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謝默斯·希尼」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謝默斯·希尼(英語:Seamus Heaney,1939年4月13日-2013年8月30日),愛爾蘭作家、詩人。1995年因其詩作「具有抒情詩般的美和倫…”)
 
SGH對話 | 貢獻
行 1: 行 1:
 +
{{Infobox person
 +
| 姓名    = 謝默斯·希尼 (作家、詩人)
 +
| 圖像    = [[File:李咏2018.jpg|缩略图|center|[http://pic5.nipic.com/20100111/4125101_111120055643_2.jpg 原图链接]]]
 +
| 圖像說明 = 著名作家、詩人
 +
| 出生日期 = 1939年4月13日
 +
| 國籍    = 愛爾蘭
 +
| 職業    = 作家、詩人
 +
| 知名原因 = 獲諾貝爾文學獎
 +
| 知名作品 = 《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br>《通向黑暗之门》</br>《诗选》</br>《在外过冬》</br>《山楂灯笼》。
 +
}}
 +
 +
'''謝默斯·希尼'''(Li Yong) 著名作家、詩人
 +
 
 謝默斯·希尼(英語:Seamus Heaney,1939年4月13日-2013年8月30日),愛爾蘭作家、詩人。1995年因其詩作「具有抒情詩般的美和倫理深度,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蹟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華」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謝默斯·希尼(英語:Seamus Heaney,1939年4月13日-2013年8月30日),愛爾蘭作家、詩人。1995年因其詩作「具有抒情詩般的美和倫理深度,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蹟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華」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簡 ==
+
基本信息
 +
 
 +
中文名称
 +
谢默斯·希尼
 +
 
 +
外文名称
 +
Seamus Heaney
 +
 
 +
国籍
 +
 爱尔兰
 +
 
 +
出生地
 +
爱尔兰 德里郡 毛斯邦县
 +
 
 +
出生日期
 +
1939年4月13日
 +
 
 +
 +
逝世日期
 +
2013年8月30日
 +
 
 +
职业
 +
诗人
 +
 
 +
毕业院校
 +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
 
 +
主要成就
 +
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
 +
 
 +
代表作品
 +
《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
 +
 
 +
目录
 +
1个人经历
 +
2作品年表
 +
3写作特点
 +
4成就
 +
5社会评价
 +
折叠编辑本段个人经历
 +
折叠早年
 +
1939年,谢默斯·希尼生于爱尔兰北部德里郡毛斯邦县一个虔信天主教、世代务农的家
 +
谢默斯·希尼
 +
谢默斯·希尼
 +
庭。希尼获得奖学金得以进入德里的寄宿制学校圣哥伦布学院后,希尼结识了比他高两级的约翰·休姆(北爱尔兰和平运动的领导人,并获得1998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念书期间,他成为"北方诗人"一代中的一员。[1] 1961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当过一年中学教师,同时大量阅读爱尔兰和英国的现代诗歌,从中寻找将英国文学传统和德里郡乡间生活经历结合起来的途径。希尼在1966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并一举成名。[3] 他的诗歌把英国文学传统和爱尔兰民间乡村生活结合起来,以一种带有现代文明的眼光,冷静地挖掘品味着爱尔兰民族精神。[9] 不过早年发表诗篇时,希尼一直用笔名"Incertus",意为"不确定"---那是因为,农场里大伙儿背朝天忙活时用的是犁,根本用不上笔;二来,在以新教徒为主的北爱尔兰,信仰罗马天主教的希尼属于容易被欺负的"少数派"。[2]
 +
 
 +
折叠走向成熟
 +
当年的腼腆少年,在越来越接近成为一位诗人的时候,却不断在诗行间反渗出春日施肥耕种时的泥土味。在《人类之链》中依然如此:一袋煤炭也能入诗,领受诗人耐心的、不断留出停顿的词句调遣。这自然也引来了一些批评
 +
谢默斯·希尼(左)
 +
谢默斯·希尼(左)
 +
。美国有主流书评报刊认为,也许众人过分敬重希尼的"迷失在田园里的诗篇"了,批评者认为希尼越来越有"将华兹华斯等英国浪漫派诗人的旧式掘土机拉到了当代的世界里,指甲缝里还嵌着前人的泥土"。美国学者苏珊·桑塔格在世时也曾评论过希尼的爱尔兰"就好比是都柏林里的迪斯尼乐园"。还有英国的书评人指出,新诗集里的希尼就像"给自己写好了讣告"。[2]
 +
 
