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泉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泉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地处临潼城区西北,东与行者街道相邻,东南、南与斜口街道接壤,西南与斜口街道为邻,西与西安市灞桥区新合街道为邻、西北与高陵县耿镇毗邻,北隔渭河北田街道相望,东北接行者街道,总面积27.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西泉街道下辖11个村(居)委会,其中:1个社区居委会、10个村委会。2011年,西泉街道总人口23713人,农业总产值达到1.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46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21亿元,各类存款余额1.414亿元。[1]

中文名: 西泉街道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所属地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地理位置: 临潼城区西北

面 积: 27 km²

下辖地区: 1个社区居委会、10个村委会

政府驻地: 西泉街道39号

电话区号: 029

邮政区码: 710613

气候条件: 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陕A

人 口: 23713人(2011年)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西泉街道因位于西泉遗址而得名。西泉原有东、西二泉,据《长安志》记载,有一牛犊,落入东泉,母牛悲鸣,后来,牛犊从西泉浮出,东西二泉地下相通,故称“鸣犊泉”。

建置沿革

清末属贾村里。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于骊山镇十二保、十三保、斜口镇四保、五保,十二保辖宣孔、桑元、魏庄村和今高陵县耿镇乡霍家的六家庄,十三保辖师家、鬲家、三王、周湾、唐家、椿树等村,斜口镇四保辖坡底、贾村和二里村等,五保辖东泉、西泉和麦王、东赵等村。

1949年后,属骊山区、斜口区分别管辖。

1958年9月,属华清公社西泉管理区,辖椿树、三王、东赵、贾村、坡底、西泉、麦王、桑园等8大队。

1961年4月,成立公社。

1984年4月,改为乡。

2002年1月,改为镇。

2006年9月改为西泉街道。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截至2010年,西泉街道辖西泉社区1个社区,辖西泉村,魏庄村,桑园村,宣孔村,麦王村,东赵村,椿树村,兴王村,贾村,坡底村10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42个自然村。截至2011年末,西泉街道辖西泉1个居民委员会,椿树、兴王、东赵、贾村、麦王、宣孔、桑元、魏庄、坡底、西泉1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71个村民小组。

区划现状

截至2020年6月,西泉街道下辖11个村(居)委会,其中:1个社区居委会、10个村委会。办事处驻西泉街道3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西泉街道地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城区西北,东与行者街道相邻,东南、南与斜口街道接壤,西南与斜口街道为邻,西与西安市灞桥区新合街道为邻、西北与高陵县耿镇毗邻,北隔渭河与北田街道相望,东北接行者街道。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7千米,总面积27.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25.9平方千米,占94.2%;水域1.6平方千米,占5.8%。距区政府7.5千米。

地形地貌

西泉街道平均海拔370米。地处平原,地势平坦。

气候特征

西泉街道气候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冷暖、干湿分明。

水系水文

西泉街道境内有三里河、韩峪河、渭河三条主要河道。三里河总长2.1千米;韩峪河总长4.9千米;渭河总长2.8千米。河流总长度9.8千米,河网密度0.365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89.2亿立方米,年排涝量1.4万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2.8万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渭河,从西泉街道宣孔村至魏庄村流经境内桑元村(地名),长2.8千米,流域面积1.61平方千米,年均流量600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西泉街道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水、暴雨、连阴雨等。灾害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7月至10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2003年8月29日,西泉街道宣孔村、桑元村、魏庄村,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无人员伤亡。据统计,全街道倒塌房屋48户126间,造成危漏房屋28户84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2万亩,其中蔬菜受灾面积140亩,成灾面积3900亩,绝收6175亩;灌溉机井28眼,受灾人口9600人,全街道共造成直接财产经济损失659.6万元。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西泉街道境内三里河在西泉王庄村入渭河。主河道长17.1千米,控制流域面积29.9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5.0万立方米,常年流量0.037立方米/秒,流域形状系数0.57。河床比降山区76.7‰,塬区27.1‰,平原9.9‰。西泉街道境内韩峪河在西泉魏庄入渭河。主河道长18.3千米,控制流域面积35.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244.0万立方米,常流量0.03立方米/秒,流域形状系数0.51,河床比降山区26.8‰,塬区15.0‰,平原10.1‰。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西泉街道辖区总人口2371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10人,城镇化率4.3%。另有流动人口403人。总人口中,男性12137人,占51.2%;女性11576人,占48.8%;14岁以下4222人,占17.8c/o;15-64岁17126人,占72.2qo;65岁以上2365人,占10.0%。总人口以汉族为主,共23705人,占99.97%;有苗、满、回、土家、布依5个少数民族,共8人,占0.03%。2011年,西泉街道人口出生率7.32%0,人口死亡率4.92%0,人口自然增长率2.4%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63人。

经济

综述

2010年,西泉街道工农业总产值3.442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989亿元。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养殖业和经济作物较为突出,粮经比为6:4。

