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湖区西湖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湖区西湖街道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下辖街道。处在杭州市西湖旅游核心景区,东连西湖、南连钱塘江、西临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北靠高新技术开发区;街道辖区面积48平方公里,下辖双峰、龙井、九溪、梵村、茅家埠、满觉陇、杨梅岭、翁家山、梅家坞9个行政村,金沙、南山2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净寺、三台山、九溪、栖霞岭、金沙港、灵隐6个社区,总人口30008人(2010年)。

2005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先进集体、浙江省综合治理先进集体。[1]

中文名: 西湖街道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所属地区: 杭州市

面 积: 48 km²

下辖地区: 9个行政村,6个社区

电话区号: 0571

邮政区码: 310000

人口数量: 30008人(2010年)

著名景点: 杭州西湖

车牌代码: 浙A

街道概况

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美丽富饶的钱江畔,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湖街道。它处在杭州市西湖旅游核心景区,东连西湖、南连钱塘江、西临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北靠高新技术开发区;街道辖区面积48平方公里,下辖双峰、龙井、九溪、梵村、茅家埠、满觉陇、杨梅岭、翁家山、梅家坞9个行政村,金沙、南山2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净寺、三台山、九溪、栖霞岭、金沙港、灵隐6个社区,总人口30008人(2010年);拥有4780亩茶园、3万余亩山林,是西湖龙井茶原产地的一级保护区域。杭州市南北两条旅游线穿境而过,杭州市风景旅游点有72%在西湖街道境内,区内有大小景点50多处,是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特别是2003年杭州市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以来,梅家坞茶文化村、茅乡水情、金沙醇浓、龙井茶文化景区的相继建成开放,梅家坞、双峰、茅家埠、龙井等地真正成为景区中的村庄,为街道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西湖街道从实际出发,遵循保护和发展并举、经济与管理并重的工作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景区管理建设为重点,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根本,紧紧抓住杭州市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新机遇,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旅游三产服务业,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具有西湖街道特色的新路子。2005年街道企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实现总税收253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54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676元。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街道被杭州市评为农业丰收奖十佳乡镇;2003年被评为杭州市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建设先进集体;2004年被评为杭州市卫生街道、再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双拥模范示范街道;2005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先进集体、浙江省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还获得了浙江省“十五”期间计划生育先进集体、杭州市四五普法教育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

历史沿革

西湖街道1949年曾分为金沙、三台山、茅家埠、龙井、云栖5个乡,1958年合并为西湖公社,1984年改称西湖乡。2002年4月,西湖乡撤乡建街,和原西湖区南山街道合并成立西湖街道。2002年9月,为进一步理顺西湖风景区的管理体制,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将西湖街道交由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托管。

西湖街道历史悠久,由于盛产西湖龙井茶而闻名遐迩,从元朝起就有《游龙井》诗,特别是明清时期,由于人们对龙井茶的喜爱而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著作,有记载故人陆游、杨万里的“分茶”乐事,有陆羽所著的《茶经》,有苏东坡等诗人的咏茶诗、词等。更有乾隆皇帝当年留下的“十八棵御茶”印记和当代孙中山先生留下的足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杭州西湖街道视察,与老百姓一起采茶、品茗。九十年代末,西湖街道将毛泽东主席采过的龙井茶树移栽到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专程赴西湖街道梅家坞村视察,并参观了周恩来总理纪念室。2006年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专程赴西湖街道梅家坞村和龙井村视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由于盛产西湖龙井茶,西湖街道构成了独具一格、富有名山、名泉、名胜、名人与名茶内涵的龙井茶文化与人文景观。在西湖街道区域内有90年代中期先后建成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有陶行知首创的小学,盖叫天故居,都锦生故居,章太炎纪念馆;有著名的民族英雄于谦、岳飞、张苍水和清末革命家秋瑾、徐锡麟等都埋骨于境内。诸多的人文景观和历史积淀,造就了西湖街道“聚山水之灵气,集旅游之精华”的胜地。

由于盛产西湖龙井茶,周恩来总理曾5次赴西湖街道梅家坞村视察,他生前最爱喝龙井茶,与西湖街道茶农交谊很深,每次来杭,必去龙井、梅家坞等地访问茶农,了解茶事民情,同干部座谈规划,同采茶能手在茶园里聊天,鼓励茶农努力增加产量,提高质量,以弘扬祖国的茶文化,使龙井茶能为国内外更多的人士所享用。1993年为了纪念周总理,梅家坞村由民间和集体共同投资45万元,在梅家坞村建成了“周恩来总理纪念室”,并成为杭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风景名胜

