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萧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萧飒(1953年3月4日-),原名萧庆馀台湾知名小说家。她早期的许多作品都被拍成电影,如《我儿汉生》(1979年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二奖)、《霞飞之家》(1980年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电影《我这样过了一生》的原著)、《小镇医生的爱情》、《唯良的爱》(改编为电影《我的爱》)。一般来说,她的作品被归于台湾女性文学。

萧飒,毕于台北女师专。十六岁开始小说创作,十七岁即结集短篇小说选“长堤”,曾获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推荐奖及中兴文艺奖。民国六十五年后再度拾笔写作,作品多发表于各大报副刊及文学杂志。《我儿汉生》、《我这样过了一生》、《唯良的爱》等小说多部被改编拍成电影,并曾获金马奖改编剧本奖。作品层面甚广,发掘人性、描绘人生,深获各界肯定,被誉为文坛才女[1]

暌违20年,女作家萧飒再推长篇小说《逆光的台北》,从一位20年执著寻找初恋男友的女主角写起,借由她追爱的脚步,看20年台北城的转变。

对于前夫张毅杨惠姗当年的外遇和婚变,萧飒侃侃而谈,“我和前夫多年前已化解恩怨,并非外界认为水火不容,这也是岁月辗转,不再执著的结果。”

萧飒,作品多部改编为电影,著有《死了一个国中女生之后》、《少年阿辛》、《小镇医生的爱情》等小说。其中《我儿汉生》冷静犀利,备受赞誉。她写女性婚姻与外遇的《走过从前》、《单身薏惠》叫好又叫座,建构极具个人特色的写实风格。

30多年前,张毅、萧飒与杨惠姗的三角恋轰动一时,当年萧飒编剧,张毅导戏,杨惠姗是担任女主角,杨惠姗后来爱上张毅,1986年,萧飒在报纸发表〈给前夫的一封信〉揭露杨惠姗介入她与张毅婚姻,震惊影坛与文坛。此后,张毅与杨惠姗退出影坛,投入琉璃创作并成立琉璃工房,萧飒则投入教职与写作[2]

视频

《我这样过了一生》Kuei-Mei, a Woman |全新数位修复预告 Trailer|中影,中影数位电影频道,经典影片,数位修复


《我的爱》This Love of Mine |全新数位修复预告 Trailer|中影,中影数位电影频道,经典影片,数位修复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