 +
希尼听说以后,笑了起来。他是自叶芝以来首位获得诺奖的爱尔兰诗人。踏入70岁后,叶芝便开始动笔写《最后的诗篇》;而希尼承认,他的第12本诗集《人类之链》,确实笼罩着面临人类终极共同命运时的空落感。诗人说,这种令人心悸的浓雾贯穿了他的整个写作过程。诗集里有一首诗"门开着,可屋里漆黑"是希尼献给已故好友、凯尔特民谣音乐家大卫·哈尔蒙的。[2]
 +
 
 +
对于一些批评,希尼读到了隐藏之内的另一层含义:批评自己的"田园诗篇"视现实于不顾。他承认现代诗歌具有比过去更多的社会写实性,可他说自己有点想念传统的写作方式:"詹姆斯·乔伊斯说的:'恰如其分的顺序,恰如其分的词句。'"[2]
 +
 
 +
希尼会用上整首诗,以"姨妈玛丽"在农场里烤面包为意象,刻画院子里阳光的缺乏、姨妈玛丽被面粉染白了的指甲。但他也写具有政治隐喻的诗。在纪念1917年北爱尔兰新芬党的复活节起义50年之际,希尼发表了《半岛革命者的安魂曲》,名义上是"纪念1798年的爱尔兰起义"。那时正值上世纪60年代,北爱尔兰共和军和联合派暴力矛盾最激烈的尾声,而希尼居然在一众新教徒观众面前朗诵了这首诗。希尼记得当时台下所有观众鸦雀无声。他的态度是:"你不需要热爱它,只要容许它的存在就可以了。"[2]
 +
 
 +
折叠辉煌时期
 +
1969年,第二本诗集《通向黑暗之门》的发表,标志着诗人开始向爱尔兰民族历史黑暗的土壤深处开掘。[9] 1966年到1972年,希尼在母校任现代文学讲师,亲历了北爱尔兰
 +
谢默斯·希尼
 +
谢默斯·希尼
 +
天主教徒为争取公民权举行示威而引起的暴乱。[3] 1972年,因为北爱尔兰严迫的政治压力,希尼和家人移居爱尔兰都柏林,以教书为主,同时写诗和诗评,希望成为专业作家,发表的诗集《在外过冬》,则是诗人基于爱尔兰的宗教政治冲突,寻求足以表现民族苦难境遇的意象和象征的结果。[9] 1974年到美国伯克莱大学做访问学者,是他诗歌创作上的一个转折点。80年代起,他开始在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任荣誉教授。
 +
 
 +
希尼创作的最高峰是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那也是北爱冲突最血腥的几年。[9] 在这期间他发表的重要诗集有《北方》(1975)、《野外工作》(1979)、《苦路岛》(1984)、《山楂灯笼》(1987)、《幻视》(1991)及《诗选》(1980)等。希尼曾说:"诗人在根本上是要对世界作出回答,对世界作出反应。"但他也认为,"诗人的首要职责,是允许诗歌再次发生,使诗歌继续下去"。[9]
 +
 
 +
折叠晚年
 +
谢默斯·希尼
 +
谢默斯·希尼
 +
北爱尔兰获得和平之后,希尼说:"我不会忘记听到宣布停火那天的感觉:犹如黑暗的屋顶被打开,灿烂的阳光射进来"。[9] 1995年,他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由于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伦理,批露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奇迹[3] ("Seamus Heaney for works of lyrical beauty and ethical depth, which exalt everyday miracles and the living past")。2013年8月30日,谢默斯·希尼逝世,享年74岁。[5]
 +
 