财税收支

2011年,西泉街道财政总收入618万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60万元,比上年增长8%,比1978年增长10.5倍。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726万元,增值税686万元,企业所得税28万元,个人所得税2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35%、14%、51%。人均财政收入186元,比上年增长15%。截至2011年末,西泉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7114元。

人民生活

截至2011年末,西泉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7114元。

第一产业

2011年,西泉街道耕地面积2.5万亩,人均耕地1.1亩,林地面积2226亩。2011年,西泉街道农业总产值达到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5%。

种植业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西泉街道粮食生产7734吨,人均326.2千克。其中小麦3881吨,玉米5509吨。2011年,西泉街道蔬菜种植面积2555亩,产量1.68万吨,其中西红柿685亩,产值6.1万元,黄瓜475亩,产值4.56万元。

林业

截至2011年末,西泉街道累计造林2226亩,其中防护林320亩,经济林14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7.6万株,林木覆盖率95%,活立木蓄积量5万立方米。2011年,西泉街道杂果种植面积880亩,产量1881吨,主要品种有猕猴桃、户太8号葡萄,其中猕猴桃420亩,产量814吨;户太8号葡萄150亩,产量200吨;杏128亩,产量315吨。

畜牧业

畜牧业以饲养牛、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西泉街道牛饲养量2335头,年末存栏335头;生猪饲养量3.8万头,年末存栏1.8万头;羊饲养量2335只,年末存栏335只;家禽饲养量13.3万羽,上市家禽7万羽。2011年,西泉街道生产肉类2211吨,其中猪肉1694吨,牛肉202吨,羊肉30吨;蛋产量210吨,牛奶14180吨;畜牧业总产值860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8%。

第二产业

辖区内形成了以混凝土搅拌、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西泉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4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3%。2011年,西泉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108人,总产值600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

第三产业

2010年,西泉街道从事第三产业人口5899人。建立以麦王、西泉、贾村、东赵四个村建立的“观光农业杂果基地”;以椿树、兴王、东赵、坡底、贾村五个村建立的“商贸、物流、工业基地”。依托渭河生态区的建设,带动宣孔、魏庄、桑园等3个村发展旅游业,建成农家乐30户。

国内贸易

截至2011年末,西泉街道商业网点78个,职工156人。截至2011年末,西泉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21亿元,上年增长19%;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1亿元,比上年增长21%。

邮电通信

截至2011年末,西泉街道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3千米,投递点86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2300份、期刊1650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000门,固定电话用户2000户,比上年增长3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48%,比上年提高2%;移动电话用户1000户,比上年增长5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26%,比上年提高3%。全年电信业务收入50万元。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西泉街道有陕西信合1家金融机构开设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3%;各类贷款余额0.2574亿元,比上年增长26%。

交通

西泉街道紧邻西安国际港务区,境内绕城铁路、西禹高速公路和秦汉大道互相贯通。

社会事业

教育科技

2010年,西泉街道有小学10所,在校生1217人,专任教师125人。初中1所,在校学生786人,专任教师9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截至2011年末,西泉街道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837人,专任教师62人;小学10所,在校生1217人,专任教师125人;初中l所,在校生786人,专任教师9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西泉街道教育经费达1515.3万元。

文化事业

2010年,西泉街道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42个,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藏书1.2万册。截至2011年末,西泉街道文化艺术团体42个,会员680人,年演出1210场次,观众达12万人次。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l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藏书12000余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760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6人,实现增加值76万元,比上年增长30%,是1978年的30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2%,比上年提高0.6%。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西泉高跷、河上社火、贾村社火、西八村秦腔世家、西泉村业余剧团、熊淑焕家庭自乐班、宫廷鼓乐、旱船等,其中西泉高跷、河上社火、贾村社火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熊淑焕家庭自乐班曾代表临潼区参加西安市自乐班大赛中获奖。西泉村业余剧团联合熊淑焕家庭自乐班参加陕西省首届农民艺术节荣获一等奖。举办的文化节西泉二月二古文化节、东赵村古会等。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西泉街道体育中心广场1个,面积6400平方米;村级健身广场8个,配置健身器材8套。8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占常住人口的82%。

卫生事业

2010年,西泉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10个,病床4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固定资产总值69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0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1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0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0.2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万人次。 截至2011年末,西泉街道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10个,病床45张,每干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固定资产总值69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0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5人。2011年,西泉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万人次。2011年,西泉街道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25万人,参合率99.2qo;孕产妇死亡率1/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0.04‰,婴儿死亡率0.02‰,新生儿死亡率0.01‰。

