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西坡乡地处于彬州市城北,北极塬中段,距彬州市区约30公里,东临永乐乡,西接北极镇,南隔林家河与新民镇、小章镇相望,北与甘肃省正宁县周家乡相连。[1]

目录

概述

全乡地势平坦,是彬县地理条件优越的农业乡之一,201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撤乡并镇及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公告,至此,西坡乡并入北极镇。 辖13个行政村,63个村民小组,面积47.72平公里,耕地2.6万亩,人口16090人。有大小林场14个。森林覆盖面积8800亩,农田保护面积2.1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区1个,涉及8个村。有乡属小学8所,中学1所,地段医院1处,村医疗诊所26所,全乡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粮食、苹果、烤烟、畜牧、中药材、劳务输出等产业,2007年全乡总产值55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98元。西坡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共有9人,乡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1人,乡长1人,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人,副乡长2人,人大副主席1人,人武部长1人,纪委副书记1人,司法所长1人。领导班子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28岁,平均年龄31岁,5人大专文化程度,4人本科文化程度,9人全部为中共党员。 乡机关有工作人员32名,共设置三个办公室,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办公室、计划生育和社会事务办公室,3个办公室分工合作,协调运转,有效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

产业特色

西坡乡始终坚持"稳粮、优果、兴畜、种烟、还林、种草、劳务输出"为发展经济的总体思路。粮食主要以种植小麦、油菜、玉米、豆类等农作物为主,粮食生产广泛推广膜化种植,主攻单产,提高总产。年种植小麦1万亩,地膜玉米9000亩,油菜2000亩,豆类复种6000亩,粮食总产4500吨。果业生产大力实施苹果"提质"柿子"优果"工程。全乡现有苹果园1.3万亩。柿子园4650亩。2007年苹果总产14716吨,实现产值2310万元,人均1400元。2008年计划秋冬季新建苹果园3000亩,苹果面积达到1.6万亩,实现人均1亩果的目标。同时坚持规范作务,年内建成3亩SOD碘硒苹果示范基地,其中曹村2亩,白保1亩。苹果生产主要推广"巧施肥、大改型、强拉枝、无公害"四大关键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果品质量。全乡已建成绿色无公害苹果基地5800亩,市级示范园2个,县级示范园3个,乡级示范园5个,已完成3亩SOD碘硒苹果示范园田间管理工作。柿子生产主要是推行"整地、施肥、拉枝、修剪、喷药"等关键技术,教育引导农民打破柿子园"铁果园"的传统思想,同时发展柿饼加工等深加工,增加柿子产值。优质烤烟闻名省内外,该乡特色产业烤烟生产主要集中在白保、票村、郭家庄等村,年种植烤烟3000亩,创利税50多万元。畜牧生产主要以养肉牛、奶山羊、小尾寒羊、肉兔、肉猪、肉鸡为主,止2008年3月底,全乡牛存栏1520头,猪存栏2520头,羊存栏2300头,鸡30000只,兔41000只,养殖大户47户,畜牧产值360万元。蔬菜生产主要以辣椒、大葱等为主,主要集中在龙源、湾里、甘津头等5村。全乡现有退耕还林面积4450亩,种草5000亩。劳务输出主要以乡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站和西坡乡阳光职业介绍所为依托,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广东、深圳、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输出务工人员,2008年1-3月份共输出1800人,累计在外务工人员4200人,平均户均1人,实现劳务收入1000万元,2008年生产总值可达到2330万元,年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2414元,增长10%。

西坡乡紧紧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按照突出做大"一村一品"规模,全面提升"一村一品"质量,不断提高"一村一品"产业化水平,逐步增强"一村一品"品牌效益的思路,积极实施"一村一品"富民工程。在全乡初步形成了林家河的养牛、程家咀、龙源的种药、白保、票村的烤烟、郭家庄、曹村的养鸡,西坡、石牛、红岩、甘津头的养猪、文家坡的养羊,曹村的运输等一批辐射带动强,农民增收明显的特色产业,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富民强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