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藏族锅庄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藏族锅庄舞

 

 

 

藏族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2006年5月20日,锅庄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简介

锅庄,又称“果卓”、“歌庄”等,藏语意为圆圈跳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因目的不同,可分为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28岁的领舞者洛桑泽仁是巴拉格宗景区的导游,他告诉记者,锅庄是香格里拉一带非常流行的歌舞形式,“大概是7、8岁开始,我就开始接触锅庄,在我们藏族的一些传统节庆,如赛马节、雪顿节、迎佛节上,我们都会跳锅庄,”洛桑泽仁补充道,“像藏族婚礼上,锅庄也是重头戏。”

在洛桑泽仁看来,因为锅庄是传统藏族文化的一部分,不少年轻人反而觉得这种形式不流行,所以对其少有接触,其实锅庄寄托了藏族人对自然的赞美、感恩和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及向往。

同一时间,迪庆德钦的藏族群众在广场上跳起了弦子,弦子是流行于德钦一带的藏族民间自娱性的舞蹈形式,由男舞者便领舞并以弦乐二胡或牛腿琴伴奏,同样寄托了藏族同胞对自然万物和神灵的敬畏及崇拜。

巴拉格宗广场中央的篝火燃烧着,人们围着篝火用欢快的舞步转圈起跳,夜虽微凉,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却也蔓延开来…[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