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西萨·勘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萨·勘第(Cesare Candi, 1869-1947)生于波隆纳(Bologna),是二十世纪义大利热内亚(Genoa)重要制琴师。

他是奥莱斯特.勘第(Oreste Candi, 1865-1938)的弟弟。

1884年,在拉菲尔.菲奥里尼(Raffaele Fiorini, 1828-1898)的工作室学习。1888年,迁徙至热内亚(Genoa),在巴伯里制琴工厂(F.lli Barberis)制作曼陀铃及吉他。

奥葛尼欧.布拉格(Eugenio Praga, 1847-1901)的鼓励,在1892年他开设自己的工作室。在这一年在义美博览会(Italo─American Exposition)上,巴伯里(Barberis)公司宣布赞助勘第,由此勘第成为义大利国内知名的乐器制作者。

1906年他在米兰展获得提琴乐器金牌奖;1907年在波隆纳展上获得荣誉奖状。

1915年,在恩里科·洛卡(Enrico Rocca 1847-1915) 去世后,勘第成为热内亚派最著名制琴师,他成为帕格尼尼的提琴“加农炮(Cannon)”维护者[1]

1937年于克里蒙纳(Cremona)举行的“史特拉底瓦里两百年庆典”(Bicentenary Celebrations of Stradivari)的展览中,他的两把小提琴与一把中提琴皆获得金牌。

他的作品有很多个人特色,采用外模法制作琴体与侧板;采取类似吉他的黏接法(continuous linings),以整条松木制作衬条。他的制琴生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制作拨弦乐器,第二阶段(1904-1905起)开始制作弓弦乐器,第三阶段(1914-1915起)制作风格广泛,第四阶段(1930年起)风格逐渐统一,提琴整体壮硕、琴漆为红橘色,厚重容易产生细纹。

他的学生及侄子保罗·德巴尔别里 (Paolo de Barbieri, 1889-1962)、朱塞佩‧烈基 (Giuseppe Lecchi, 1895-1967)和罗连佐‧培拉奉塔纳 (Lorenzo Bellafontana, 1906-1979) 形成了近代义大利热那亚制琴学派。[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