 +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年表
 +
作品类别
 +
 
 +
作品名称
 +
 
 +
原文名
 +
 
 +
年份
 +
 
 +
诗集
 +
 
 +
《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
 +
 
 +
Death of a Naturalist
 +
 
 +
1966
 +
 
 +
《通向黑暗之门》
 +
 
 +
Door into the Dark
 +
 
 +
1969
 +
 
 +
《在外过冬》
 +
 
 +
Winterins Ou
 +
 
 +
1972
 +
 
 +
《北方》
 +
 
 +
North
 +
 
 +
1975
 +
 
 +
《野外工作》
 +
 
 +
Field Work
 +
 
 +
1979
 +
 
 +
《诗选》 Preoccupations: Selected Prose 1968–1978 1980
 +
《斯威尼的重构》
 +
 
 +
Sweeney Astray
 +
 
 +
1983
 +
 
 +
《苦路岛》
 +
 
 +
Station Island
 +
 
 +
1984
 +
 
 +
《山楂灯笼》
 +
 
 +
The Haw lantern
 +
 
 +
1987
 +
 
 +
《幻视》
 +
 
 +
Seeing Things
 +
 
 +
1991
 +
 
 +
《酒精水准仪》
 +
 
 +
The Spirit Level
 +
 
 +
1996
 +
 
 +
《开垦的土地: 1966-1996诗选》
 +
 
 +
Opening Ground:Poems 1966-1996
 +
 
 +
1998
 +
 
 +
《故地轮回》 District and Circle 2005
 +
《人类之链》 Human Chain 2010
 +
论文
 +
 
 +
《先人之见》(1968-1978论文选)
 +
 
 +
Preoccupations:Selected prose 1968-1978
 +
 
 +
1980
 +
 
 +
《舌头的管辖》
 +
 
 +
The Government of the Tongue
 +
 
 +
1988
 +
 
 +
《写作的位置》
 +
 
 +
The Place of Writing
 +
 
 +
1989
 +
 
 +
《诗的疗效》
 +
 
 +
The Redress of Poetry
 +
 
 +
1995
 +
 
 +
《归功于诗》(诺贝尔奖演讲辞)
 +
 
 +
Crediting Poetry
 +
 
 +
1996
 +
 
 +
展开
 +
折叠编辑本段写作特点
 +
希尼的诗作纯朴自然,奔流着祖辈们的血液,散发着土地的芳香,[5] 继承了爱尔兰文学的
 +
谢默斯·希尼
 +
谢默斯·希尼
 +
优秀传统,以极富感情色彩的田园抒情诗见长,比方《采梅子》 开篇,诗人交代采莓子的时令和环境:"八月底","滂沱大雨""烈日炎炎"。这正是黑莓子成熟,鲜美的时节。然后诗人铺陈渲染,从形、色、味、态等方面,在一个点上生动地描绘黑莓子成熟、鲜美的情景。黑莓子"起初,只是小小的一枚,闪着晶莹剔透的紫色""夹杂在,红花绿叶之间",是一个"硬硬的小疙瘩",毫不起眼。可那"品尝第一粒"的滋味却是那么的"鲜美"诱人。紧接着,作者用了一个别致的比喻--那漫山遍野成熟的黑莓子 "仿佛沉淀下来的美酒:把夏日的醇美尽收",再进一步从面上来强化突出这种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和感受。 [4]
 +
 
 +
希尼的诗歌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蕴丰富的哲理于日常生活,而且他还对古希腊和英国的史诗做了深入的研究和 绍,从而拓宽了现代诗的表现领域。[4] 他以一种带有现代文明的眼光,冷静地挖掘品味着爱尔兰民族精神。他虽有学院派的背景,却绝无学院派的那种孤芳自赏的情调。[5] 他在12本诗集中,描摹爱尔兰的乡村生活,歌颂土地、自然、古老的道德,思考爱尔兰复杂的历史与政治冲突,并试图在作品中,唤醒人们对宽容与和解的认知。和他的前辈、爱尔兰诗人叶芝一样,希尼的名字是和他的祖国爱尔兰分不开的,而和叶芝一样,他朴实而深厚的诗歌,能够抵达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广大人群。[10]
 +
 
 +
折叠编辑本段成就
 +
折叠作品成就
 +
在他早年的代表作、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中,谢默斯回忆了逝去的童年,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在诗歌《挖掘》中,他希望自己能够以父辈们挖掘土地的坚毅和技巧去写诗:"在我的手指和大拇指间,一支粗壮的笔躺着,舒适自在像一支枪。"1995年,谢默斯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组委会的评价是:"他的诗歌具有抒情之美和伦理之深,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华。"据统计,2007年谢默斯的诗集在英国书市的销量,占到了当时所有在世英国诗人总销量的1/3。[6]
 +
 
