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Mjlk讨论 | 贡献2019年12月31日 (二) 17:47的版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仂语:ᦈᦹᧈ ᦈᦹᧈ ᦵᦋᦲᧁᧈ ᦘᦱ ᦉᦱ ᦺᦑ ᧑᧒ ᦗᧃ ᦓᦱ,国际音标:[ʦɯ˧˥ʦɯ˧˥ʦəu˧ pʰaː˥˩saː˥tai˥˩ sip˥sɔŋ˥ pan˥˩naː˥˩],泰语:สิบสองปันนา ) ,简称西双版纳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下辖的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南端。州境北面与普洱市毗邻,西南与缅甸相连,东南与老挝接壤。地处横断山脉南段,北面临哀牢山和无量山,东西两侧为山地,中部为谷地和盆地,澜沧江纵贯州境。全州总面积19,096平方公里,人口116.4万,汉族人口比例约30%,傣族[1]人口比例约28%,自治州首府驻景洪市。

目录

位置境域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的最南端,介于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之间,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和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达966公里。

地质构造

西双版纳横跨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和贡山-腾冲两个褶皱系,以澜沧江断裂为分界线。前者为半坡复背斜和德化复向斜,后者占有临沧-勐海褶皱系东南端。

半坡复背斜以中生界类复理石建造、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建造并伴以磨拉石建造为主,红色建造零星出露,新生界磨拉石建造不整合其上。德化复向斜,中生界红色建造大面积分布,局部为磨拉石建造、碳酸盐建造与含煤碎屑建造。临沧-勐海褶皱东南端,出露元古界澜沧群与大勐陇变质岩,华力西-印支期勐海花岗岩基占据很大空间。

气候特征

西双版纳年平均气温在18~22℃之间,年均温20℃的等温线相当于850米等高线。西双版纳最冷月均温8.8~15.6℃,≥10℃的活动积温5 062~8 000℃,海拔800米以下地区2013年活动积温皆在7 500℃以上,长夏无冬,秋春相连且为期较短。西双版纳年日照时数1800~2 100小时,季节分配较均匀,其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则较大,如最冷月与最热月温差只有9.9℃,而日温差最大可达27.3℃,这和我国大部分地区迥然不同。从西双版纳地貌垂直分异而言,800米以下为热性气候(热带),800~1500米为暖热性气候(南亚热带),1500米以上为暖温性气候(中亚热带)。州内史无雪迹,只是海拔较高处有轻霜,特大寒潮时有短时0℃左右的低温,会对热量敏感性的热带作物造成灾害。

西双版纳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年降水量在1193.7~2 491.5毫米。其中盆地稍低,而山区略高。湿季降水占2013年总量的82%~85%,7~8月份月降水量皆在250毫米以上,最少的2月份降水量只有20毫米。但是,干季降水少却雾浓露重,提高了干季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降水不足。

河流水系

西双版纳境内河流属于澜沧江水系[2]。有大小河流2761条,河网总长达12177公里,河网密度0.633平方公里。全区水资源丰富,总量达145亿立方米。

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岗果日峰的扎曲,留置昌都后始称澜沧江,全长2354公里,流域面积16.5万平方公里,其中在中国境内全长2198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南北向河流。澜沧江在景洪市河段干流总长174公里,流域面积709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89亿立方米。河水大流量出现在9月份,历年最大流量128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359立方米/秒,出现在4月份;年平均流量1845立方米/秒。澜沧江于内勐腊县南腊河汇口流出国境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东南亚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后汇入南海。

地形地貌

西双版纳地貌多为中低山和丘陵区,海拔800~1300米的低山区,占西双版纳总面积的65.3%,构成西双版纳地貌格局的主体。次为海拔500~800米的低丘区域,占西双版纳的19.4%。 1300~2 500米的中山区占 10.6%。山间盆地与河谷区,只占西双版纳的4.7%。西双版纳1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有49个,以勐遮-勐混盆地最大,面积为229平方公里,其余皆在100平方公里以下,其中10~99平方公里的盆地共有19个,总面积684.2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05年西双版纳已查明有金属、非金属矿点131处。具有相当储量的矿种有铁、铜、铅、稀土、锡、钨、锰、硫铁矿、石盐、钾盐、煤、汞、银、砷、金、化工灰岩、绿柱石等19种。

