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鸊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角鸊鷉 |
中文学名: 角鸊鷉 |
角鸊鷉(pìtī)(学名:Podiceps auritus)为鸊鷉目鸊鷉科下的中型游禽,体长31~39cm,体重0.5kg左右。长有一个黑色的短嘴,又直又尖,尖端呈黄白色,像尖凿子一样,适于啄捕鱼虾。翅膀短而圆,尾巴短,两条腿的位置长在尾部,脚趾上有分离的、像花瓣一样的蹼,中趾的爪尖上还有像蓖子一样的突起,可以作为清洁羽毛的梳子。夏羽头部、后颈和背部的羽毛均为黑色,前颈、颈侧、胸部和体侧是栗红色,下嘴的基部到眼睛有一条淡色的纹,眼睛里的虹膜为红色,从眼睛前面开始向眼后方的两侧各有一簇金栗色的饰羽丛伸向头的后部,呈双角状,极为醒目,故名“角鸊鷉”。冬羽头顶,后颈和背黑褐色;颏、喉、前颈、下体和体侧白色,具白色翼镜,飞翔时极明显,野外容易识别。
角鸊鷉主要栖息在开阔的平原上的湖泊、江河、水塘、水库和沼泽地等环境中。食物是各种鱼类、蛙类、蝌蚪等,也吃水生昆虫、昆虫的幼虫、虾、蝲蛄、甲壳类动物和软体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偶尔还吃一些水生植物。繁殖于整个北方温带的淡水区域,游泳时亲鸟常将雏鸟置于背部;冬季分散在约北纬30°以南,包括沿海水域,结小群活动。中国种群数量甚稀少,繁殖于天山西部,越冬在中国东南部及长江下游。[1]
外形特征
角鸊鷉夏羽头、后颈和上体黑色,具金属光泽;背和两肩羽缘淡褐色;自眼先,经过眼至眼后有一撮延长的赭栗色而沾金黄色的耳状饰羽位于头的两侧,好似头上突出的两只“角”;前颈、上胸和两胁栗红色,其余下体白色;翼下覆羽白色,翼缘缀有褐色,翼上覆羽灰褐色,内侧大覆羽白色,具黑褐色斑;初级飞羽褐色,具有黑色羽轴纹和内翈基部白色,外侧次级飞羽白色,缀有褐色,中间次级飞羽纯白色,内侧次级飞羽黑色而基部白色。
冬羽自嘴角沿眼以上的头顶、颈后、背、腰和翅上覆羽黑褐色;初级飞羽灰褐色,次级飞羽白色,形成明显的白色翼镜;颏、喉、颊、前颈和下体及两胁白。
幼鸟似成鸟冬羽,但上体更多褐色,头和颈侧具有不甚显著的暗色条纹。
虹膜红色,嘴黑色,先端黄白色,跗跖后面淡黄灰色,前面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250~500g,♀245~375g;体长♂370~390mm,♀366~380mm;嘴峰♂23~27mm,♀23mm;翅♂132~149mm,♀124~140mm,翼展55~64cm;跗跖♂45mm,♀44mm。(注:♂雄性;♀雌性)
近种区别:小鸊鷉体形小,头无橙黄色饰羽;黑颈鸊鷉头上虽有橙黄色饰羽,但头、颈、胸为黑色,无栗红色,而且饰羽散开呈扇状,亦明显与之不同;赤颈鸊鷉前颈和颈侧虽为栗红色,但个体大,头无橙黄色饰羽而有短的黑色羽冠,两颊白色,野外不难区别。
栖息环境
角鸊鷉繁殖期间栖息在不同大小的内陆湖泊、水塘和开阔和沼泽地带,尤其是富有挺水植物的水域,也见于有隐蔽的溪流;非繁殖期间主要栖息在沿海近海水面、海湾、河口及海岸附近之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
生活习性
习性
角鸊鷉常单只和成对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亦见有成4~12只的小群活动的。白天活动,休息亦在水中。善游泳和潜水,时常把头朝下没进水中,接着完成一个漂亮的前滚翻动作,然后在水下做一段高速度的潜泳,再在很远的地方露出水面,每次潜水时间多为20~30秒钟,最长可在水下停留50秒左右。游泳时脖子向上挺得很直,常和水面保持垂直。飞行能力较其他鸊鷉强,起飞亦较其他鸊鷉容易和灵活,在水上起飞时,先要贴近水面奔驰一段才能升空,双脚在水面上溅起一串串浪花,遇危险时通常亦通过飞行逃走。飞行时两翅鼓动非常有力,多呈直线飞行,速度快。在陆地上行走不灵活,由于两条腿的位置太靠后,走起路来几乎寸步难行。
食性
