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董仲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董仲舒画像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西汉思想家,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1]人。董仲舒是一个西汉儒学大师、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社会需要相结合,兼容并蓄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思想体系

董仲舒根据《公羊春秋》,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将周代以来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宗教天道观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进一步提出了思想统治的问题。他要求废除不合六艺和孔子之道的学说,以儒学作为经典,董仲舒的儒学和孔孟儒学至此有了本质上很大的区别,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将儒学立为治国之经典学说。而这一政策中规定,只允许那些通晓儒家学说的人做官,以此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配合这一政策,在太学设立五经博士,用儒家经典来教育贵族子弟,以儒学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从此,儒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孔、孟的儒学,治国主张礼、仁,反对苛政。董仲舒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加强并神化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建立全新的人伦秩序,提出了“三纲五常”等道德标准。董仲舒的主张,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对于当时的国内外局势十分有利。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一个严格清晰的标准,也成为了整个宗法制国家的基础。但由此而来的文化专制,压抑了学术的自由发展,使得后来人们的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从而导致国家的封闭落后。[2]

参考书籍

参考来源

  1. 董子故里今何在?名人之争显百态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5-09-24.
  2.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董仲舒. 每日头条. 2018-10-12 [2019-01-3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