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认识王红林,从她的诗说起(黄海斌)

认识王红林,从她的诗说起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认识王红林,从她的诗说起》中国当代作家黄海斌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认识王红林,从她的诗说起

疫情解封两岸复航之日,收到诗友王红林的信息,说送我一本诗集,她新近在台湾出版的,约在她弟媳开的一家茶馆拿。我欣然前往。

走到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馆门前,王红林在屋内望见我,热情地打招呼。她穿件黑色连衣裙,素雅、高贵。清澈的大眼睛透视着真诚、睿智。

她递给我一本的诗集——《花朵吐出了骨头》,封面典雅。翻开诗集,扉页上有她的亲笔签名,甚是喜欢。

台湾诗人喜欢的很多,如余光中、席慕容、洛夫、郑愁予、非马等,学生时代抄录过他们的诗句,对我影响很大。 作为台湾新生代诗人王红林,与她交往不多,只见过一次面,微信上虽互为好友,但从未聊过,一直关注她写的诗。认识王红林,还得从她的诗说起。

通读她诗集,发现她的诗很好地继承了台湾前辈诗人的风格。诗的节奏感强;长短句错落有致;诗歌追求意境,讲究意象运用;语言清新、自然,格调高雅。六十多首诗,乡愁为主题的诗占很大比例。下面选几首谈谈,以供读者欣赏。 正午时分

那时阳光正好

她抬头看了看天

睫毛沾上了金粉

与阳光对峙

觉得自自缓缓长了一寸

对面阿伯的菜还没卖完

靠近看了看

还剩有几把空心菜

她记得

在很遥远的地方

空心菜也叫苕藤菜

开的花像喇叭花

她把所有的菜都买下来了

转过身

阳光恰恰好滑过路口

这首诗画面感强,诗中的“她”很可能是诗人自己。诗人正午时分经过一个路口,看到的一个乡村老大爷的空心菜还没卖完,柔软的心触动,想起遥远的故乡,“在故乡空心菜也叫苕藤菜”。也许诗人的父母亲种过菜,卖过菜。深知生活不易,“她把所有的菜都买下来”,可见诗人的悲悯情怀。

不要说爱

每一朵浪花

都是海的呼吸

风吹起的皱褶

也是海不同深浅的呼吸

她走到海边

在这细密紧致的呼吸里沉浮

船帆 鱼儿 海草

是她存在的方式

每一次与海见面

她都把自己撕碎

再缝合一次

重新回到人间

那么多年来

她一直爱着海

后来明白

她一直爱着的是自己

疫情三年,很多人的生活受到了影响,工厂倒闭了不少,生意不好做。从她写包子的诗中隐约知道,诗人与几个姐妹开个早餐店。疫情期间肯定影响很大。人生有高潮,也有低谷。诗人心情不好时来海边散心,看到“船帆”、“鱼儿”、“水草”,又燃起生活的希望。“她都把自己撕碎”,“再缝合一次”,“重新回到人间”,诗人自我救赎,走出困境。爱大海,也是爱自己。诗的首句想象奇特,令人拍案叫好。 诗集中有几首爱情诗,有些嚼头。 桃花给我当老师

期盼能见桃花一面

仔细向它讨教

如何保养面容

粉嫩如它

如何滋养气息

清香如它

如何在春风中顾盼生辉

如何在花蕊里静写三生三世

如何总能让人想走一回桃花运

管它结不结果

这首诗以桃花为意象,暗喻一女子想保持美丽红颜。但红颜易老,青春不再。婚姻十年之痒过去,男的或许移情别恋,作为女人渴望被男人宠爱。女的借春风买醉,“也想走一回桃花运”,不顾后果地爱,“管它结不结果”。当然也可理解为大龄女郎,渴望遇到真爱。

王红林介绍她的诗集是一家出版社免费给她出版的,卖得较好。说这些诗是前些年写的,现在很少写诗。也许因忙于生意;也许因写作进入瓶颈期。期待她重新燃起写诗的热情,写出更多美妙的作品。

王红林的诗集《花长出了骨头》在台湾出版[1]

作者简介

黄海斌,男,笔名海滨小城,中学教师,湖北省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