铁矿储量1.18亿吨,分布在景洪市疆峰、惠民、大勐龙、曼养、勐腊县新山、勐海县西定、曼来、吉良等地。盐矿储量250亿吨,含盐层面积约54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勐腊县东部勐伴、尚勇、磨歇等地。

煤矿储量1450万吨,主要分布在勐海县大河沟、曼养、勐岗、勐往,景洪市勐养、普文、景讷和勐腊县勐远、尚勇等地。

铜矿储量10530吨,主要分部在景洪市三达山、大勐龙,勐腊县瑶区、易武、象明等地。

铅锌矿主要分布在勐海县三棵桩、勐板、旧豪,景洪市勐岭山,勐腊县的铸锅河、易田、曼康等地。

地热资源

西双版纳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占云南省第二位,仅次于腾冲,共有热泉、矿泉149处。热水泉多出露于澜沧——勐遮——勐海主干断裂带及景洪坝子。分布在景洪市的嘎洒有16处、小街至大勐龙5处;勐海县的勐阿8处、勐往至蚌岗11处、勐满5处;勐腊县的勐捧、关累等地。水温最低25度,最高达103度,流量0.1——3.9公升/每秒。盐卤泉多分布在勐腊县东部,密集于勐伴、尚勇、大荒坝、曼隆等地。含有丰富的钾盐与盐,故称“盐泉”。

林业资源

1997年,西双版纳森林覆盖面为59.26%,有森林面积1753.5万亩,林产品十分丰富。建成了大龙山、勐养、普文、勐仑轻木林场。营造思茅松幼林1万亩、轻木1万亩、铁刀木炭薪林20万亩、依兰香1万余亩、油茶1万余亩。

水力资源

西双版纳地表水资源量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澜沧江干流过境水量,径流总量555.2亿立方米;二是发源于境外的河流汇入本州境内,总量为23.6亿立方米;三是州内降雨产生的地表水,总量为119.2亿立方米。从西双版纳流出国境的总水量达69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达22.52亿立方米。西双版纳水能理论蕴藏量529.2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463亿度。

截至2005年西双版纳人均占水量为全国人均占水量的7.7倍。有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147座。库容总量达2.3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0.03千公顷。有中小型电站80余座,发电量达28814万度。

生物资源

西双版纳境内共有植物二万多种,其中属热带植物5000多种,有食用植物一万多种,野生水果50多种,速生珍贵用材树40多种。有多种植物是珍贵药材或具有特殊用途,如抗癌药物美登木、嘉兰;治高血压的罗芙木;健胃驱虫的槟榔;风吹楠的种子油是高寒地区坦克、汽车 发动机和石油钻探增粘降凝双效添加剂的特需润滑油料;桐子油可替代柴油;被誉为“花中之王”依兰香可制成高级香料;有1700多年前的古茶树;有天然的“水壶”、“雨伞“;会闻乐起舞的跳舞草、果实吃后会改变味蕾味觉的神秘果、见血封喉的箭毒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西双版纳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基因宝库。

已知有鸟类429种,占全国鸟类总数2/3,兽类67种,占全国兽类总数的16%, 西双版纳鸟兽种类之多,是国内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其中被列为世界性保护动物的有亚洲象、兀鹫、印支虎、金钱豹等;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牛、羚羊、 懒猴等13种,还有许多二、三类保护动物。

交通

水路

澜沧江—湄公河航道发源于青海的扎曲,其在中国境内的水域称为澜沧江,出境后被称作湄公河(Mekong River),为东南亚第一长河,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一江连六国(中、缅、老、泰、柬、越)的澜沧江-湄公河,上湄公河航道是国家5级航道,中、缅、老、泰四国可常年通航250吨的客货轮。

西双版纳景洪港是中国国家一类口岸,与老缅泰三国商船通航,开辟了多条国际水运航道[3]

航空

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系国家一类口岸,西南“文明机场”,云南省第二个国际机场,云南省重要的干线机场、中型枢纽机场,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西南约4公里的嘎洒镇。1990年通航至今,经三次扩建,现飞行区等级为4D,可供波音767、空客330及以下机型起降。

