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董庭兰

增加 7,80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董庭兰| 外文名 = TingLan Dong| 图像 = [[File:T1pxdJBCYn1RCvBVdK.jpg|缩略图]|center|[http://page.renren.com/600018826/channel-albumshow-379888632?curpage=0&channelId=66361 原图链接] [http://image.chinaso.com/detail?q=%E8%91%A3%E5%BA%AD%E5%85%B0&idx=18&id=7932015245324121877 来自国搜图片]]]| 图像说明 = 董庭兰 |center| 出生日期 = 约695年 | 出生地点 = 陇西(今甘肃省)人| 逝世日期 = 约765年| 国籍 = 中国| 别名 = (外号)董大| 职业 = 著名琴师| 知名作品 = 《颐真》<br> }}  '''<big> 董庭兰 </big>''' <p style="text-indent:2em;"> (约695年—约765年),陇西(今甘肃省)人,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 外号董大,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就曾写过两首七绝《别董大》,诗里面所描写的董大就是董庭兰,两个人是很要好的朋友。 善吹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古乐器筚篥和弹奏七弦琴。 ==人物生平==<p style="text-indent:2em;"> 董庭兰青年时代师从凤州(今属陕西凤县) 琴师 参军 陈怀古,学 习乐器方面的知识,糅合了 当时 流行 最负盛名两种乐器技巧“祝家声”和“沈家声” 诸多流派 特点,使之更加完善 ,而青出于蓝, 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而 在当时享有 很高的声誉 <p style="text-indent:2em;">董庭兰从小就是个很贪玩的人,经常到处爬山涉水的去游玩,读书对他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一心只顾着玩,董庭兰没有任何收入维持自己的生活 到最后他只能去街边乞讨,才得以活下去,好友高适就曾写过诗描写过当时董庭兰的窘迫。 <p style="text-indent:2em;">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其五十岁的时候才有改变,董庭兰渐渐意识到自己不能在这样下去了, 七弦琴十分古老 是开始刻苦学习写诗 益于其 耻而后勇的精神 短短几年 西域音乐又盛极 间董庭兰在诗词界已经有了 定的名声。 <p style="text-indent:2em;">董庭兰的诗大多是写边关战争的情景,主要描写了军队生活的艰苦和和待夫归来的相思之情 欣赏七弦琴 但董庭兰在诗作上 远远不及其在乐器上的造诣。<p style="text-indent:2em;">在 少了。 早时候,董庭兰还做过当朝宰相房琯的食客,坊间传言 董庭兰 虽然 曾以此 怀“绝艺” 份搜集财富,房琯因此还被革职 ,但 这并没有什么根据可以表明是否真实。<p style="text-indent:2em;">董庭兰得以做房琯的食客正是房琯本人也很喜欢乐器方面的知识, 为和者寡少 而对董庭兰的音乐造诣十分佩服 两个 相交甚好,可比俞伯牙 它交流 钟子期的关系 他本 著名诗人崔珏就曾写诗描绘过两 又不善于开拓 的关系。<p style="text-indent:2em;">董庭兰其实在少年之时对乐器就已经很有心得了 来欣赏他 当时其最擅长 是七弦 ,但七弦琴太过传统,会 的人 很少 ,能作为知音的更是少 这个沉痛 随着西域乐器在唐朝 教训使他明白 流行,七弦琴几乎没有人再会弹 一个道理:艺术要与群众联系在一起 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 于是,董庭兰刻苦钻研筚篥的演奏艺术,筚篥是以软芦为簧、以竹为管的竖笛,由西域乐人传入中原后,即成为唐代宫廷中十部乐中的主要乐器。董庭兰走出琴室, 与西域乐师交流技艺 到处拜访名家学习筚篥,吸取他们的精华特点 ,到市井村邑为百姓演出,在民间汲取艺术营养,也到楼馆茶座为名流学士吹奏,故技艺提高很快 ,短短几年之后董庭兰在筚篥上面的造诣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名动一时 ,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筚篥演奏家。 <p style="text-indent:2em;">根据史记记载, 董庭兰为了吸众家之所长, " 周游四方,闻有解者,必往求之。 ”先后 "一生共 过杂 调三百 调300支 ,大弄 四十 约40支 ,其演奏曲目之广,为当时琴坛罕见 、首屈一指 。但 他认为“ 其秉承着技不在 则不精 而在 的原 不多” ,故只对其中 质量上乘 的优秀 谱进行研究, 精益求精 并不是每首都下同样的功夫。 <p style="text-indent:2em;">董庭兰对乐器的执着在当时是很出名的, 许多著名诗人都成了他的好友。 董庭兰在音乐演奏技巧上的造诣令人为之折服,所以当时很多诗人都写了诗来赞誉董庭兰高超的音乐技艺。<p style="text-indent:2em;">诗人 颀在 欣就曾为董庭兰写过一首 《听董大弹胡笳声》,称赞他的音乐是“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描绘了董庭兰的精湛技艺 :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复睛。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描写筚篥声悲咽凄凉,幽咽缠绵,仿佛使生灵都窒息了。