮得对现有的秩序没有任何威胁,并且还要对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面强调新思想能够为他们带来好处。
书评
最近朋友圈流传了一篇比较火的文章,里面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文化习惯,是创新和创业最大的阻碍”,作者的理由是:中国社会侧重于人际导向和实用主义,如此导致了人们更在意社会评价而非市场价值,使行为模式趋于保守,更愿意走捷径而非做实验,于是,大家都更喜欢去炒作噱头,而非参与实体经济,更喜欢房地产和资本,排斥制造业和服务业。
这篇文章得到了我身边很多人的认同支持,并且还有很多类似的文章也在互联网中流传着,例如:“监管是创新大敌”、“解决问题是创新的关键”、“剽窃泛滥导致创新无力”……等等。
那么,问题真的是这样么?
或者,我们不妨离开国内和当下的视角,瞄向几十年来始终位于创新之巅的,看看其中的一位久经沙场的硅谷人的看法。
史蒂夫·霍夫曼
有着硅谷第一孵化器美誉(Founders Space)的创始人史蒂夫·霍夫曼,将他10年来与创新团队一起工作的经验凝结成书,蕴含知识(方法)与智慧(方法论),呈现给我们。大到跨国全球公司,小到车库初创企业,并穿透了不同的组织、文化和地域环境,为的是告诉我们读者有关创新的真相。相信读者看完本书之后,以后再看到如等“信念”的时候,就能够报之以“很倾城地微微一笑”了。
作者在书中一开始就指出,创新也好,创业也好,都是“艰难”的,但读罢此书我们才能理解,作者所指的“艰难”,既不是企业之外的“政策支持太少”或“产权保护不够”,也不是企业内部的”原创动力缺乏“和”技术实力羸弱“,而是对创新本身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即过于崇拜一些实际上是谬误的观点。
为了能更好地说服我们摒除关于创新的执念,史蒂夫·霍夫曼并没有对创新进行一个定义,而是通过告诉我们很多具体的事例来,带着我们走出关于创新和创业的“迷宫”,澄清社会上对创新所存在的各种误解,从而烘托出创新的真正含义。
一、趋势是1,其他都是0
其实,对创新而言,时机是一切的一切,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创造力、团队、客户、产品、资本或技术。事实上,是趋势在决定着人们如何去思考、行动以及做生意;逆浪潮而行,根本不会有成功的可能性。市面上关于“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被发现”的看法不能说错误,但容易让创业者过于专注低头拉车,而忘了抬头看路。
在这里,千万不要低估了看懂趋势的难度,这可不是订阅几个公众号,关注一些行业大佬就可以搞定的,更讽刺的是,越是工作狂,在这上面越容易栽跟头。将各种零碎的信息组合在一起,并判断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能力,是无法通过仅仅关注当下和努力就可以获得的。
这是因为,为了发现趋势,必须要(1)关注那些能让你产生强烈兴趣,但除了获得你自身的体验以外,无法放下就获取利益的事情。此外,还要(2)避免只读一类书籍,因为从各种不同的来源去发现和学习新的事物可以逼迫我们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同时,又得(3)超越在自己的文化中的行为习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新的联系,看到在其他的情形下会被我们所忽视的东西,有机会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生活……
总之,太多的人忘记了更新自己的头脑是多么重要,持续不断的工作只会让创造力死亡。 只有开放你的头脑,你才能体验生活,并真正看清在这个世界和社会中实际正在发生些什么。如果把所有其他的事物都排除在头脑之外,那么你不但会错过正在到来的浪潮,而且还会错失生活本身。
那么,没赶上趋势怎么办呢?
很简单,等下一波呗!
