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蒋场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蒋场镇是隶属湖北省天门市,地处天门市西南部,东与汪场镇接壤,南濒汉水与潜江市竹根滩镇、仙桃市郑场镇隔江相望,西与张港镇为邻,北与渔薪镇毗连,全镇行政区域面积79.78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蒋场镇总人口约4.9万人。

1951年6月,为天门县第八区蒋家场区。1975年6月,设立蒋场公社。1984年3月,改为蒋场区。1987年11月,撤区建镇。截至2021年10月,蒋场镇辖1个社区、1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将军大道1号。

截至2019年末,蒋场镇有63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超市或综合商店79个。 2020年,蒋场镇固定资产投资额2.79亿元,新增5000万以上项目2个,其中亿元项目1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7亿元,同比增长19.7%;新增限上贸易企业2家;完成技改扩规1.1亿元,超额完成技改扩规任务;新增小微企业4家;社会销售品零售额3113万元,农产品加工值1.65亿元;新发展市场主体42家,完成企业专利授权和申报14件。[1]

简介

蒋场镇位于天门市西南28公里处,东邻汪场,西接张港,北抵渔薪,南靠汉江。全镇国土面积81平方公里,辖一个社区,22个行政村,总人口5.1万,耕地面积4.9万亩,是香干名镇,是著名的地瓜之乡,也是享誉天门的林业大镇和药材重镇。

蒋场镇历史悠久,相传清顺治元年(1644年),由陈永镇牵头集资兴建一座石桥,名为永镇桥。康熙元年(1662年),有蒋姓老妇在桥东搭棚卖茶,人称蒋家店。后逐渐形成街道,易名蒋家场,简称蒋场。蒋场镇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将军故里的美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时期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建立输送了不少优秀儿女,诞生了黄忠学、吴子杰、李国良等三位共和国将军。

蒋场镇委、镇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招商安商服务,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并取得重大突破。今年新引进的永强泵业共计投资5500万;远东门业新投资1050万进行扩产;首个万头养猪场--玉丰畜牧养殖公司落户蒋场,我镇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高,效益不断提升。

蒋场镇还注重特色产业的扶持和开发,传统产品蒋场香干,已被列入天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蒋场香干和沙湖地瓜同时被省烹饪协会授予"湖北地方特色美食"的称号;沙湖地瓜以其"汁水多、味道甜、口感好"为特色,现已被中绿集团初步认定为合作研发伙伴。

蒋场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风景怡人,交通便捷,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是江汉平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是投资者发展兴业的理想场所。

基本概况

蒋场镇(JiangchangZhen)天门市辖镇。是市境棉花集散地。1956年为天门县第八区,1958年改称公社,1984年设蒋场区,1987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汉江北岸,距市区26公里。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5.1万。辖蒋场、柳口、官河、沙湖、彭刘、孙岭、官祭口、贺家湾、西燕、张庙、西湖、黑流、戴巷、孙潭、山阳寺、饶场、中和、齐桥、李场、蔡潭、堤湾、江堤22个村委会和永镇桥居委会。农业以棉为主,兼种油菜。乡镇企业有棉织、化工、建筑等行业。

蒋场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招商服务,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金熊泵业、胜军服装、富迪超市等先后落户蒋场并得到迅速发展。蒋场镇主要特产为蒋场香干,蒋场香干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它采用江汉平原优质大豆,应用独特的地方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具有韧性好、耐咀嚼、揉搓不烂等特点,是一种色香俱全,营养丰富、鲜美可口、老少皆宜的绿色食品。蒋场镇交通便捷,民风淳朴,风景秀丽,治安环境良好,是广大投资者投资兴业的理想场所。

蒋场镇组织专家完成了对沙湖等8个村村域建设规划的修编工作,对这8个村未来10年的村庄、道路、沟渠、电网、绿化等进行了科学规划。该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推进农村"一建三改"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 以建沼气池为重点,推动农户改厕改水改灶,计划在全镇新建沼气池300口,配套改厕改水改灶300处;加强村庄环境治理,深入开展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等整治活动,切实解决农村垃圾乱扔、污水横流、房屋杂乱等问题;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积极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以渠路绿化、四旁植树、庭院美化、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加快湾子林改造和农田林网建设,力争全镇村庄绿化美化率达85%以上,使全镇农村的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

经济教育

蒋场镇为湖北省荆州地区辖市,中国棉花高产县市之一。位于省境中部,汉江北岸。面积2622平方公里;人口153.34万。原为天门县,1987年改为县级市。市境属江汉平原,北部为平原,是稻、麦产区;中部为天门河洼地带,为稻田、水产养殖和桑蚕集中地带;南部为汉江河漫滩平原,海拔一般20~25米左右,多为沙质壤土,为主要产棉地带。全市有耕地12万公顷,旱地占70%以上。工业有纺织、农机、化肥、农药、农产品加工等部门,集中于市区与岳口、皂市2镇。市境有大型岩盐矿群。天门是湖北省华侨集中地区,为荆州花鼓戏发源地之一,是茶圣陆羽的故乡,皂市镇附近有明"竟陵学派"主将钟惺墓。

蒋场镇蒋场初级中学学校以"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力争使学校办学条件优良,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管理手段优化,教育质量优异。努力把学校建成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在国内有一定影响、能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交流的省级示范性中学。

