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喉沙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褐喉沙燕 |
中文学名: 褐喉沙燕 |
褐喉沙燕[1](学名:Riparia paludicola):也叫棕沙燕,为燕科燕属的鸟类,体长约12厘米。喙短而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尾略分叉,与岩燕的区别在尾端无白色斑点,与崖沙燕的区别在喉及胸浅灰褐色,无深色胸带。分布于非洲、南亚、东南亚、菲律宾、中国西南及台湾。群栖性,生活于沼泽尤其是有沙滩的河流。营巢于河岸洞穴。
外形特征
褐喉沙燕为常见燕科鸟类中个体最小的燕子之一,体长约10-12厘米,是体和头颈两侧灰褐色具光泽。头顶较暗呈暗褐色。腰和尾上覆羽较浅淡,呈浅灰褐色。翅暗灰褐色,尾黑褐色,上身背面灰褐色,下身胸、颈乳白色,尾部鱼尾状,略分叉,分叉不深。与岩燕的区别在尾端无白色斑点,与崖沙燕的区别在喉及胸浅灰褐色,无深色胸带。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2]。
生活习性
迁徙:褐喉沙燕基本上属留鸟,但有时也随食物等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作局部迁徙。
习性:群栖性,中华亚种(学名:Riparia paludicola chinensis)于云南南部及台湾的热带地区。常成群出现在河床和池塘上空,在台湾的四草、七股的渔塭可固定看到它们的踪迹,渔塭边的土堤正是褐喉沙燕筑巢的地方,叫声为细弱的喘息声tschree。
食性:褐喉沙燕主要在空中捕食,利用它宽阔的嘴边飞翔边捕食各种昆虫,特别是各种蜂、蚁、白蚁、甲虫等膜翅目等翅目、鞘翅目和直翅目昆虫较常见。
栖身环境
生活于沼泽尤其是有沙滩的河流。营巢于河岸洞穴。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原水域岸边,也有报告分布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它特别喜欢留居在大的河流与湖泊岸边的沙质悬崖峭壁或海滨悬崖上。常成群在水面或沼泽地上空飞翔,边飞边叫,有时亦飞翔在草地上空。
生长繁殖
褐喉沙燕繁殖期4-6月,常集群在一起营巢繁殖,集群多在20-3只,有时多达100只以上。营巢于河岸沙崖上,也在湖岸和水塘边沙崖上,甚至在离水域较远的沙崖上掘洞营巢。巢洞多在砂岸壁上呈水平方向挖掘,洞深60-20厘米,末端扩大,巢即筑于此扩大的巢室内,直径约8厘米。巢室内垫有枯草、兽毛和羽毛。每窝产卵2-4枚,也有报告在1个窝中发现7枚和8枚卵而被怀疑是两个雌鸟在同一巢中产卵。卵纯白色,大小为14.5-18.3毫米或11.2-12.7毫米。通常卵产齐后才孵卵,孵化期约17天,在巢期26-28天。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非洲、南亚、东南亚、菲律宾、中国西南及台湾。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于高至海拔1000米。亚种chinensis于云南南部及台湾的热带地区[3]。
亚种分化
序号 | 中文名称 | 学 名 |
1 | 褐喉沙燕中华亚种 | Riparia paludicola chinensis |
2 | 褐喉沙燕马达加斯加亚种 | Riparia paludicola cowani |
3 | 褐喉沙燕非洲亚种 | Riparia paludicola ducis |
4 | 褐喉沙燕摩洛哥亚种 | Riparia paludicola mauritanica |
5 | 褐喉沙燕苏丹亚种 | Riparia paludicola minor |
6 | 褐喉沙燕尼日利亚亚种 | Riparia paludicola newtoni |
7 | 褐喉沙燕南非亚种 | Riparia paludicola paludicola |
8 | 褐喉沙燕埃塞俄比亚亚种 | Riparia paludicola schoensis |
9 | 褐喉沙燕菲律宾 | Riparia paludicola tantilla |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