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田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茅莓 | |
---|---|
圖片來源 | http://www.qnong.com.cn/jiankang/yaoshan/12738.html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薅田藨 漢語拼音:Hāo Tián Pāo |
薅田藨,中藥名。為薔策科植物茅莓的地上部分。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血,殺蟲療瘡的功效。主感冒發熱,咳嗽痰血,痢疾,跌打損傷,產後腹痛,疥瘡,癤腫,外傷出血。[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薅田藨
拼音名:Hāo Tián Pāo
英文名:Japanese Raspberry
別名:藨、蛇泡竻、黑龍骨、三月泡、紅梅消、紅瑣梅、過江龍、倒築傘、薅秧泡、牙鷹竻、倒生根、毛葉仙橋、虎波草、布田菠草、播田花、乳癰泡、鷹爪竻、種田蒲、天青地白草、細蛇(乙水)、小還魂、五月藨刺、龍船藨、紅花脬竻、兩頭粘、五月紅、陳刺波、草楊梅、仙人搭橋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ubus parvifolius L.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策科植物茅莓的地上部分。
採收和儲藏
7-8月採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曬乾。
原形態
茅莓 小灌木,高約1-2m。枝有短柔毛及倒生皮刺。奇數羽狀複葉;小葉3,有時5,先端小葉菱狀圓形到寬倒卵形,側生小葉較小,寬倒卵形至楔狀圓形,長2-5cm,寬1.5-5cm,先端圓鈍,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齒,上面疏生柔毛,下面密生白色絨毛;葉柄長5-12cm,頂生小葉柄長1-2cm,與葉軸均被柔毛和稀疏小皮刺;托葉條形。傘房花序有花3-10朵;總花梗和花梗密生絨毛;花萼外面密被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針刺,在花果時均直立開展;花粉紅色或紫紅色,直徑6-9mm;雄蕊花絲白色,稍短於花瓣;子房具柔毛。聚合果球形,直徑1.5-2cm,紅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00-2600m的山坡雜木林下、向陽山谷、路旁或荒野。
資源分布: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氣候,耐熱,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
用分株繁殖法。於冬季落葉後或早春萌芽前,在老樹的株叢旁邊挖取帶有側根的枝條,分成單株,剪去頂端部分枝條,用黃泥漿水漿根,按行株距40cm×30cm開穴定植,每穴栽1-2株,栽後覆土及壓實,淋透水。
田間管理
栽後1-2年,每年中耕除草2-3次,追施人畜糞水1次。
性狀
本品長短不一,枝和葉柄具小鈎刺,枝表面紅棕色或枯黃色;質堅,斷面黃白色,中央有白色髓。葉多皺縮破碎,上面黃綠色,下面灰白色,被柔毛。枝上部往往附枯萎的花序,花瓣多已掉落,萼片黃綠色,外卷,兩面被長柔毛。氣微弱,味微苦澀。
化學成分
果實含赤黴素A32(gibberellin A32)及其他赤黴素。此外,該植物還含有:果糖(fructose),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維生素(vitamin)C,L-去氫抗壞血酸(L-dehydroascorbic acid)鞣質(tannin),β-胡蘿蔔素(β-carotene),和a-生育酚(a-tocopherol)。
藥理作用
- 1.止血作用: 茅莓水提醇沉法所得提取物(以下簡稱水提取物)10g/kg,20g/kg,40g/kg分別給小鼠灌胃,連續3d,可使出血時間縮短25%-37%,凝血時間也明顯縮短,有加速止血的作用。
- 2.抗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試驗表明,水提取物2g/kg灌胃,連續3d,可使其血栓形成明顯抑制,並明顯縮短其優球蛋白溶解時間,提示茅莓能提高體內纖維蛋白溶解酶的活性。
- 3.抗心肌缺血: 茅莓水提物6g(生藥)/kg給大鼠灌胃,連續3d,最後1次給藥後1h處死動物,摘取心臟,作Langendorff離體心臟灌流,結果表明茅莓能明顯增加冠脈流量。按上法給藥也可明顯對抗由垂體後葉素誘發的大鼠缺血性心電圖改變。此外,小鼠常壓和低壓缺氧耐力試驗表明,茅莓水提物灌胃可使動物耐缺氧能力明顯增強。
- 4.毒性: 以茅莓水提取物給小鼠灌胃,劑量達80g/kg,除稍有厭食,偶見稀便外,無其他明顯中毒症狀。故其最大耐受量(小鼠口服)大於80g/kg,該劑量已相當於人用量133倍。
性味
苦、澀;涼;無毒
歸經
肝;肺;腎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止血,殺蟲療瘡。主感冒發熱,咳嗽痰血,痢疾,跌打損傷,產後腹痛,疥瘡,癤腫,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或研未撒。
各家論述
- 1.《生草藥性備要》除疥,殺蟲,出汗斑,洗疳痔:浸酒治瘰癘;十蒸九曬治吐血,止牙痛。
- 2.《本草求原》:止刀傷血。
- 3.《南寧市藥物志》:散瘀,止痛,化痰。治跌打,咳嗽,產後瘀痛,赤痢,熱眼。[2]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