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移除 4,884 位元組, 4 年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术舞,是舞蹈与武术兼容的舞种,包括拳术舞、精术舞、刀术舞。舞者为男性,或赤手空拳、或手持刀、棒、双人对舞,作击、刺、劈、砍、配以腿部的跃、蹲、蹬、扫动作,以锣鼓作伴奏而舞。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8年5月,有11个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二三批国家级保护名录,17个项目被列为省级保护名录,州级保护名录62人。
 
国家级保护名录:[[傣族泼水节]]、[[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傣族章哈]]、[[基诺族大鼓舞]]、[[傣族象脚鼓舞]]、[[布朗族弹唱]]、[[傣族织锦技艺]]、[[贝叶经制作技艺]]、[[召树屯与南木诺娜]]、[[普洱茶]](大益)制作技艺、[[傣族医药]]。
 
省级名录:[[傣族壁画]]、[[傣族高升制作技艺]]、傣族关门节.开门节、普洱茶(七子饼)传统制作技艺、[[哈尼族服饰制作技艺]]、[[基诺族特懋克节]]、[[傣族传统武术]]、[[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傣族大鼓制作技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普洱茶老字号]](车顺号)传统制作技艺等<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77785632&ver=2068&signature=FfJaSeGjbIJsYP6--15bfaAKBLUWS9yJE9TDkwDOEN1uyBKbm38c91X49AFbM*hEI9XJA1*L3wthewvkQ*EyJLY8PSrheCWjYqEJo-LzvbVQ5NZW-NgRwoev8KolPNMd&new=1 国际性荣耀!西双版纳这几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进行展演!],触摸版纳,2019-10-30</ref>
 
===民间工艺===
 
[[通巴]]、即挎包。傣族通巴,以各色毛线、棉线为原料织制。包长30余厘米,宽20余厘米。包正面、侧面、后面。或织花卉鸟兽、或织几何图形,包底部缀有彩穗。
 
民族服装:美观、素雅简洁的傣族女装;绣有各色图案、镶有银饰品的[[哈尼族]]、基诺族男装;古朴的[[拉祜族]]、[[布朗族]]女装。州民族工艺品厂,根据游客的需求,开发了夫族、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和[[基诺族]]服装生产,以传统布料与现代布料相结合;传统款式、色泽、饰品和现代款式、饰品相结合,设计缝制出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服装进入市场。
 
[[木板画]]:以木质细腻、色泽鲜明的木材和优质的层板为原料,采用绘样、锯裁、拼帖等方法,将反映西双版纳少数民族衣着服饰、生活习俗、民居建筑、自然风光的[[雕刻艺术品]],拼帖在成板框内,精心打磨、修饰而成。
 
传统木雕:多为木刻[[佛像]]、[[神牛]]、[[金象]],主要用于[[拜佛]]。进入80年代以后,木雕随之出现。主要木雕产品,是木象、木狮、木牛、木马、人像、变形人、木手镯、木项圈等。
 
[[黑陶]]:1991年5月,勐海县乡镇企业局为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在景真八角亭所在地兴建工艺美陶厂生产黑陶。1992年开始出坛、罐、壶、瓶、烟具、茶具、[[陶马]]、[[陶牛]]等63个系列产品。
 
传统银饰品:主要有钗、耳环、项圈、手镯、臂环、胸饰、脚镯、戒指、腰带等。
 
佛教建筑:小乘佛教传入云南省西双版纳,成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佛寺]]建筑随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还建有[[佛塔]]。佛寺、佛塔成了傣族群众生活的中心场地,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圣殿,[[佛教建筑艺术]]也成了傣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以[[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佛寺大多成方形,坐西朝东,屋顶坡面由三层相叠而成,中堂较高,南北两侧递减,交错起落。屋顶使用长方形片瓦,瓦尾钩在平形的竹制横椽之上。屋顶正脊及檐面之间的戗脊,用石灰抹平,上面排列各种瓦饰。
 
傣族:“[[桑勘比迈]]”节:即泼水节,公历4月13日至15日。举办盛大佛事活动,此外还有丢包、划龙舟、放高升、堆沙、斗鸡等活动。节日高潮是泼水,所谓“湿透全身,幸福终 生”。
 
哈尼族:“[[嘎汤帕]]”节:(思念祖先、弃旧迎新的意思),公历1月2日至4日。人们舂糍粑,祭家神、办酒席。男女青年邀约上山采野花、摘野果。男人无论老少都打陀螺。
 
拉祜族:“[[拉祜族]]”节:时间与汉族春节相同。主要食品是[[舂糯米粑粑]]。初一早晨去山泉抢新水。初一至初三称为女人年,由男人招待客人,操持家务,初十四至十六为男人年,男人可以上山打猎,纵酒欢歌,节日主要活动是跳[[芦笙舞]]。
 
布朗族:“[[豪瓦萨]]”节:即关门节,公历7月中旬。家族成员向家族长举行“松玛”(忏悔)仪式,祈求来年平安无事,消灾免难。
 
基诺族:“[[物懋克]]”节(过年):公历2月6日至8日,敲响大鼓,举行剽牛、备耕、打铁、铁匠收徙传艺等仪式。
 
瑶族:盘王节:也称“[[跳盘王]]”或“还盘王愿”,“盘王”即“盘瓠”,它是[[瑶族]]的祖先和[[图腾]]的象征。
==友好城市==
714,0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