 +
折叠学术成就
 +
爱尔兰诗歌又一次得到了殊荣。诗歌界最重量级的艾略特奖公布结果,谢默斯·希尼
 +
谢默斯·希尼
 +
谢默斯·希尼
 +
凭着2005年的诗集《故地轮回[7] 》(District and Circle)获得了2006年度的艾略特奖。希尼的获奖并非一路畅通。另外一个强劲的对手同样是爱尔兰诗人,牛津大学的诗歌教授保罗·马尔登(Paul Muldoon),不过最终,希尼还是获得了这份1万英镑的奖项,T·S·艾略特的妻子瓦勒里·艾略特亲自前来颁奖。[8]
 +
 
 +
评论界普遍认为,新出版的《故地轮回[7] 》尽管围绕着伦敦地铁线里的日常生活,但却充满了黑暗、预言和危险,他的诗歌里,描绘了一个冲突不可避免,战争无处不在的世界。艾略特奖的评审主席西恩·欧布莱恩(Sean O'Brien)高度评价了希尼的作品,称之为"令人欣喜的作品"。[8]
 +
 
 +
希尼本人并没有参加颁奖,但他在得到获奖消息后表示自己感到十分荣幸,不仅因为T·S·艾略特的名字,也因为对前几届获奖得主和当年其他候选人的尊敬。自1993年设立以来,艾略特奖成为了文学尤其是诗歌界重要的议程。此前的获奖者包括艾丽思·奥斯瓦德(Alice Oswald)、特德·休斯(Ted Hughes),莱斯·穆瑞(Les Murray)等。希尼的获奖在国内并未出乎诗界的意外。诗人王家新说当年希尼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他就借希尼的诗歌表示"像土豆熟了从地里挖出来一样"水到渠成。他表示,希尼不仅是国际上公认的大诗人,也是国内诗坛普遍认可、尊重和关注的诗人。据他介绍,希尼就出生在叶芝去世的同一天,也被公认是继叶芝后爱尔兰最重要的诗人。他是农家子弟,作品一直关注对生活经历的挖掘。[8]
 +
 
 +
折叠编辑本段社会评价
 +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是希尼的忠实粉丝,他的回忆录《希望与历史之间》书名取自于希尼的剧本《在特洛伊治疗》。克林顿这样评价诗
 +
谢默斯·希尼
 +
谢默斯·希尼
 +
人:"是爱尔兰人民和世界的礼物,是我艰难困顿时的慰藉。"据说克林顿曾养过的拉布拉多犬名字就叫"谢默斯"。[9]
 +
 
 +
希尼在爱尔兰享有极高的名望,他在爱尔兰是一个明星式的人物,他的诗作也已经成为爱尔兰文化和爱尔兰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普利策奖得主、《纽约客》诗歌编辑保罗·马尔杜恩(Paul Muldoon)评论道:"尽管叶芝那样有名,也在公共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老实说,他没有享受过希尼这样的名望,没有像他那样感动普通人的能力。"《纽约时报》也刊发的希尼讣告:"希尼几乎是和爱尔兰这个国家分不开的。他就像一个摇滚明星,只不过他碰巧是个诗人。"《出版人周刊》也曾写道:"希尼身上有一种只有少数几个当代诗人身上才有的光环,如果不说是明星式的力量的话。这种光环来自他狮子般的体格,他切实承担的公民责任,同时也来自他诗句中的那种直接性。"[10]
 +
 
 +
很多人注意到希尼的诗作中,爱尔兰传统与现代性的结合。诗人理查德·墨菲说:"因为出身和教养的关系,希尼属于爱尔兰的乡村及传统文化的那个古老世界,它的根深扎在其前新教主义的辉煌过去中;但他所受的教育把他带到了现代世界中,他在其中发现了英语诗歌。"[10]
 +
 
 +
但也有人对希尼的诗歌写作方式表示不满,认为其"太肤浅",1980年,诗人、诗歌评论家阿尔·阿尔瓦雷茨(Al Alvarez)在《纽约书评》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如果希尼代表了写诗的最高成就的话,那么,整个焦虑重重的、探索性的现代诗都偏离了正确的道路了……艾略特和他的同时代人,洛威尔 (Robert lowell)和他的,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和她的全都错了:试着在那未被驯服、没有围栏的黑暗中为感官、规则、形式扫清道路,不过是错将病态当成了灵感。"[10]
 +
 
