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褐色丛树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褐色丛树莺
图片来自scope 的摄影日志

褐色丛树莺 基本资料

英文名: Taiwan Bush-warbler

别名: 台湾短翅莺、电报鸟

目名: 燕雀目(Passeriformes)

科名: 莺科(Sylviidae)

特有性: 特有种

保育等级: 非保育类

活动模式: 单独或成对

出现海拔: 低-中-高海拔

栖地: 植被浓密的森林底层、林带边缘、草生地、灌丛和箭竹丛

食性: 昆虫、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居留状况: 普遍留鸟

玉山园区: 区内繁殖季普遍分布于中至高海拔山区,可达海拔3000公尺,非繁殖季会降迁至低海拔。[1]


褐色丛树莺介绍

褐色丛树莺
图片来自台湾鸟类网路图鉴

“褐色丛树莺”,因为全身大致是单调的褐色,大多躲在灌木丛中,所以称为“褐色丛树莺”。褐色丛树莺的鸣声像机械式的不断重复“滴、答答滴...”,类似电报声,所以又有个绰号叫“电报鸟”。记得以前当兵的时候挂的是通信兵科,有一段时间对“滴、答答滴”的摩尔斯电报声再熟悉不过了,初拍鸟时听到台湾丛树莺鸣声有一分亲切感,是一听便知道的鸟种。

中国大陆称台湾丛树莺为“高山短翅莺”,有关高山短翅莺“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是这样描述:‘中等体型(13.5厘米)的深褐色莺。具略长且宽的凸形尾。上体橄榄褐而略沾棕色;尾橄榄色较重;颏及喉白而具黑色纵纹;下体馀部白色,颈侧沾灰,胸侧及腹部沾橄榄褐。尾下覆羽羽端近白而成鳞状斑纹。虹膜-褐色;嘴-上嘴黑色,下嘴粉色;脚-粉色。叫声:鸣声为机械性不断重复的摩擦音zee-ut, zee-ut。叫声为兴奋的嚓嚓声及爆破音rink-tink-tink。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印度东北部、中国南部及台湾、东南亚、菲律宾、爪哇、帝汶。分布状况:亚种melanorhynchus为留鸟,见于中国东南部及台湾山区;在四川南部及云南东北部也有分布。于适宜的生态环境下并非罕见,但常被忽视。最近在不丹有此种灌丛莺的记录,这说明本种可能也见于西藏东南部。[2]


形态特征

雌雄鸟同型。体背锈褐色而带有橄榄绿色,双翼和尾羽暗褐色,各羽外缘锈褐色,眉斑淡黄色,腮、喉和腹部中央污白色,喉和上胸分布黑色小点,两胁与尾下覆羽与背同色。雏鸟体色淡灰。喙黑色,上喙边缘和下喙基部淡褐色。跗跖及趾淡褐色。

形态特征全长13~14公分,嘴细,略向下弯,翼短, 体型娇小,尾羽很长,脚纤细。


生态习性

栖息于中、高海拔的林缘或开阔地区的浓密草丛中,为底栖性鸟类。性甚隐密不易见,多单独活动于箭竹和灌木丛中。冬季会降迁至较低海拔的山区活动。

性情害羞、隐密,活动于浓密的灌木丛里,相当接近地面。常可听到其鸣叫声,但不易观察到。响亮的叫声"滴、答答滴"也为其赢得电报鸟的外号。2000年也因其特别的叫声,被国外学者发表为台湾特有种,故又名台湾丛树莺。

出现于中低海拔500~3000公尺山区林缘或开阔地的浓密草丛 中,性很隐密不易发现,多单独活动于灌木丛中,冬季会下降到较 低海拔的山区活动,以昆虫为食。春夏繁殖季常会发出类似打电报 的“滴…答答、滴…答答”或“几毕、几毕”的嘹亮声音,所以也 有人昵称它们为电报鸟。[3]


迁留型态

褐色丛树莺在台湾为普遍的留鸟,冬季会向低海拔地区降迁。[4]


褐色丛树莺
图片来自行政院农业委员会
褐色丛树莺
图片来自杉林溪自然生态教育中心


辨识

朴素的褐色加上善于躲避,这种中等大小的莺很难找到,但找到时很好辨识。大致没有花纹,但部分个体可能喉部有条纹。小莺和深山莺都比较小、更暖调的褐色,且有更对比鲜明的眉斑。在中高海拔森林和林缘繁殖,冬季降迁至较低海拔;在茂密灌丛的底层活动。发出由忧郁口哨声间隔著咔哒声所组成,极近似电报的鸣唱声。鸣叫声是粗糙刺耳似昆虫的声音。


视频

台湾丛树莺-2021新编台湾野鸟集锦:台湾特有30种野鸟-(22)

台湾丛树莺(电报鸟)

台湾丛树莺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褐色丛树莺,玉山国家公园
  2. 褐色丛树莺,随意窝
  3. 褐色丛树莺,杉林溪自然教育中心
  4. 褐色丛树莺 ,农业知识入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