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西阳镇,隶属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东南部,东面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大埔县为邻,西面毗邻梅州市东升工业园区,东北部与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接攘,东南部与丰顺县交界。总面积27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西阳镇辖3个社区和27个村,镇政府驻梅江区西阳镇文明路1号。截至2018年,西阳镇有户籍人口3.64万人。西阳镇因境内有称作西阳山、西阳水的山和水而得名。清代以前,属程乡县(今梅县)万安都。建制于清康熙年间,时称西阳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西阳区。2003年,原白宫镇并入西阳镇。2012年9月,广东省政府批复同意将梅县西阳镇划归梅州市梅江区管辖。西阳镇受东南沿海亚热带季风的影响,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土肥水美,四季宜耕。2018年1至9月份,西阳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0.57亿元,同比增长6.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商品销售额完成2.66亿元,同比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企业实现同比增长11家。[1]

中文名: 西阳镇

行政区划代码: 441402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 广东梅州梅江区

地理位置: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东南部

面 积: 272.66平方千米(2017年)

下辖地区: 行政村27个,居民委员会3个

政府驻地: 梅江区西阳镇文明路1号

电话区号: 0753

邮政区码: 514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25164人(2017年)

车牌代码: 粤M

目录

历史沿革

西阳镇因境内有称作西阳山、西阳水的山和水而得名。

清代以前,属程乡县(今梅县)万安都。建制于清康熙年间,时称西阳堡。

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堡为区、乡,设立西阳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西阳区。

1950年,复称乡,为县直辖乡。

1958年,与白宫合并成立西阳人民公社。

1983年1月,撤社建区。

1987年4月改称镇。

2003年,原白宫镇并入西阳镇。

2012年9月,广东省政府批复同意将梅县西阳镇划归梅州市梅江区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西阳镇辖3个社区和27个村, 镇政府驻梅江区西阳镇文明路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西阳镇位于中国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东南部,东面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及大埔县为邻,西面毗邻梅州市东升工业园区,东北部与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接攘,东南部与丰顺县交界。总面积27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西阳镇丘陵、山地与盆谷交错,地势南部高,中间低,北部多丘陵山地。

气候

西阳镇受东南沿海亚热带季风的影响,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土肥水美,四季宜耕。

水文

西阳镇境内主干流梅江自西向东横贯镇境腹地,将境域分成南北两半。

人口

截至2018年,西阳镇有户籍人口3.64万人。

经济

2018年1至9月份,西阳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0.57亿元,同比增长6.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商品销售额完成2.66亿元,同比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企业实现同比增长11家。

交通

西阳镇境内有省道S333线、S223线、梅龙高速穿境而过,梅龙高速在西阳镇设有高速公路出入口。

著名人物

西阳人才辈出。这里是世界级画坛宗师、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林风眠的家乡;也是明代进士丘俊、张文宝、张纲,清代武进士陈国宝、丘大彰、丘玉光的故乡;民国梅州第一任州长、广东省参议员卢耕甫,粤军第一集团军第四军军长、陆军中将黄任寰,抗战时第七战区中将赵一肩、中国远征军少将丘易色等都出生在这里。

社会事业

2019年,西阳镇统筹1.5亿多元在10条省定贫困村落地实施130多个项目。实施了70多条135公里农村道路、30公里道路安防等工程,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公路,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田心至石马旅游道路改造工程,新增并投入使用8个公交站亭。建成垃圾屋21个、垃圾收集点317个,配置保洁员104个,铺设暗渠管道、雨污分流管道15公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1座,铺设集中供水管道8.3公里,完成危、旧住房及风貌整治建设1237户,建成和升级改造一批村级卫生站,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完成率99.3%。

精准扶贫

2019年,西阳镇落实贫困户学生生活费补贴及免学杂费政策,低保户、五保户实现社会保障兜底稳定脱贫。全覆盖购买基本医疗保险,打造村级“健康小屋”,解决村民看病就医难问题。全面完成C、D级危房户住房修缮工程。统筹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建成20座村级分布式光伏电站,贫困户人均每年增收600元,动工建设年发电量414千瓦光伏电站。推进“百企帮百村”扶贫行动,实施就业“以奖代补”,增设公益性就业岗位。10个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达到退出标准。

文物古迹

联芳楼

联芳楼又名联芳斋,坐落于梅县区白宫富良美村,是清末民国初归国华侨,仿外国洋楼,加入客家围村特色而建的。联芳楼长近百米,宽四五十米,屋的正面是三个凸起的钟楼式大门,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户顶端,都饰以动物和花草浮雕。钟楼上端塑有狮子滚球、双龙夺宝、雄鹰展翅、天使临门等雕像。大屋内部设计带有客家围屋风格,包括有许多个天井,整座楼糅合了中西方建筑的特点,是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典范。

牛角屋

牛角屋位于西阳镇白宫仙花村,距白宫圩约3公里。牛角屋又名丘氏大夫第。这座房屋由丘开麟、丘湘麟兄弟兴建,光绪元年开始建筑,光绪十年(1884年)建成此屋。牛角屋与一般围龙屋不同的地方还有:门前没有水塘,没有照墙,更没有斗门,五个大门直接向外,加上围龙没有聚拢,整座房子便是一个敞开的房子,门前视野开阔,田园连片。这也印证了农谚“牛卧田面不愁吃”的风水讲究。由此也可见当地民风之淳朴,治安之良好。

视频

西阳镇东寨村党支部书记周兴哲:党旗下的誓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