 +
参考资料:
 +
1. 诺奖得主希尼去世 曾被誉为英语世界最重要诗人  . .中国新闻网 . 2013-11-30
 +
2. 西默斯·希尼:现代诗太多写实 怀念传统写作方式  . .凤凰网 . 2013-11-23
 +
3. 谢默斯·希尼  . .中国作家网 . 2013-05-02
 +
4. 谢默斯 希尼《诗四首》赏析  . .中国作家网 . 2013-12-12
 +
5.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去世 享年74岁  . .中国新闻网
 +
6. 诗人谢默斯·希尼去世 4年前患中风身体一直不好  . .凤凰网 . 2013-11-24
 +
7. 希尼获艾略特奖  . .光明网 . 2013-12-15
 +
8. 爱尔兰诗人希尼获2006年度艾略特奖  . .中国网 . 2013-11-22
 +
9. 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尼逝世  . .凤凰网 . 2013-11-22
 +
10. 评论希尼 他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 .新京报网 . 2013-11-23
 +
 
 +
词条标签: 人物 作家 文化人物 爱尔兰 爱尔兰文学 英国 诗人 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於 2018年12月12日 (三) 10:23 的修訂

謝默斯·希尼 (作家、詩人)
著名作家、詩人
出生 1939年4月13日
國籍 愛爾蘭
職業 作家、詩人
知名於 獲諾貝爾文學獎
知名作品 《一位自然主義者之死》
《通向黑暗之門》
《詩選》
《在外過冬》
《山楂燈籠》。

謝默斯·希尼(Li Yong) 著名作家、詩人

謝默斯·希尼(英語:Seamus Heaney,1939年4月13日-2013年8月30日),愛爾蘭作家、詩人。1995年因其詩作「具有抒情詩般的美和倫理深度,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蹟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華」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謝默斯·希尼

外文名稱 Seamus Heaney

國籍

爱尔兰

出生地 愛爾蘭 德里郡 毛斯邦縣

出生日期 1939年4月13日


逝世日期 2013年8月30日

職業 詩人

畢業院校 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

主要成就 1995年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品 《一位自然主義者之死》

目錄 1個人經歷 2作品年表 3寫作特點 4成就 5社會評價 摺疊編輯本段個人經歷 摺疊早年 1939年,謝默斯·希尼生於愛爾蘭北部德里郡毛斯邦縣一個虔信天主教、世代務農的家 謝默斯·希尼 謝默斯·希尼 庭。希尼獲得獎學金得以進入德里的寄宿制學校聖哥倫布學院後,希尼結識了比他高兩級的約翰·休姆(北愛爾蘭和平運動的領導人,並獲得1998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在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念書期間,他成為"北方詩人"一代中的一員。[1] 1961年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于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英文系。畢業後當過一年中學教師,同時大量閱讀愛爾蘭和英國的現代詩歌,從中尋找將英國文學傳統和德里郡鄉間生活經歷結合起來的途徑。希尼在1966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一位自然主義者之死》並一舉成名。[3] 他的詩歌把英國文學傳統和愛爾蘭民間鄉村生活結合起來,以一種帶有現代文明的眼光,冷靜地挖掘品味着愛爾蘭民族精神。[9] 不過早年發表詩篇時,希尼一直用筆名"Incertus",意為"不確定"---那是因為,農場裡大伙兒背朝天忙活時用的是犁,根本用不上筆;二來,在以新教徒為主的北愛爾蘭,信仰羅馬天主教的希尼屬於容易被欺負的"少數派"。[2]

摺疊走向成熟 當年的靦腆少年,在越來越接近成為一位詩人的時候,卻不斷在詩行間反滲出春日施肥耕種時的泥土味。在《人類之鏈》中依然如此:一袋煤炭也能入詩,領受詩人耐心的、不斷留出停頓的詞句調遣。這自然也引來了一些批評 謝默斯·希尼(左) 謝默斯·希尼(左) 。美國有主流書評報刊認為,也許眾人過分敬重希尼的"迷失在田園裡的詩篇"了,批評者認為希尼越來越有"將華茲華斯等英國浪漫派詩人的舊式掘土機拉到了當代的世界裡,指甲縫裡還嵌着前人的泥土"。美國學者蘇珊·桑塔格在世時也曾評論過希尼的愛爾蘭"就好比是都柏林里的迪斯尼樂園"。還有英國的書評人指出,新詩集裡的希尼就像"給自己寫好了訃告"。[2]