董庭兰极负盛名,著名诗人高适还赠诗给他 :“ :"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 ,表达了诗人与这位音乐家的深挚情谊和对他高超技艺的赞美。而董庭兰能够被称为唐代的音乐圣手与他的努力和执着是分不开关系的。<ref>[https://mini.eastday.com/a/170622173113824.html  我侃历史:一代音乐圣手董庭兰,技艺之高为人所称赞 ]东方头条</ref>==艺术贡献==<p style="text-indent:2em;">董庭兰有着出神入化的演奏技艺,这在诗人李欣的《听董大弹胡笳声》一诗中,有着生动的叙述:"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描述他在迟速变化中得心应手,旋律住复中都富于表情。美妙的音乐把诗人引进了一个想象的境地:"幽阴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音乐的表现力是如此丰富、感人。如果没有董庭兰的出色演奏,李颀这首描写音乐的名诗,是不可能产生的。<p style="text-indent:2em;">董庭兰早年曾从凤州(今陕西凤县)参军陈怀古学得当时流行的“沈家声、祝家声”,并把其擅长的《胡笳》整理为琴谱,董庭兰后来的声望已超过了沈祝两家,百年后,元稹在诗中仍赞道:“哀笳慢指董家本,”今存的《大胡笳》、《小胡笳》两曲,相传就是他的作品,另有《神奇秘谱中》收有他作的《颐真》一曲,曲调明快流畅,素材精炼,结构完整,是很有特点的小调。据说此曲是他隐居山林,过着“寡欲养心,静息养真”的道家生活的反映。<p style="text-indent:2em;">董庭兰在其琴曲创作上,反对雷同,强调创新。认为每谱一曲,必须“费尽构思”,这样才能使作品的“音律句读,弗类他声”,如果一首乐曲没有作者自己的“发明”,那就没有资格作曲。董庭兰非常喜爱西湖的山水景色,经常到那里客居,“暇则屏居萧寺,卧起禅榻。弄弦作响,木叶纷坠,冷风西来,薄寒中衣,蝶庵俯而思,仰而啸”,进行琴曲创作的构思。 董庭兰认为《高山》、《流水》等曲,音出自然,妙自入神,如果配上歌词,则音滞带,会损害原曲,另外一些曲子,如《赤壁》、《滕王》,原是琴歌,创作时便是取文谐音,所以演奏曲调时又不能“舍文而就音”。他的这些看法比较通达,比较有利于表现乐曲的内容,也符合于琴曲创作的实际情况。<ref>[http://baike.chinaso.com/wiki/doc-view-326980.html  董庭兰 (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 ]国搜百科</ref>==人物评价==<p style="text-indent:2em;">董庭兰(约695-765):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陇西人。 是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音乐家。他少年时并不肯读书,到处游荡,甚至做了乞丐,向人讨饭。直到五十岁,方才归正,努力读书,学做诗人。几年之后就渐受人注意了。他多写边塞战场上的情形和景象。在战争的场面下,同时又顾到征夫的疾苦,少妇的情怀,故能于高壮的风格里,还能呈现哀怨之音,令人读了,觉得悠长有味。<p style="text-indent:2em;">董庭兰一生清贫,高适的诗中《别董大》描写董庭兰写道:“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以及,“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说他穷得连酒钱都付不出。薛易简也说:“庭兰不事王侯,散发林壑者六十载。”可见,他的生活颇为清苦。但是,由于他曾一度做过宰相房琯的门客,却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著名诗人杜甫说:“庭兰游琯门下有日,贫病之老,依倚为非。”《新唐书·房琯传》中甚至说董庭兰仗势“数招赂谢”,房琯为替他申辩,因而被“罢为太子少师”。这一说法很值得怀疑,有可能出自房琯政敌的恶意诽谤。他如果真的纳赂,是不会如此贫困的。房琯以宰相之尊,也不致为了一个门客而罢官。在崔珏的诗中,热情赞美了他和房琯的关系:“七条弦上五音寒,此乐求知自古难。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董庭兰的学生中,郑宥听觉敏锐,调弦“至切”,尤善沈声、祝 声。另一弟子杜山人也被戎昱称为“沈家祝家皆绝倒。<p style="text-indent:2em;">苏轼《破琴诗》云:<p style="text-indent:2em;">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p style="text-indent:2em;">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p style="text-indent:2em;">新琴空高张,弦声不附木。<p style="text-indent:2em;">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p style="text-indent:2em;">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p style="text-indent:2em;">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ref>[http://baike.chinaso.com/wiki/doc-view-326980.html  董庭兰 (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 ]国搜百科</ref> == 参考文献 ==
1,4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