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袁志芳 她

重定向页面

重定向至: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她》中国当代作家袁志芳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我走出小区门,又看到了她,在一排垃圾桶边。她正将身体靠在垃圾桶沿上 ,双手在垃圾桶里一刻也没停歇。

每次从小区前经过,都能在垃圾桶边看见她的身影。有时扔垃圾,顺便把要扔的纸盒递到她手中,省去她再去翻捡的辛苦。尽管递到她手中的纸盒,是送给小区门卫大爷后剩下的,我认为当废品也意义不大的。但她却如获至宝,枯瘦的脸上现出一丝笑容,还会充满感激地说声“谢谢了”。垃圾桶散发的难闻异味让我扔完垃圾就匆匆离开,从没认真打量过她,也没刻意关注过她。她引起我的注意缘于有一天女儿对我说,我们小区门口捡垃圾那个老年人好可怜哦。她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听说她的儿女都在上海,不回来。我觉得她好可怜,就跟她说话,还把我们家的纸箱找出来给了她。路过的人还以为是我的婆婆呢。

女儿的话让我有点惭愧。我经常见到她,却没有留意过她,很少出门扔垃圾的女儿很快就注意到她,并对她产生怜悯之心。我疑惑,是不是人在天与地之间混得久了,自认为天上的知晓一半,地上的全知晓,就会离人之初越来越远,感觉就会变得迟钝,甚至退化。

又看到她时,我想起了女儿的话,特意放慢了脚步。她旁边的地上放着三个大的黑色垃圾袋,每个袋子只装了半袋,松松垮垮地卧在地上。袋口遮盖严实,看不出里面有些什么。不远处的树荫下,放着一个手工编织的粗糙又破旧的背篓,里面有塑料瓶和纸壳。她正低着头,青筋突起的双手正在擦一个外卖盒,盒子里沾满了红油。老人右手拿着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可能是从垃圾桶里找的,不能卖的东西,专注地擦着外卖盒,过往行人于她像空气一样,不会让她分神。仿佛那不是沾满油污的塑料盒子,而是一个无比珍贵的传世宝贝。每次我扔外卖盒时,都得小心翼翼,生怕盒子里的红油溅在身上或滴在地上,不好收拾。为此,我常埋怨女儿经常叫外卖,让我扔盒子很费事。没有想到,在另外的地方,一个老人会把它当宝贝,不但不嫌弃,还用枯瘦的双手为它洁身。

我停下脚步,盯着老人正在劳动的双手问,你每天捡废品卖得到十元钱不?我知道,老人每天顶着烈日捡废品的艰辛和十元钱是极不对等的,但我还是这么问了。我从她捡的废品也能判断出卖不了多少钱。她听见有人跟她说话,抬起头看了我一眼,拉长了声调说,哎——哟——,卖不到哦,今年的废品比昨年价钱还低。我从拉长的“哎哟”中感觉到了,我说的十元钱,这个数字对她来说太大了,她不敢想;目标也太高了,也许她一次也没达到过。草帽遮挡下的黑黄黑黄的瘦脸上,失落、无奈取代了得到一个纸盒时的惊喜。额头堆叠的皱纹自发为她写着传记。她几十载经历的风霜雨雪,她一生的命运走势都可以从堆砌的皱纹中读到。我不由自主又问她,除了捡废品卖的钱,还有没有其他收入。她说每个月可以领到社保,她家在小区里也有房子。我心里轻松下来,至少老人的吃和住都是有保障的。她每天还冒着烈日捡废品,也许还有别的原因吧,不然,谁不愿意在古稀之年颐养天年呢?

昨夜狂风裹挟着暴雨肆虐了一晚,今天下午,雨还是不肯退场,即使不再如昨夜般张狂,也要用嘀嘀嗒嗒来宣示对天空,对大地的主权。我看见小区里行走的人都撑着伞。我想今天下雨,她不会来捡废品了吧。我走向卧室的窗边,垃圾桶边戴草帽的身影又映入我眼帘。我这才知道,她为了捡废品,不仅要忍受烈日的炙烤,也要忍受雨水的侵扰。如果是冬天,还要经受寒风的煎熬。

我突然有些后悔以前将家里能卖的纸盒、塑料瓶,都送给了小区门卫上那位大爷,怎么就不送给她呢?大爷当门卫,至少一个月可以挣一千多,并且是固定收入。况且大爷不用晒太阳,不用淋雨,门卫室还有空调,境况比她好多了。这样想着,我决定以后把能卖的废品都送给她。如果有外卖盒,洗得干干净净再送她。 [1]

作者简介

袁志芳,七十年代出生于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