希尼聽說以後,笑了起來。他是自葉芝以來首位獲得諾獎的愛爾蘭詩人。踏入70歲後,葉芝便開始動筆寫《最後的詩篇》;而希尼承認,他的第12本詩集《人類之鏈》,確實籠罩着面臨人類終極共同命運時的空落感。詩人說,這種令人心悸的濃霧貫穿了他的整個寫作過程。詩集裡有一首詩"門開着,可屋裡漆黑"是希尼獻給已故好友、凱爾特民謠音樂家大衛·哈爾蒙的。[2]

對於一些批評,希尼讀到了隱藏之內的另一層含義:批評自己的"田園詩篇"視現實於不顧。他承認現代詩歌具有比過去更多的社會寫實性,可他說自己有點想念傳統的寫作方式:"詹姆斯·喬伊斯說的:'恰如其分的順序,恰如其分的詞句。'"[2]

希尼會用上整首詩,以"姨媽瑪麗"在農場裡烤麵包為意象,刻畫院子裡陽光的缺乏、姨媽瑪麗被麵粉染白了的指甲。但他也寫具有政治隱喻的詩。在紀念1917年北愛爾蘭新芬黨的復活節起義50年之際,希尼發表了《半島革命者的安魂曲》,名義上是"紀念1798年的愛爾蘭起義"。那時正值上世紀60年代,北愛爾蘭共和軍和聯合派暴力矛盾最激烈的尾聲,而希尼居然在一眾新教徒觀眾面前朗誦了這首詩。希尼記得當時台下所有觀眾鴉雀無聲。他的態度是:"你不需要熱愛它,只要容許它的存在就可以了。"[2]

摺疊輝煌時期 1969年,第二本詩集《通向黑暗之門》的發表,標誌着詩人開始向愛爾蘭民族歷史黑暗的土壤深處開掘。[9] 1966年到1972年,希尼在母校任現代文學講師,親歷了北愛爾蘭 謝默斯·希尼 謝默斯·希尼 天主教徒為爭取公民權舉行示威而引起的暴亂。[3] 1972年,因為北愛爾蘭嚴迫的政治壓力,希尼和家人移居愛爾蘭都柏林,以教書為主,同時寫詩和詩評,希望成為專業作家,發表的詩集《在外過冬》,則是詩人基於愛爾蘭的宗教政治衝突,尋求足以表現民族苦難境遇的意象和象徵的結果。[9] 1974年到美國伯克萊大學做訪問學者,是他詩歌創作上的一個轉折點。80年代起,他開始在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任榮譽教授。

希尼創作的最高峰是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那也是北愛衝突最血腥的幾年。[9] 在這期間他發表的重要詩集有《北方》(1975)、《野外工作》(1979)、《苦路島》(1984)、《山楂燈籠》(1987)、《幻視》(1991)及《詩選》(1980)等。希尼曾說:"詩人在根本上是要對世界作出回答,對世界作出反應。"但他也認為,"詩人的首要職責,是允許詩歌再次發生,使詩歌繼續下去"。[9]

摺疊晚年 謝默斯·希尼 謝默斯·希尼 北愛爾蘭獲得和平之後,希尼說:"我不會忘記聽到宣布停火那天的感覺:猶如黑暗的屋頂被打開,燦爛的陽光射進來"。[9] 1995年,他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為:由於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倫理,批露出日常生活和現實歷史的奇蹟[3] ("Seamus Heaney for works of lyrical beauty and ethical depth, which exalt everyday miracles and the living past")。2013年8月30日,謝默斯·希尼逝世,享年74歲。[5]

摺疊編輯本段作品年表 作品類別

作品名稱

原文名

年份

詩集

《一位自然主義者之死》

Death of a Naturalist

1966

《通向黑暗之門》

Door into the Dark

1969

《在外過冬》

Winterins Ou

1972

《北方》

North

1975

《野外工作》

Field Work

1979

《詩選》 Preoccupations: Selected Prose 1968–1978 1980 《斯威尼的重構》

Sweeney Astray

1983

《苦路島》

Station Island

1984

《山楂燈籠》

The Haw lantern

1987

《幻視》

Seeing Things

1991

《酒精水準儀》

The Spirit Level

1996

《開墾的土地: 1966-1996詩選》

Opening Ground:Poems 1966-1996

1998

《故地輪迴》 District and Circle 2005 《人類之鏈》 Human Chain 2010 論文

《先人之見》(1968-1978論文選)