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现有3.3万平方米国内航站楼、11万平方米停机坪。跑道长2400米,宽45米,PCN值58/F/B/W/T;有18个停机位供飞机停场使用,有登机桥位10条;安检通道10条,值机柜台25个。

截至2014有通航城市有:通航城市有:北京、上海、香港、广州、西安、长沙、南京、杭州、成都、重庆、郑州、武汉、天津、昆明、丽江、香格里拉、大理、腾冲、琅勃拉邦等。国内航线18条,国际/地区航线2条[4]

铁路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2020年前,建设由昆明起始途径西双版纳景洪市至磨憨口岸出国门的泛亚铁路中线——“中老铁路”。

按照整体规划,中通路项目为昆明-磨憨-万象-曼谷-吉隆坡-新加坡,全长3894公里,是中国西南、西北等地区通往东南亚核心地区最顺直的通路。修成后将结束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的景洪市不通铁路的历史。

语言文字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西双版纳傣文为傣泐文(西双版纳傣文),以印度梵文为基础。

20世纪50年代,对西双版纳傣文在原有文字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改进后的傣文称为新傣文,原有的文字称为老傣文。改进后的西双版纳傣文,在保留原来字母形式和表音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语音增删了若干字母,改变了声调符号,并对字母读音、附加符号的使用和书写规则作了规范。

文学特征

傣族的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傣历、傣文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早在 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贝叶、绵纸上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小说、诗歌等,仅用傣文写的长诗就有550余部。《召树屯与楠木诺娜》、 《葫芦信》等是其代表作,被改编成电影、戏剧等,深受群众的喜爱。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动作为多类比和美化动物的举止,如流行广泛 的“孔雀舞”、“象脚鼓舞”等。[7]

傣族民间流传的故事多为口头流传,少数的手抄本。故事的种类有神州、历史传说、风流传说、生活故事、人物故事、动植物故事、童话寓言等等。

壁画艺术

傣族创造了民族特色鲜明的绘画艺术。其绘画主要有壁画、长诗文本插图,版漏金水装饰图案等。壁画主要绘制在佛寺的墙壁上,多是佛经故事和佛本生故事,有“三魔女斗法”、“萨陲太子出游”、“鹿本生经”、“舍身喂虎”、“六象朝拜”、“菩提树下诞生”、“涅般”等。此外有少量以叙事长诗为题材的壁画和反映傣族生活、劳动、狩猎、沐浴、出征活动的画面。

歌舞

傣族称歌曲为“甘哈”。傣族传统的歌曲有歌乐、歌舞乐、赞哈乐三大类。民歌乐包括傣语称为“甘哈也尚”的劳动歌,称为“浪笙”的欢喜欢调以及山歌,用胡琴伴奏的歌曲、诉苦歌等。

傣族的传统舞蹈,主要有孔雀舞蹈,主要有孔雀舞、金鹿舞、白象舞、歌舞、象脚鼓舞、武术舞等。表演孔雀舞、金鹿舞和白象舞,分别以孔雀、马鹿、白象的模具为道具,由表演者披戴模型,模拟孔雀、金鹿、大象的各种动作。

歌舞,常见有《依腊灰》、《花环舞》、《软苏舞》、《荷花舞》、《腊条舞》、《帽子舞》、《扇子舞》等。

象脚鼓舞,是以象脚鼓为道具,挎鼓边走边舞的男性舞蹈。舞者自作伴奏,配以蹲、踢、蹬、扫等腿部动作。节奏铿锵明快,动作刚柔兼容。

武术舞,是舞蹈与武术兼容的舞种,包括拳术舞、精术舞、刀术舞。舞者为男性,或赤手空拳、或手持刀、棒、双人对舞,作击、刺、劈、砍、配以腿部的跃、蹲、蹬、扫动作,以锣鼓作伴奏而舞。

贝叶经与傣族文学

傣文贝叶文献包括两个大类:佛教经典、傣文文献。傣族的贝叶文学大体上可分为三大部分:记录、整理和改变傣族民间古老的口承文学作品;引入信奉南传佛教的诸民族国家的文学作品;由佛寺培养的傣族知识分子创作的作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8年5月,有11个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二三批国家级保护名录,17个项目被列为省级保护名录,州级保护名录62人。