自然环境

蒋场镇位于鄂中,地处江汉平原北部,汉江下游北岸。最高处为佛子山,海拔191.5米;最低处为多祥镇陈家洲,海拔23.2米。东邻汉川市,西与沙洋县,南与潜江、仙桃市隔汉江相望;北连京山县,西北同钟祥市毗邻,东北与应城市接壤。东西横距85公里,南北纵距最宽处58公里,最窄处14公里。全市版图面积为2622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4%。蒋场镇境北缘与大洪山余脉的低丘相连,西、南面有汉水环绕,依山带水,呈龙拱虎卫之状。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低丘、岗状平原和河湖平原三种地貌,各占总面积的1.3%、22.5%、76.2%。低丘海拔最高191.5米(佛子山),是本市主要林区;岗状平原海拔35-60米,是水稻集中产区;河湖平原海拔28-34米,主产棉花、油料、麦类。天门是中国重点粮棉和牲猪、淡水养殖基地之一。

蒋场镇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的影响特别显著。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由于境内年降水变率大,天气变化剧烈,水、旱灾害时有发生,特别是洪涝灾害多,危害重,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蒋场镇光能资源较丰富,年日照时数4426.8小时,实际年平均日照时数1966.2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45%,基本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蒋场镇年平均气温16.2℃。春秋季节气温变化剧烈。一般1月最冷。以竟陵为例,极端最低气温-17.2℃(1955.1.26)。7月为最热月,极端最高气温38.7℃(1971.7.26)。无霜期256天。年平均降水量1101.4毫米,夏季最多,平均为474毫米;冬季最少,平均为98.4毫米。年降水量的水平分布,东南略多于西北。暴雨多集中在5-8月,最多的为7月,占全年暴雨日数的29%,此间雨量最多,强度大,常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城镇建设及居住用地25260.30公顷;交通设施及道路建设用地6445.18公顷;其它占地1582.42公顷,尚未利用地6780.93公顷。

矿产资源

蒋场镇已查明的矿产有:原盐、无水芒硝、石油、石灰石、石膏、硫磺等,其中原盐储量大、品位高,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天门市自1988年7月开始盐矿的勘探。1990年10月湖北省储委通过的地质报告认可天门市小板盐矿区的储量为:表内盐储量C+D级10528万吨,表外盐储量C+D级23866万吨。无水芒硝主要分布在小板镇境内,开采条件好,硫酸钠含量高,表内体共生硫酸钠储量C+D级668万吨,表外伴生硫酸钠储量C+D级4142万吨。盐和芒硝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中区北部一级小板凹陷中。石油已经开采,现彭市、张港油区年开采量约为20万吨。

水利资源

蒋场镇地域属古云梦泽水域,历史上河、湖多为吞吐调纳汉江的开敞湖与岔流。随着汉江干堤的形成,市境湖、河成为内湖、内河。境内有大、小河流29条,河道总长600余公里,河网密度为231米/平方公里。其中汉江源出陕西宁强县,过钟祥市入本市,市境流长137.25公里;天门河源出京山县深赶冲,经京山县、钟祥市入本市,市境流长109公里;汉北河为人工河,1970年通水,市境流长35公里。有湖泊57个,正常水位时湖水面积35.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4%。蒋场镇平均年降水量28.6亿立方米,但由于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在时间上分布不均,故降水量的直接利用率不高,仅为年降水总量的18.5-23.8%,加上市内水库、湖泊和塘堰的调蓄能力,其利用率也只有22.8-27.2%。平均年径流量为8.55亿立方米,其中市北部低丘和岗状平原为2.52亿立方米,中南部河湖平原为6.03亿立方米。时间分配为7月最大,占21.7%,1月最小,占2.3%。地下水储量为384.58亿立方米,每年可采地下水16.98亿立方米。

主要物产

简述

天门物产资源丰富,除农作物和家畜家禽外,野生动植物约有1100余种,其中动物200余种,植物900余种。

农作物

棉花、稻谷、小麦、大豆、大麦、蚕豆、荞麦、粟、玉米、薯类、花生、芝麻、苎麻、黄红麻、甘蔗、烟叶等。

动物

兽类有黄鼬(黄鼠狼)、水獭、草兔、狗獾、狐、牙獐、貉、小麝鼠、豹猫、刺猬、家蝠、穿山甲、长吻松鼠计13种,其中,黄鼬、獭是著名的毛皮兽,豹猫、穿山甲可入药。鸟类43种。鱼类64种,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鳅科次之,有不少重要经济鱼类,如青、草、鲢、鲤、鲫、黄鳝、鳜、长江银鱼、红鱿、河豚等。软体动物15种,其中产于天门河的橄榄蛏蚌(俗名义河蚶)为名贵水产品,享誉全国;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分布在张家湖等湖泊,是培育珍珠的优良母体品种。两栖动物4种,其中蟾蜍可入药。爬行动物11种,其中龟、鳖为贵重滋补品。蠕动动物2种。节肢动物5种,其中虾、螃蟹、蜈蚣经济价值均较高。虫类14种,其中蜜蜂、蚕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它30余种,不少是害虫天敌。

植物

在900余种植物中,有药材9类152种,其中属国家收购的有20种,年收购量一般为31.8吨,其中野生半夏行销国内,有"荆半夏"之称,1976年采挖量达到155吨;枸杞远销江浙两广等地,1981年产量达到8吨;还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植物,如藕、荸荠、菱菜等。全市蔬菜有12类,70多个品种。果树30余种,其中无花果树、银杏(白果)树等为珍贵树种。花卉有7类,188个品种。主要土特产有黄花菜,1985年栽植14754亩,总产2511.7吨,1979年以来,每年外销的商品黄花菜约占全省的45%,还有蓖麻、药材、大豆和茶叶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