西湖街道是杭州市特殊的街道,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倚山傍水,蓝天白云,茶园连绵,寺院林立,拥有得天独厚的风景旅游资源。境内有名扬天下的江南古刹灵隐寺、净慈寺、六和塔、岳王庙等著名的胜景,还有名闻遐迩的西湖十景中“双峰插云”、“曲院风荷”、“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和西湖新十景的“黄龙吐翠”、“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云栖竹径”、“玉皇飞云”、“九溪烟树”、“满陇桂雨”等主要名胜古迹,集江、河、湖、溪、泉、山、洞、林、寺、塔等十大景色,山水风景、古都名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兼备,一直是海内外人士向往的旅游胜地。特别是近年来实施梅家坞茶文化村、湖西综合保护及龙井茶文化景区整治工程后,街道境内又增添了茅乡古道、龙泓涧景区、五峰草堂、礼耕堂、三台阁等新景点,梅家坞、双峰、茅家埠、龙井等村也成为了景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西湖美景锦上添花。

名优特产

西湖街道的山水不仅造就了一方的人杰地灵,也蕴育了一方的物华天宝——土特产。这些物产,不仅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湖人,而且已经成为西湖街道历史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物产不仅出自大自然的奉献,更是历代西湖人聪明智慧的结晶。这些物产就是西湖龙井茶和桂花树。

西湖龙井茶

全国有十大名茶,誉满古今中外的,要数西湖龙井茶了。由于龙井茶产自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使它天生优质,加上最好的制茶、饮茶方法得以充分显示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独步天下,并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使其以历史悠久、品质超群而驰名中外,被人们称之为茶中珍品、历史贡品、国家礼品。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早在我国唐代“茶圣”陆羽所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记载着天竺、灵隐二寺产茶事宜。“龙井茶”始于元、明,兴于清代。宋代,茶区已经基本形成,天竺产的茶已被列为贡品;元代,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清代时,龙井茶发展较快,尤其是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游龙井,在胡公庙老龙井品茶后,庙前的18棵茶树被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更是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帝王将相一直为之颂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历史名茶,把龙井茶列为国家礼品茶。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陈毅副总理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生前多次亲临龙井乡视察。1963年4月28日,毛泽东主席在杭州刘庄采摘龙井茶时,曾深情地说:“虎跑水泡龙井茶,天下一绝”。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由周总理陪同在杭州品饮龙井茶,他也赞不绝口。1986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陪同英国女皇伊丽沙白二世在上海豫园品茶。1991年4月,杭州首次举行了“杭州国际茶文化节”,建立了中国茶叶博物馆;1996年6月西湖乡被国务院发展中心发展研究部、中国农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龙井茶之乡”。

改革开放使西湖街道龙井茶生产获得了新的生机,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通过承包到户,理顺茶类结构和龙井茶内部等级结构关系,同时通过制茶技艺“斗茶”活动等,极大地调动了全街道广大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龙井茶生产的发展。至2005年全乡4780亩茶地,生产西湖龙井茶达230吨,产值达到5097万元;同时,西湖街道还每年向国家提供礼品茶950斤左右。龙井茶的生产与发展成了当地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更重要的是茶文化的发展,带动了全街道以旅游为主的“三产”经济迅速发展。

桂花

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每到金秋时节,桂花盛开,香飘千里,杭州“新西湖十景”之一的“满陇桂雨”就位于西湖街道境内,仅满觉陇一处上百年的桂花树就达几千株。早在唐、宋时期,满觉陇就大批栽植桂花,当地村民以卖花为业,并已有相当的名气了。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之分,“桂”与“贵”谐音,加之桂花总是逢月圆时开放,因此,杭州人视桂花为吉祥物,订婚、结婚都要吃桂花糖。当地村民还把腌制过的桂花和白糖拌在一起,做成糖桂花;从桂花中提炼香精,做成桂花糖、桂花茶,酿成桂花酒;还将桂花入菜、配点心等是当地村民的看家菜,如:桂花藕粉、桂花栗子羹等都是有名的点心,赏桂的游客在此一饱口福,然后尽兴而去。

被村民视之为吉祥的“桂花”,最重要的是带动了一方的旅游经济。从1983年起西湖街道就利用丹桂飘香的季节,举办一年一度的“桂花节”,开展旅游经贸活动,名声一年胜似一年,国家、省、市等领导及知名人士均前往赏桂品茗,旅游活动极为丰富,每年那一带的村民可从中增收上百万元。98年底起,满觉陇村与一公司合股投资1.1亿元,开发和建设了满陇桂雨特色公园、满陇桂雨大酒家,不仅为“国际金秋旅游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也为“山上片”村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视频

西湖街道演出舞蹈2020年9月21日晚西湖街道,嘉泽,湟里戏曲文化走亲活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