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栒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西南栒子 |
西南栒子 西南栒子(学名:Cotoneaster franchetiiBois),又名佛氏栒子(经济植物手册),是蔷薇科栒子属植物。半常绿灌木,高1-3米;枝开张,呈弓形弯曲,暗灰褐色或灰黑色,嫩枝密被糙伏毛,老时逐渐脱落。分布于泰国北部、缅甸北部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西南栒子
别称:佛氏栒子(经济植物手册)
门:被子植物门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亚目:蔷薇亚目
亚科:苹果亚科
拉丁学名:Cotoneaster franchetii Bois
界:植物界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栒子属
形态特征 半常绿灌木,高1-3米;枝开张,呈弓形弯曲,暗灰褐色或灰黑色,嫩枝密被糙伏毛,老时逐渐脱落。
叶片厚,椭圆形至卵形,长2-3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幼时具伏生柔毛,老时脱落,下面密被带黄色或白色绒毛;叶柄长2-3毫米,具绒毛;托叶线状披针形,有毛,成长时脱落。
花5-11朵,成聚伞花序,生于短侧枝顶端,总花梗和花梗密被短柔毛;苞片线形,具柔毛;花梗长2-4毫米;花直径6-7毫米;萼筒钟状,外面密被柔毛,内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外面密生柔毛,内面先端微具柔毛;花瓣直立,宽倒卵形或椭圆形,长4毫米,宽3毫米,先端圆钝,粉红色;雄蕊20,比花瓣短;花柱2-3,离生,短于雄蕊;子房先端有柔毛。
果实卵球形,直径6-7毫米,桔红色,初时微具柔毛,最后无毛,常具3小核,有时多至5核。
花期6-7月,果期9-10月。[1]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000-2900米的多石向阳山地灌木丛中。[1]
主要价值 根(马蝗果):苦、涩,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痄腮,瘰疬,瘾疹。
参考文献
- ↑ 栒子盆景的鉴赏与下山桩的养护”,知乎, 201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