角鸊鷉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水生昆虫、昆虫幼虫、甲壳类、软体动物、蝲蛄、蛙、蝌蚪等水生动物为食,也吃少量植物种子、草子和水生植物。夏季多吃昆虫,而冬季多吃鱼类和甲壳类动物。觅食方式主要通过潜水。觅食活动多在白天,尤其清晨和下午较频繁。
有时候,角鸊鷉也会吃它们的羽毛,可能用于帮助消化胃里面的鱼骨,也可能用于去除肠道里面的寄生虫,成鸟甚至会用羽毛喂食雏鸟。
迁徙
角鸊鷉春季于4月初至4月末开始北迁,秋季于10月末至11月初开始迁到中国越冬地。迁徙缓慢,主要沿海岸和河流进行。常成对或成小群迁徙,偶见单只迁徙。
叫声
非繁殖期寂静无声。颤音二重唱似小鸊鷉但鼻音较重;也发粗哑而多喉音的叫声。
地理分布
角鸊鷉繁殖于欧洲、亚洲和北美北部,西自冰岛、法罗群岛,往东经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北海、波罗的海、白俄罗斯、俄罗斯欧洲部分、哈萨克斯坦和中国新疆西北部、西伯利亚,南至阿尔泰和贝加尔湖,一直到俄罗斯远东海岸、萨哈林岛、堪察加半岛,然后再经过白令海到北美北部。越冬在欧洲南部、北海、咸海、里海、日本、朝鲜、阿留申群岛、加利福尼亚、大西洋海岸至墨西哥和中国长江下游至福建等东南沿海,偶尔也到台湾。迁徙期间经过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
中国分布:西北的新疆(天山西部),东北的哈尔滨、旅顺,华北的河北、河南、山东,长江下游的福建、台湾。
原生分布:阿尔巴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保加利亚、加拿大、中国、台湾、克罗地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格陵兰岛、匈牙利、冰岛、伊朗、爱尔兰、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韩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前南斯拉夫、墨西哥、摩尔多瓦、蒙古、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英国、美国。
旅鸟分布: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百慕大、波黑、塞浦路斯、直布罗陀、香港、印度、以色列、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卢森堡、黑山、摩洛哥、巴基斯坦、葡萄牙、塞尔维亚、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叙利亚、突尼斯。
未定分布:阿富汗。
繁殖生长
角鸊鷉繁殖期5~8月,每年夏季,角鸊鷉开始进入繁殖期。它们交配不但在白天,也常常在月色朦胧的夜晚进行。两性发情时的表现动作非常复杂,丰富多彩,其中摇动头部是最常见的动作,还有衔芦苇、用嘴梳理羽毛、展示翅膀等,有时雄鸟和雌鸟先面对面相互注视,然后一齐猛扎入水,片刻后浮出水面,嘴里都衔着一撮水草,再面对面地注视,并摇头晃脑;时而又在平静的水面上翩翩起舞,表演技巧复杂的水上芭蕾。
角鸊鷉的巢筑在开阔苔原和森林中的大小湖泊和水塘中的芦苇丛或水草丛等水生植物生长茂盛的场所,也在有隐蔽的溪流岸边等处。常成单对繁殖,在大的湖泊中偶见有分散营巢或集成一个小群在一起营巢。它们的巢比较大,飘浮在水面上就象一个个小船一样,叫做浮巢。巢是用水生植物建造的,先折弯一些水草和芦苇作巢的基部,再用芦苇叶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叶子堆积在上面,中间稍微凹陷,显得非常严密而坚固,不但不渗水,而且能够随同水位的涨落而升降,所以在涨水时,巢中的卵或幼鸟不会被水浸泡。此外,由于做巢的水生植物发酵会产生热量,还有助于鸟卵的孵化。筑巢时,雄鸟和雌鸟一起合作,一次次地潜入水中,衔取巢材。