社会保障

2010年11月,西泉街道全面完成老龄人口补贴信息登记工作,辖区内80周岁以上老人共计228人,其中80—90周岁214人,90—100周岁14人。2010年12月,西泉街道全面完成农村低保年审工作,最终确定西泉街道本年度低保户,377户,1154人,比2009年实际减少8人。2011年,西泉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户,人数52人,支出18.3万元,比上年增长25.8%,月人均292.8元,比上年增长25.8%;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6人次,支出416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72户,人数1142人;支出116.1万元,比上年增长22.7%;月人均84.7元,比上年增长22.7%;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人,支出3315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4人,支出13.5万元,比上年增长5.9%;农村医疗救助2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87人次,共支出3.6万元;农村临时救济30人次,支出1.2万元,比上年增长0.8%。2011年来,资助贫困农村大学生3人,共支出1.3万元。2011年,西泉街道自然灾害受灾人口6567人,紧急转移安置3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265亩,倒塌房屋56间,漏房201间,直接经济损失459.6万元,救灾支出66.6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2万元,比上年减少1%。新增就业人员20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II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02人。

基础建设

2010年11月,西泉街道承担的全长2.5公里,高速路两侧绿化带各占地10米,共占地80亩的西禹高速绿化带补植工作全面完成,共栽植女贞、杨树、栾树共计7000余株。投资335万元,完成了长410米,24米宽的二泉、泉南路一标段路面及上、下水工程。投资240万元,完成了长210米,24米宽的西贾路路面及上、下水工程。投资55万元,完成了东西老街道人行道修补及71盏路灯安装工程。投资800万元,完成了3000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800平方米西泉医疗卫生大楼建设。投资8万元,完成了占地8亩的污水处理坑建设。投资150万元,完成了广场及广场路的征地拆迁工作。2010年11月26日,西泉村在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民进行指导和培训。培训人数400人,发放资料1000册。2010年12月,西泉街道群众自筹资金3万元,国家补贴3万元,在兴王村周二组新打100米深井,为抗旱灌溉提供保障。2012年,西泉街道投资120万元完成了67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建设;投资230万元完成了长380米、宽24米的规划二路铺设任务;投资340万元完成了2400米排污管道的铺设任务;投资120万元完成了300米的西贾路拓宽改造工程;投资800万元涉及八个半村的供水工程进展顺利,水厂厂房、泵房6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主体完成。新打200米的深水井两眼,配套设施已全部到位,2个村的管道铺设完成。投资447.5万元,硬化25条村道,共计2.72万平方米,完成排水8860米,安装路灯109盏,新建垃圾台23座,新建两委会办公室960平方米,建3个群众健身广场2720平方米,墙体粉刷8500平方米,制作墙体喷绘23块,刷写墙体标语12条,自来水入户率100%,人畜饮水达到安全卫生标准,电话入户率98%,电视入户率100%。截止2016年上半年,西泉街道投资20万元建成魏庄村幸福院,完成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三室一场所”建设。

风景名胜

鸣犊泉生态公园

据《长安志·临潼县》载:有一牛犊,落入东泉,母牛悲鸣,后来,牛犊从西泉浮出,东西二泉地下相通,故称“鸣犊泉”。鸣犊泉公园总投资1.9亿元,位于新区东西主干道——秦汉大道以北,总占地面积约300亩,其中绿地面积约200亩,湖面面积约40亩,公园内设廊架、凉亭、音乐喷泉、涌泉等基础设施多个。鸣犊泉亦称洩池,位于今西泉街道办事处办公大楼前之处,面积约为90平方米。泉眼位于泉池东侧,四周池壁全部用长1.2米、宽0.3米、厚0.4米的条青石砌成,池水常年碧绿。鸣犊泉水深2米多。1971年因地下水位下降,加之管理不到位,泉眼堵塞,泉水干涸,1972年西泉公社建楼时将泉填平。

地方特产

户太八号葡萄

户太8号葡萄品种,果穗整齐一致,圆柱型,平均单穗重500—800g。果粒大、紫色、含糖量17.3%,外观色泽鲜艳,耐贮运。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公干人员下海经商,在东赵村建立了户太八号葡萄科技示范基地。惠建忠等人最早种植该葡萄的领头人,带动周边的村民也纷纷种植,截止2010年,有110余户种植,面积1600余亩。每亩产值两到三万元。

手工挂面

兴王村手工挂面是兴王村民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该村有60户150余人从事此业。因手工挂面对气候要求很高,所以每年只有农历十月中旬到腊月底这两个半月时间可以加工,该挂面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等,纯手工制作,面质劲道,口感佳,受到消费者的高度好评。兴王村手工挂面日4200斤每年可带来经济收入130多万。

荣誉称号

2009年2月,西泉街道被西安市临潼区民政局授予:2008年度村委会换届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3月,西泉街道被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授予:2008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3月,西泉街道被临潼区全民创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2008年度全民创业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3月,西泉街道被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2008年度残疾人农村康复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3月,西泉街道被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2008年度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11月,西泉街道被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西安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授予:全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

2010年2月,西泉街道被西安市临潼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西安市临潼区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授予:2009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基层示范单位。

2010年3月,西泉街道被临潼区人民政府授予:2009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3月,西泉街道被临潼区司法局授予:2009年度司法行政工作先进司法所。

2010年4月,西泉街道被临潼区人民政府授予:征地拆迁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6月,西泉街道被临潼区委授予:“先进党工委”荣誉称号。

视频

西泉街道111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