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袁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袁凯
袁凯
原文名 Kai Yuan
出生 不详
江南华亭
逝世 不详
国籍 中国
职业 诗人
知名作品 《白燕》
《海叟集》
《淮西夜坐》
《京师得家书》

袁凯,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

个人经历

大明洪武三年(1370),袁凯被荐授为御史,成为皇帝的近臣。《明史·文苑》里有袁凯的传略,在短短二百馀字中,除了交代他生平行状外,记述了他一生中的两件大事。第一件属政绩,他看到朱元璋轻易杀戮功臣,便委婉上言:“诸将习兵事,未悉君臣礼,请于都督府延(请)通经阅古之士,令诸武臣赴都堂听讲,庶得保族全身之道。”朱元璋采纳了他用心良苦的建言。

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

文学成就

袁凯的诗作,言及现实其少,只于个别篇内有隐晦、曲折的表露。其成功之作多为抒发个人情怀,描述旅人思乡之篇。“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燕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客中夜坐》),远离故土的幽情思绪尽出,情真意切。此类佳品尚有《京师得家书》、《淮西夜坐》等。《客中除夕》中“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则以飘泊异乡的旅人身份来写战乱之苦。

袁凯诗古体学魏晋,近体师杜甫,但并不囿于古人,有自己意境。

古风《从军行》、《杨白花》等古朴激越,余韵悠然。

律诗《采石春望》、《京师归至丹阳逢侯生大醉》及七绝《淮东逢张十二信》等,都有杜诗浑厚深沉、真挚含蓄之风“流出肺腑,卓尔自立”。何景明等推袁凯为明初诗人之冠。

“疯鱼”漏网记

朱元璋喜怒无常,大臣一般都朝不保夕,在空印案、郭桓案[1] 、胡惟庸案之后尤甚。

许多官员每天早朝之前都要与家人做个诀别,安排好后事,因为这一去能不能回得来还是个未知数,倘若回来了,就全家庆祝,居然又活了一天。即使有人不想做官,也照样违背朱的旨意,说他不愿为朝廷出力,最终躲不过一死。

在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情况下,一些人为了保全身家性命另辟蹊径,从而成为朱元璋“以猛治国”之下的漏网之鱼。

袁凯,博学多才。洪武四年(1371年)被人举荐当了御史,颇受皇上信任。

一次朱元璋又要杀很多人,命袁凯把案卷拿给太子复查。太子一向主张宽和、仁政,这一次对老爷子要杀那么多人依然表示反对。

袁凯将太子的意见回奏给朱元璋,没想到朱元璋却给他出了一个要命的难题:“我与太子谁对谁错?”袁凯胆子再大也不敢说谁是谁非呀,不得已只好作答:“陛下执法那是正义的需要,而太子主张不杀也是宽政。”听了这个回答,朱元璋遂以“老猾持两端”恶之。

袁凯害怕遭到诛杀,佯装疯傻。朱元璋就命人用锥子扎他,他咬牙忍着疼。回到家里后,他又把自己的脖子用铁链拴住,整天疯话连篇。

朱元璋仍不相信,命人暗中监视。探子见他在墙边吃狗屎,回报,朱元璋才相信他的确是疯了。

其实,袁凯吃的并不是狗屎,他知道朱元璋要派人来监视他,所以事前准备了一些点心,捏成狗粪状的段段撒在墙边。

袁凯因“疯”辞官,离开了提着脑袋过日子的是非之地,落了个善终。

诗作品

【京师得家书】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客中除夕】 

今夕是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年岁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客中夜坐】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扬州逢李十二衍】

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

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淮西独坐】

萧萧风雨满关河,酒尽西楼听雁过。

【淮西独坐】

萧萧风雨满关河,酒尽西楼听雁过。

莫怪行人头尽白,异乡秋色不胜多。

【题李苏泣别图】

上林木落雁南飞,万里萧条使节归。

犹有交情两行泪,西风吹上汉臣衣。

【江上早秋】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更参差。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鸥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犹多宋玉悲。

【白燕】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应见稀。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

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

参考文献

  1. 郭桓案 趣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