国家级保护名录:傣族泼水节、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傣族章哈、基诺族大鼓舞、傣族象脚鼓舞、布朗族弹唱、傣族织锦技艺、贝叶经制作技艺、召树屯与南木诺娜、普洱茶(大益)制作技艺、傣族医药

省级名录:傣族壁画、傣族高升制作技艺、傣族关门节.开门节、普洱茶(七子饼)传统制作技艺、哈尼族服饰制作技艺、基诺族特懋克节、傣族传统武术、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傣族大鼓制作技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普洱茶老字号(车顺号)传统制作技艺等[5]

民间工艺

通巴、即挎包。傣族通巴,以各色毛线、棉线为原料织制。包长30余厘米,宽20余厘米。包正面、侧面、后面。或织花卉鸟兽、或织几何图形,包底部缀有彩穗。

民族服装:美观、素雅简洁的傣族女装;绣有各色图案、镶有银饰品的哈尼族、基诺族男装;古朴的拉祜族、布朗族女装。州民族工艺品厂,根据游客的需求,开发了夫族、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和基诺族服装生产,以传统布料与现代布料相结合;传统款式、色泽、饰品和现代款式、饰品相结合,设计缝制出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服装进入市场。 木板画:以木质细腻、色泽鲜明的木材和优质的层板为原料,采用绘样、锯裁、拼帖等方法,将反映西双版纳少数民族衣着服饰、生活习俗、民居建筑、自然风光的雕刻艺术品,拼帖在成板框内,精心打磨、修饰而成。

传统木雕:多为木刻佛像、神牛、金象,主要用于拜佛。进入80年代以后,木雕随之出现。主要木雕产品,是木象、木狮、木牛、木马、人像、变形人、木手镯、木项圈等。

黑陶:1991年5月,勐海县乡镇企业局为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在景真八角亭所在地兴建工艺美陶厂生产黑陶。1992年开始出坛、罐、壶、瓶、烟具、茶具、陶马、陶牛等63个系列产品。

传统银饰品:主要有钗、耳环、项圈、手镯、臂环、胸饰、脚镯、戒指、腰带等。

佛教建筑:小乘佛教传入云南省西双版纳,成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佛寺建筑随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还建有佛塔。佛寺、佛塔成了傣族群众生活的中心场地,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圣殿,佛教建筑艺术也成了傣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以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佛寺大多成方形,坐西朝东,屋顶坡面由三层相叠而成,中堂较高,南北两侧递减,交错起落。屋顶使用长方形片瓦,瓦尾钩在平形的竹制横椽之上。屋顶正脊及檐面之间的戗脊,用石灰抹平,上面排列各种瓦饰。

傣族:“桑勘比迈”节:即泼水节,公历4月13日至15日。举办盛大佛事活动,此外还有丢包、划龙舟、放高升、堆沙、斗鸡等活动。节日高潮是泼水,所谓“湿透全身,幸福终 生”。

哈尼族:“嘎汤帕”节:(思念祖先、弃旧迎新的意思),公历1月2日至4日。人们舂糍粑,祭家神、办酒席。男女青年邀约上山采野花、摘野果。男人无论老少都打陀螺。

拉祜族:“拉祜族”节:时间与汉族春节相同。主要食品是舂糯米粑粑。初一早晨去山泉抢新水。初一至初三称为女人年,由男人招待客人,操持家务,初十四至十六为男人年,男人可以上山打猎,纵酒欢歌,节日主要活动是跳芦笙舞。

布朗族:“豪瓦萨”节:即关门节,公历7月中旬。家族成员向家族长举行“松玛”(忏悔)仪式,祈求来年平安无事,消灾免难。

基诺族:“物懋克”节(过年):公历2月6日至8日,敲响大鼓,举行剽牛、备耕、打铁、铁匠收徙传艺等仪式。

瑶族:盘王节:也称“跳盘王”或“还盘王愿”,“盘王”即“盘瓠”,它是瑶族的祖先和图腾的象征。

友好城市

奥斯汀市 琅勃拉邦省 清莱府 上海浦东新区

城市荣誉

中国避寒旅游城市         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 植物王国 动物王国 绿色王国 南药王国 中国最美十大森林之一

中国美丽山水城市          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