每年5月中旬开始产卵,每窝通常产4~5枚,偶见3~6枚,在北欧和北美甚至有多至8枚或9~10枚的。卵为椭圆形,光滑无斑,上面微具淡白色或淡绿色的光泽,孵化以后逐渐变为污白色,或因久浸于腐草窝中而变成乌黄色,卵重约20克,大小为29.1~31mm × 41.3~49.8mm,平均30.73mm × 44.5mm。从第一枚卵产出后亲鸟就开始孵化了,孵卵由雄鸟和雌鸟轮流承担,主要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20~25天。每当雄雌亲鸟双双外出觅食的时候,它们就用水草将鸟卵掩盖好,既可以保温,又能防止天敌掠食。
刚孵出的角鸊鷉雏鸟全身披着绒毛,颈部还带有几条咖啡色的纵纹,与它们的父母的羽色大不相同。雏鸟出壳以后,雄雌亲鸟就开始齐心合力地哺育它们。在水中游动时,亲鸟常常让雏鸟爬伏在它们的背上,在水中觅食、嬉戏,非常有趣。出壳不久,亲鸟就开始教小雏鸟练习游泳,它们会突然潜入水中,使背上的雏鸟不得不单独在水面上泅水前进,然后亲鸟再把雏鸟重新驮在背上,如此反复进行,小雏鸟很快就谙熟了水性,可以自由自在地跟在亲鸟后边游泳觅食了。遇到敌害时,亲鸟就将雏鸟放在背上逃走,或者把它们藏在翅膀的下面,潜水而去。亲鸟还常常啄食自己的羽毛,喂养雏鸟,那些羽毛在它们胃中形成的羽球或分解的羽毛都可以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
亚种分化
关于亚种分化,有的学者认为分布于欧洲和亚洲的种群体色较北美种群暗,头顶和背上更多黑色而少灰色,从而将本种分为两亚种,即角鸊鷉指名亚种P.a.Auritus(Linnaeus,1758)和角鸊鷉北美亚种P.a.Cornutus(Gmelin,1789)。但由于那两个亚种间的差异相当轻微,而且极不稳定,因此,多数学者并不支持该观点。
中国仅有指名亚种,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山东、河南、湖南、新疆等地。
种群状况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相关的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波动范围<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面积和质量下降,种群数量过小,分布区域碎片化等)。种群数量趋于下降,但下降速率未达到濒危的标准(在10年或者3个世代内数量下降>30%);种群数量庞大,未接近种群脆弱或濒危的标准(种群内成熟个体的数量<10,000,并在10年或者3个世代内持续下降>10%,种群结构失衡等)。
角鸊鷉在中国不普遍,种群数量稀少。据1990和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1990年中国仅见到60只,1992年仅见到30只;1990年在东亚见到61只,1992年在西亚见到81只,东亚见到37只。
2006年,湿地国际估计角鸊鷉的全球种群数量为140,000~1,100,000只。2009年,部分国家估计数量如下:有50~1,000只角鸊鷉迁徙到中国并有不超过50只在中国越冬;有100~100,000对成鸟和50~10,000只个体迁徙到俄罗斯。
角鸊鷉主要的威胁来自于人类干扰(狩猎不是主要的致危因素),在繁殖区湖泊周边的林业和农业活动,例如植树造林导致湖泊水位波动等水文变化,农业上杀虫剂的使用导致种群猎物减少。由于湖泊水体酸化和腐殖质增加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使角鸊鷉的历史分布范围正在缩小。渔网缠绕导致的意外溺水和海洋中的石油泄漏也是角鸊鷉种群的致危因素。2019年11月22日,首次在宁夏观察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角鸊鷉。
保护级别
已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8年);
暂未列入《华盛顿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2012)——无危物种(LC)。
鸊鷉的求爱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