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虎皮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
俗名:田雞、虎紋蛙、 Chinese bullfrog
科名:叉舌蛙科
界名:動物界
門名:脊索動物門
綱名:兩生綱/保育等級
目名:無尾目
目录
型態特徵
成蛙
體型屬大型蛙,特徵為背部具有排列整齊的長棒狀膚褶,吻端尖,鼓膜大而明顯。
成體特徵
體型:大型粗壯,♂6-8cm,♀6-12cm,最大可達15cm。
頭部:頭長略大於頭寬,吻端尖圓而長。鼓膜大型明顯, 顳褶不顯著。
背部:黃綠色、灰褐色、暗褐色或灰黑色,有一些深色斑點。
體側:腹側白色有深色不規則的斑紋。
皮膚:極粗糙,背部有許多長短不一、排列整齊的長棒狀 膚褶,腹側、背後方及腿部有許多淺色的小疣粒。
腹部:光滑白色,雜有一些黑色斑紋。
前肢:粗短,有橫紋。 指短而尖圓,關節下瘤大而明顯,無掌突。
後肢:粗壯,有橫紋。趾間全蹼,內蹠突窄而長,無外蹠突。
第二性徵
雄蛙略小於雌蛙,有一對咽下側外鳴囊,前肢較粗壯,第一指上的婚墊發達。
蝌蚪
蝌蚪特徵大型綠褐色,帶有小黑點,眼睛下方與口側有金黃色斑點,上尾鰭有細斑紋。 蝌蚪時期為底棲型,喜愛棲息於靜水域。蝌蚪成長為大型時全身長可達5cm,尾長為體長兩倍。背部呈現綠褐色有些小黑點,眼下和口側皆會有金黃色斑點,上尾鰭有細斑紋。
卵
卵徑約1.8mm, 單枚浮於水面。
行為
喜歡躲在池邊草叢或水草中鳴叫,叫聲是悠長的「剛-、剛-、剛-」,有點像敲打金屬所發出來的聲音。非常機警怕人,一靠近馬上跳開。很貪吃,能吃下澤蛙、金線蛙等中大型蛙類。目前有人工繁殖及飼養的族群。
生態習性
棲息於低海拔水田、草澤、旱田、水池與甘蔗田等環境。以靜水池表面為產卵場,卵單顆浮水面。蝌蚪主食為藻類、落葉;成蛙主食為小型無脊椎動物。過去廣泛分布在低海拔地區,現以東部與中南部較常見。
分布
原來廣泛分布於平地農田及草澤環境,目前由於農藥及棲息地破壞,數量減少中。
地理分佈
虎皮蛙分佈於台灣、中國南部、泰國等地,婆羅州的族群是在1960年代從台灣引進,所以又稱為台灣蛙。
繁殖期
春天及夏天。
聲音特徵
1.鳴叫時間間隔 0.856±0.174(秒) 2.鳴叫長度 1.056±0.255(秒) 3.主要頻率 598±23.34(Hz)
學名歷史
虎皮蛙是德國學者A. F. A. Wiegmann(1802-1841)於1834年根據採集自香港的標本命名,學名拉丁文rugu的是皮膚有皺褶之意,因此虎皮蛙的學名是根據外型命名。虎皮蛙的學名也有學者用Hoplobatrachus tigerina rugulosa,也就是Hoplobatrachus tigerina之亞種,但是Hoplobatrachus tigerina 產於印度不產於中國,中國的種類為Hoplobatrachus rugulosa,因此就地緣關係判斷,台灣的族群應為Hoplobatrachus rugulosa。
相近種類比較
虎皮蛙外型和古氏赤蛙、澤蛙類似,背部都有許多突起。但古氏赤蛙的鼓膜隱於皮下,澤蛙的膚褶比較短而且排列不整齊。
參考文獻
楊懿如,2002。賞蛙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