无需太过于关注某波特定的浪潮或趋势(技术、社会、政治或经济),因为如果错失了这一波,总会有另一波紧随而来。关注下一波浪潮远好于去追赶已经过去的浪潮,创新始终属于未来。
不管是否寒冬,总有浪潮在往这里来。浪潮或趋势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们能彻底重塑商业的竞争形态,轧碎前进道路上的所有陈规,从而带来全新的机会。
二、发明 ≠ 创新
史蒂夫·霍夫曼敏锐地发现:创新者和发明者是两种不同的人。发明者把新科学和新技术带入这个世界,而创新者利用这些开启全新的商业机会。在创新者眼里,科技的发明不过只是个"撬锁工具",客户需求才是"藏宝箱"。能够“窃取”发明者所有声誉的同时,把各种要素聚集在一起,构想出该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的策略,才是创新者真正该做的事情。
这正如彼得·德鲁克的经典名言,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创新不是做销售,而是当侦探:搜集证据、与客户面谈,并把隐藏起来的真相拼接在一起。顿悟和来自神灵的赐福很少会导致创新的出现,真正有用的是发展你的观察和学习技巧,这包括如何倾听、提出正确的问题,找出如何才能拿到所需数据的方法并正确地分析这些数据。
相反,走在研发上花费巨资却不知道最终结果会怎样的道路是极其危险的。创业者应该先去(1)观察这个世界,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2)对现有技术做出调整以适应你自己的目标,最后(3)通过测试市场未来发现是否存在着相应的需求,并探索可能的市场机会。
而在设计满足客户需求产品的过程中,技术是谁的并不重要,甚至怎么获取的技术也不重要。伏尔泰有云“独创性只不过是明智的模仿”,毕加索也说“巧匠摹形,大师窃意”。伟大的创业者不仅仅模仿,还能把模仿下来的东西转换成自己的东西。 模仿或抄袭实在是不可行了,才需要发明或创新。需要是发明之母,只要复制不再有效,原创之路自然开启。
因此,对创新者而言,必须先要清楚地理解真正的问题,而不是直接去生产解决方案;千万不要对没人在乎的问题尝试进行解答、研究和探索,不要为根本不存在的客户制造产品。要从小处着手,维持简洁,从核心向外延伸,而不是相反。从一开始就将业务维持在一个小范围内,而且只有在真正明白了客户需要什么的时候才开始扩张。
三、团队/客户,权力的游戏
从长期来讲,“科技改变未来”是真理,但身处任何一个时段中,团队建设与客户支持,永远是创业者的头等大事,而这两件事,都是政治。
从团队角度,一方面,为了组织的整体活力,不但每个人都要全身心地投入,成员还应该具有不同的视野、想法和背景:机会主义者、领域专家、沟通者、讲故事的人、推进者、组织者和外来顾问。另一方面,为了创新的目标,又需要团队成员拧成一股绳,要让成功被视为集体努力的成果。
在这样的“统合-多元”的张力下,不但需要接受失败,包括包容愚蠢的观点、低级的错误、独立的思想以及无谓的花销,还要对影响团结的行为进行第一时间处理。而获取巨大成果的压力又会葬送培育创意的能力,预测未来从根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能做的只有谨慎、争辩和探讨。
而从客户角度,完完全全站在客户的立场进行思考,是创新的精髓,个人体验重于功能设计,于是问题再小也无法被忽视,尤其是当这个问题影响到客户对于产品的整体感受时,就应该马上对此加以改进。而且,每一个突然冒出来的烦恼都是创新肥沃的土壤。
用户的建议是创新的灵感来源,客户越沮丧、越是不可错过的机会 ,理解客户需求、做出人们想要的东西要比商业模式重要的多。为此,创新者及其团队成员不得不尽可能早、尽可能频繁地与你的客户接触,在他们身上尝试一些东西然后回来重新加工,接着再次走出去尝试其他的东西。而如果团队成员花了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现场”沟通,那么有些创意可能自己就会冒出来——读一本书、参加会议或组织调研是无法带来这类知识的。
总之,对团队和客户来说,新产品的本质是新思想,而让新思想能够成为人们所接受的关键,是要把它们打扮得对现有的秩序没有任何威胁,而且还要对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强调新思想能够为他们带来好处。仅仅有一个伟大的创意还不够,还必须让人们能够接受它,并为它争取相关的支持。
四、不是马拉松,而是挖金子
技术从来就不是中立的,而是朝着商业希望的方向在发展。本书所揭穿的创新神话,远不止上述这些。
比如关于创意与创新的关系,作者认为“好的创意遍地都是,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把它们转变成为一项行得通的业务”,“最好的想法是逐渐演化出来的,而且只有经过了不断重复的测试和实验,才会真正相信这一想法是正确的 ”。
而除了破除迷执,作者还善意地提醒了很多公司运营的技巧,比如加班文化与帕金森定律的相关性,再如智商高而导致的悲观情绪与消极态度对创新的负面作用。
书中偶尔还会穿插一些作者认为很重要的细节指引,比如在收集客户反馈时,如何做到既取悦顾客,同时又能隐藏无意识偏见,以防止干扰观察过程。
作者眼中,创新并非可选项,而且是遍地开花:不会仅仅发生在企业中的某个地方,而是产生于整个生态系统中。除了客户,还要把创新团队送到战略伙伴、渠道伙伴、销售商、供应商、政府机构、制造商和分销商等外部机构;也包括市场、车间、后勤、研发、销售、采购、财务等内部部门。
在当今,多样性、思想自由以及非理性乐观主义,推动着绝大多数的创新。艺术和科学的界限持续不断地被模糊化。过去的价值无法再代表未来的地位,“没钱”的人有更多的可能性让自己“值钱”起来。每个人都拥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取影响力,而拥有权威的人不再能自动地获得尊重(必须赢得尊重)。
也许,在这个“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的时代下,我们可以去做的,是走在前列,尝试新鲜,拥抱改变,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道德的进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