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襄阳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襄阳简称“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1]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北邻河南省南阳市,南与荆门市相邻。东经110° 45′—113° 06′、北纬 31° 13′—32° 37′。市境东西长157~228公里,南北宽109.5~122.8公里。连界线全长1332.8千米。

襄阳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襄阳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全市辖3个区、3个县级市、3个县,2017年全市总人口605万人。2018年,襄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9.8亿元,比上年增长7.8%。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6月,襄阳市下辖襄城、樊城、襄州3个区,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级市,南漳、保康、谷城3个县。设有国家级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津新区 ) 和省级鱼梁洲经济开发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 地跨东经110° 45′—113° 06′、北纬 31° 13′—32° 37′,北邻河南省南阳市,南与荆门市相邻,东接随州市,西连十堰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呈不规则的平行四边形,边界线全长1332.8千米。

地形地貌

襄阳市地形为东低西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丘陵、岗地、山地,约占襄阳总面积分别为20%、40%、40%。东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90~25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枣阳东部的新市镇、鹿头镇、刘升镇、吴店镇、平林镇、王城镇等,最高点是与河南省交界处的玉皇顶,海拔778.5米。中部为岗地丘陵,兼有平原,主要分布在枣阳西部各乡镇和襄阳、宜城、老河口全部以及南漳东部乡镇,宜城孔湾镇八角庙村,海拔44米,是全市最低点。西部为山区,包括保康全部、谷城大部和南漳中西部,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保康官山海拔2000米,是全市最高点。

地质

襄阳市横跨扬子准地台与秦岭地槽两个性质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以房县~襄阳~广济深断裂为界,断裂以南的保康、南漳、宜城三县全境和谷城、襄州、枣阳等县(市)的南部边缘位于扬于准地台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2%;断裂以北的老河口市和谷城、襄州、枣阳等县(市)的大部分地区位于秦岭地槽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8%。

气候

襄阳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既有滔滔汉水流经,又有干冷、暖湿空气交绥,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加之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对气候要素产生明显的再分配作用,使得市内气候形成了各种类型。境内繁多的植物、动物种类,即受惠于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全市年平均气温除高山以外,一般均在15~16℃之间,1月2~3℃,2月15~16℃,7月27~28℃,10月16~17℃。无霜期在228~249天之间。全市热量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可以说兼备了南北气候特点。全市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其中夏季占400~450毫米。全年降水量为107~135天。太阳辐射较为丰富,年平均总日照时效为1800~2100小时。又由于境内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度最高、降水最集中、光照最强的季节,正是主要农作物的旺盛生长季节,故全市气候资源上的优势,极有利于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襄阳市平均降水量835.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64.66亿立方米,同比增加6.2%,较常年偏少7.7%,为偏枯年。全年全市水资源总量54.6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9.8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0.6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4.76亿立方米。全年总入境水量174.29亿立方米,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及丹江口水库的调度调蓄下,汉江干流入境148.5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33亿立方米;南河、北河入境13.67亿立方米,唐白河入境11.3亿立方米,小清河入境0.82亿立方米。全市总出境水量221.84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襄阳市有维管束植物189科828属1698种;其中蕨类植物93种,隶属27科50属;种子植物1605种,隶属162科778属。境内有国家级珍贵树种6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种。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68种,其中鸟类151种,兽类60种,爬行类34种,两栖类23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1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0种,国家“三有”保护和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8种;非脊椎类陆生野生动物3万余种。

矿产资源

襄阳市发现各类矿产57种,矿产地520余处,其中24种探明储量,探明各类矿产保有资源储量19.64亿余吨。在探明的矿产储量中,金红石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铝土矿、软质耐火粘土探明储量居全省第一位;硬质耐火粘土和磷矿、石灰石探明储量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五位。优势矿产主要有钛矿(金红石)、磷矿、硅石矿等。

人口

截至2017年底,襄阳市常住人口565.4万人(指常住该市半年以上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7%。人口出生率为11.91‰;死亡率为4.4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4‰。

襄阳市属散居少数民族地区,有40个少数民族成分,分别是回族、满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壮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羌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仡佬族、锡伯族、拉祜族、景颇族、克尔克孜族、达翰尔族、仫佬族、撒拉族、塔吉克族、怒族、俄罗斯族、京族、独龙族、门巴族。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