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在线查询的图片

基本信息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繁体字:蔽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造字法:形声

简体部首:艹 部首笔画:3 总笔画:14

笔顺:横、竖、竖、点、撇、竖、横折钩、竖、撇、点、撇、横、撇、捺

五笔86:AUMT

五行:木

UniCode:U+853D

四角号码:44248

仓颉:TFBK

GBK编码:B1CE

规范汉字编号:3073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蔽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注音; ㄅㄧˋ

五笔98; AITU

基本解释

● 蔽

bì ㄅㄧˋ

◎ 遮,挡:蔽野。遮蔽。掩蔽。

◎ 隐藏:蔽匿。隐蔽。

◎ 欺骗,隐瞒:蒙蔽。蔽美扬恶。

◎ 概括:一言以蔽之。

英文翻译

◎ 蔽

my ragged shabby

遮蔽 to obstruct

隐蔽 to conceal

屏蔽 to reject ; to throw away

蒙蔽 to deceive

蔽塞 block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蔽 bì

〈动〉

(1) 形声。从艸,敝声。本义:小草。

(2) 遮住,遮掩 [cover;shelter]

蔽,蔽蔽小草也。--《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盖覆也。"

蔽,障也,隐也。--《广雅》

蒲蔽。--《周礼·巾车》。注:"车旁御风尘者。"

乘马其蔽五。--《管子》。注:"所以捍车马。"

景以蔽日。--《淮南子·修务》

故能蔽不新成。--《老子》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 屈原《九歌·国殇》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史记》

阴翳蔽日。--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屏蔽;蔽天(遮蔽天空,布满了整个天空)

(3) 隐藏 [hide]蔽林间窥之。-- 唐· 柳宗元《三戒》

先生…引蔽驴后。--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4) 又如:蔽贤(隐蔽贤者,不使上知);蔽形(遮掩身体)

(5) 庇护 [shelter;shield]

盖借塞墙为蔽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蔽护(掩护;庇护);蔽橹(古代防御用的大盾);蔽辜(抵罪)

(6) 掩饰 [cover up; conceal]

廉不蔽恶,耻不从枉。--《管子·牧民》

又如:蔽美(掩盖他人的美德、长处);蔽恶(掩饰过错和坏行为)

(7) 蒙蔽 [deceive]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齐策》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蔽蒙(蒙蔽;隐瞒);蔽晦(蒙蔽。受遮蔽因而不明)

(8) 堵塞 [stop up]。如:蔽塞(堵塞,或耳目思想被蒙蔽)

(9) 审断,判决 [judge]。如:蔽罪(定罪);蔽狱(冤狱)

(10) 概括 [summarize]

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

(11) 隐居 [recluse]

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宋·苏轼《超然台记》

汉语字典

[①] 蔽[bì]

[《广韵》必袂切,去祭,帮。]

(1)见"蔽芾"。

(2)覆盖;遮挡。

(3)庇护。

(4)掩饰。

(5)隐覆;埋没。

(6)蒙蔽;壅蔽。

(7)昏聩,不明是非。

(8)弊端,病患。

(9)隐蔽,躲藏。

(10)涵盖;概括。

(11)屏障;障碍。

(12)指防护人马等的器物。

(13)古时车舆前后或左右遮档风尘的帘子。

(14)审断,判决。

(15)耳门。

(16)古博具名。

(17)通"敝"。破旧;敝陋。

(18)春秋郑邑名。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东。见《国语·郑语》。

[②] 蔽[piē]

[《集韵》匹蔑切,入屑,滂。]

通"撆1"。通"撇1"。

拂拭。

音韵参考

[广 韵]:必袂切,去13祭,bì,蟹开三去祭A帮

[平水韵]:去声八霁

[粤 语]:bai3

[闽南语]:pe3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字形对比[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