Preoccupations:Selected prose 1968-1978

1980

《舌頭的管轄》

The Government of the Tongue

1988

《寫作的位置》

The Place of Writing

1989

《詩的療效》

The Redress of Poetry

1995

《歸功於詩》(諾貝爾獎演講辭)

Crediting Poetry

1996

展開 摺疊編輯本段寫作特點 希尼的詩作純樸自然,奔流着祖輩們的血液,散發着土地的芳香,[5] 繼承了愛爾蘭文學的 謝默斯·希尼 謝默斯·希尼 優秀傳統,以極富感情色彩的田園抒情詩見長,比方《采梅子》 開篇,詩人交代采莓子的時令和環境:"八月底","滂沱大雨""烈日炎炎"。這正是黑莓子成熟,鮮美的時節。然後詩人鋪陳渲染,從形、色、味、態等方面,在一個點上生動地描繪黑莓子成熟、鮮美的情景。黑莓子"起初,只是小小的一枚,閃着晶瑩剔透的紫色""夾雜在,紅花綠葉之間",是一個"硬硬的小疙瘩",毫不起眼。可那"品嘗第一粒"的滋味卻是那麼的"鮮美"誘人。緊接着,作者用了一個別致的比喻--那漫山遍野成熟的黑莓子 "仿佛沉澱下來的美酒:把夏日的醇美盡收",再進一步從面上來強化突出這種令人心曠神怡的美景和感受。 [4]

希尼的詩歌也具有濃郁的民族風味,蘊豐富的哲理於日常生活,而且他還對古希臘和英國的史詩做了深入的研究和介紹,從而拓寬了現代詩的表現領域。[4] 他以一種帶有現代文明的眼光,冷靜地挖掘品味着愛爾蘭民族精神。他雖有學院派的背景,卻絕無學院派的那種孤芳自賞的情調。[5] 他在12本詩集中,描摹愛爾蘭的鄉村生活,歌頌土地、自然、古老的道德,思考愛爾蘭複雜的歷史與政治衝突,並試圖在作品中,喚醒人們對寬容與和解的認知。和他的前輩、愛爾蘭詩人葉芝一樣,希尼的名字是和他的祖國愛爾蘭分不開的,而和葉芝一樣,他樸實而深厚的詩歌,能夠抵達不同國度、不同時代的廣大人群。[10]

摺疊編輯本段成就 摺疊作品成就 在他早年的代表作、詩集《一位自然主義者之死》中,謝默斯回憶了逝去的童年,表達了對故鄉的懷念。在詩歌《挖掘》中,他希望自己能夠以父輩們挖掘土地的堅毅和技巧去寫詩:"在我的手指和大拇指間,一支粗壯的筆躺着,舒適自在像一支槍。"1995年,謝默斯摘得諾貝爾文學獎,組委會的評價是:"他的詩歌具有抒情之美和倫理之深,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蹟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華。"據統計,2007年謝默斯的詩集在英國書市的銷量,占到了當時所有在世英國詩人總銷量的1/3。[6]

摺疊學術成就 愛爾蘭詩歌又一次得到了殊榮。詩歌界最重量級的艾略特獎公布結果,謝默斯·希尼 謝默斯·希尼 謝默斯·希尼 憑着2005年的詩集《故地輪迴[7] 》(District and Circle)獲得了2006年度的艾略特獎。希尼的獲獎並非一路暢通。另外一個強勁的對手同樣是愛爾蘭詩人,牛津大學的詩歌教授保羅·馬爾登(Paul Muldoon),不過最終,希尼還是獲得了這份1萬英鎊的獎項,T·S·艾略特的妻子瓦勒里·艾略特親自前來頒獎。[8]

評論界普遍認為,新出版的《故地輪迴[7] 》儘管圍繞着倫敦地鐵線里的日常生活,但卻充滿了黑暗、預言和危險,他的詩歌里,描繪了一個衝突不可避免,戰爭無處不在的世界。艾略特獎的評審主席西恩·歐布萊恩(Sean O'Brien)高度評價了希尼的作品,稱之為"令人欣喜的作品"。[8]

