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薩·勘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薩·勘第(Cesare Candi, 1869-1947)生於波隆納(Bologna),是二十世紀義大利熱內亞(Genoa)重要製琴師。

他是奧萊斯特.勘第(Oreste Candi, 1865-1938)的弟弟。

1884年,在拉菲爾.菲奧里尼(Raffaele Fiorini, 1828-1898)的工作室學習。1888年,遷徙至熱內亞(Genoa),在巴伯里製琴工廠(F.lli Barberis)製作曼陀鈴及吉他。

奧葛尼歐.布拉格(Eugenio Praga, 1847-1901)的鼓勵,在1892年他開設自己的工作室。在這一年在義美博覽會(Italo─American Exposition)上,巴伯里(Barberis)公司宣布贊助勘第,由此勘第成為義大利國內知名的樂器製作者。

1906年他在米蘭展獲得提琴樂器金牌獎;1907年在波隆納展上獲得榮譽獎狀。

1915年,在恩里科·洛卡(Enrico Rocca 1847-1915) 去世後,勘第成為熱內亞派最著名制琴師,他成為帕格尼尼的提琴「加農砲(Cannon)」維護者[1]

1937年於克里蒙納(Cremona)舉行的「史特拉底瓦里兩百年慶典」(Bicentenary Celebrations of Stradivari)的展覽中,他的兩把小提琴與一把中提琴皆獲得金牌。

他的作品有很多個人特色,採用外模法製作琴體與側板;採取類似吉他的黏接法(continuous linings),以整條松木製作襯條。他的制琴生涯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主要製作撥弦樂器,第二階段(1904-1905起)開始製作弓弦樂器,第三階段(1914-1915起)製作風格廣泛,第四階段(1930年起)風格逐漸統一,提琴整體壯碩、琴漆為紅橘色,厚重容易產生細紋。

他的學生及侄子保羅·德巴爾別里 (Paolo de Barbieri, 1889-1962)、朱塞佩‧烈基 (Giuseppe Lecchi, 1895-1967)和羅連佐‧培拉奉塔納 (Lorenzo Bellafontana, 1906-1979) 形成了近代義大利熱那亞製琴學派。[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