希尼本人並沒有參加頒獎,但他在得到獲獎消息後表示自己感到十分榮幸,不僅因為T·S·艾略特的名字,也因為對前幾屆獲獎得主和當年其他候選人的尊敬。自1993年設立以來,艾略特獎成為了文學尤其是詩歌界重要的議程。此前的獲獎者包括艾麗思·奧斯瓦德(Alice Oswald)、特德·休斯(Ted Hughes),萊斯·穆瑞(Les Murray)等。希尼的獲獎在國內並未出乎詩界的意外。詩人王家新說當年希尼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他就借希尼的詩歌表示"像土豆熟了從地里挖出來一樣"水到渠成。他表示,希尼不僅是國際上公認的大詩人,也是國內詩壇普遍認可、尊重和關注的詩人。據他介紹,希尼就出生在葉芝去世的同一天,也被公認是繼葉芝後愛爾蘭最重要的詩人。他是農家子弟,作品一直關注對生活經歷的挖掘。[8]

摺疊編輯本段社會評價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是希尼的忠實粉絲,他的回憶錄《希望與歷史之間》書名取自於希尼的劇本《在特洛伊治療》。克林頓這樣評價詩 謝默斯·希尼 謝默斯·希尼 人:"是愛爾蘭人民和世界的禮物,是我艱難困頓時的慰藉。"據說克林頓曾養過的拉布拉多犬名字就叫"謝默斯"。[9]

希尼在愛爾蘭享有極高的名望,他在愛爾蘭是一個明星式的人物,他的詩作也已經成為愛爾蘭文化和愛爾蘭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普利策獎得主、《紐約客》詩歌編輯保羅·馬爾杜恩(Paul Muldoon)評論道:"儘管葉芝那樣有名,也在公共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老實說,他沒有享受過希尼這樣的名望,沒有像他那樣感動普通人的能力。"《紐約時報》也刊發的希尼訃告:"希尼幾乎是和愛爾蘭這個國家分不開的。他就像一個搖滾明星,只不過他碰巧是個詩人。"《出版人周刊》也曾寫道:"希尼身上有一種只有少數幾個當代詩人身上才有的光環,如果不說是明星式的力量的話。這種光環來自他獅子般的體格,他切實承擔的公民責任,同時也來自他詩句中的那種直接性。"[10]

很多人注意到希尼的詩作中,愛爾蘭傳統與現代性的結合。詩人理查德·墨菲說:"因為出身和教養的關係,希尼屬於愛爾蘭的鄉村及傳統文化的那個古老世界,它的根深扎在其前新教主義的輝煌過去中;但他所受的教育把他帶到了現代世界中,他在其中發現了英語詩歌。"[10]

但也有人對希尼的詩歌寫作方式表示不滿,認為其"太膚淺",1980年,詩人、詩歌評論家阿爾·阿爾瓦雷茨(Al Alvarez)在《紐約書評》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如果希尼代表了寫詩的最高成就的話,那麼,整個焦慮重重的、探索性的現代詩都偏離了正確的道路了……艾略特和他的同時代人,洛威爾 (Robert lowell)和他的,西爾維婭·普拉斯(Sylvia Plath)和她的全都錯了:試着在那未被馴服、沒有圍欄的黑暗中為感官、規則、形式掃清道路,不過是錯將病態當成了靈感。"[10]

參考資料: 1. 諾獎得主希尼去世 曾被譽為英語世界最重要詩人 . .中國新聞網 . 2013-11-30 2. 西默斯·希尼:現代詩太多寫實 懷念傳統寫作方式 . .鳳凰網 . 2013-11-23 3. 謝默斯·希尼 . .中國作家網 . 2013-05-02 4. 謝默斯 希尼《詩四首》賞析 . .中國作家網 . 2013-12-12 5.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謝默斯·希尼去世 享年74歲 . .中國新聞網 6. 詩人謝默斯·希尼去世 4年前患中風身體一直不好 . .鳳凰網 . 2013-11-24 7. 希尼獲艾略特獎 . .光明網 . 2013-12-15 8. 愛爾蘭詩人希尼獲2006年度艾略特獎 . .中國網 . 2013-11-22 9. 199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尼逝世 . .鳳凰網 . 2013-11-22 10. 評論希尼 他讓每個人成為更好的自己 . .新京報網 . 2013-11-23

詞條標籤: 人物 作家 文化人物 愛爾蘭 愛爾蘭文學 英國 詩人 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