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萤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萤蔺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

中文学名:萤蔺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亚 科:藨草亚科

族:藨草族

属:藨草属

亚 属:稈状苞藨草亚属

分布区域:全国各地

组:蓆草组

萤蔺(yíng lìn),学名 Schoenoplectus juncoides (Roxburgh) Palla,异名:Scirpus juncoides Scirpus ohwianus Scirpus juncoides var. ohwianus Schoenoplectiella juncoides ,是一种属于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藨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杂草。它丛生,根状茎短,具许多须根。秆稍坚挺,圆柱状,少数近于有稜角,平滑,基部具2-3个鞘。生长在路旁、荒地潮湿处,或水田边、池塘边、溪旁、沼泽中。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也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于水稻田、池边或浅水边。 [1]

萤蔺形态特征

丛生,根状茎短,具许多须根。秆稍坚挺,圆柱状,少数近于有稜角,平滑,基部具2-3个鞘;鞘的开口处为斜截形,顶端急尖或圆形,边缘为干膜质,无叶片。

苞片1枚,为秆的延长,直立,长3-15厘米;小穗(2-)3-5(-7)个聚成头状,假侧生,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8-17毫米,宽3.5-4毫米,棕色或淡棕色,具多数花;鳞片宽卵形或卵形,顶端骤缩成短尖,近于纸质,长3.5-4毫米,背面绿色,具1条中肋,两侧棕色或具深棕色条纹;下位刚毛5-6条,长等于或短于小坚果,有倒刺;雄蕊3,花药长圆形,药隔突出;花柱中等长,柱头2,极少3个 。

小坚果宽倒卵形,或倒卵形,平凸状,长约2毫米或更长些,稍皱缩,但无明显的横皱纹,成熟时黑褐色,具光泽。花果期8-11月。

幼苗:初生叶肥厚,线状锥形,绿色,叶背稍隆起,腹面稍凹,向基部变宽为鞘状。

成株:秆丛生,高20~30厘米,圆柱形。秆基部有2~3个叶鞘,开口处为斜截形;无叶片。苞片1枚,为秆的延长,直立,长5~15厘米。

花和子实:小穗2~7个聚成头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棕色或淡棕色,多花;鳞片宽卵形或卵形,顶端具短尖,背面中央绿色,两侧浅棕色或有深棕色条纹。小坚果宽倒卵形或倒卵形,平凸状,黑色或黑褐色,有光泽。种子成熟后,随刚毛飘浮水面,借水流传播,深层种子能保持几年不丧失发芽力。 萤蔺(5张)

萤蔺生长环境

生长在路旁、荒地潮湿处,或水田边、池塘边、溪旁、沼泽中,海拔为300-2000米,常和谷精草属Eriocaulon 的植物或稻田藨草Scirpus supinus Linn. var. lateriflorus(Gmel.)T. Koyama 等长在一起。

萤蔺分布范围

除内蒙古、甘肃、西藏尚未见到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此外,也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印度、缅甸、中印半岛、马来亚以及澳洲、北美洲。 萤蔺

萤蔺种类鉴别

通过观察广东海南、湖北和其它地区的许多标本,发现同一号甚至同一小穗上的小坚果(湖南:关克俭、杨保民,143)的形状,圆倒卵形和倒三角状倒卵形兼有,此外,经T. Koyama 所指出的其它性状也不能够区别种和它的变种 var. ohwianus (T. Koyama)T. Koyama,因此,把所有中国大陆上的和海南岛上的标本统视为本种的种型。 关于台湾产的这一类型植物,因为没有看到标本,暂时存疑。

萤蔺栽培技术

一年生草本。生育期5-11月份,花期7-11月份。种子繁殖。适生于池边、溪边、沼泽及荒地潮湿处。危害水稻,亦生长于水田边及排、灌渠两侧,尤在耕作粗放、排水不良的老稻田中,常组成大片优势的群丛,发生量较大,危害较重,是水田常见杂草。

萤蔺生于水稻田、池边或浅水边。在有些水稻田中发生量较大,水稻受害较重。对萤蔺敏感的除草剂,主要有农得时、草克星、新得力、苯达松等。

土壤处理 10%农得时可湿性粉剂在抛栽秧苗后5-7天或插植秧苗后3~5天,用药肥法或药土法施药。施药时田里必须有3~4厘米深的水层,施药后保持水层5-7天。此后按常规管理。10%草克星可湿性粉剂10~15克/亩,抛秧田在抛栽秧苗后7-10天,插植田在插秧后5-7天施药。10%新得力可湿性粉剂6~10克/亩,在抛栽秧苗后7-10天或插植秧苗后5-7天施药。

茎叶处理 在抛栽或插植秧苗后15-20天,当田里长有大量的萤蔺和其它莎草科杂草以及阔叶杂草的草苗时,可采取茎叶处理。适用的除草剂及其每亩用药量为:25%苯达松水剂250-300毫升;48%苯达松水剂100-150毫升;10%农得时可湿性粉剂20克,兑水30公斤。用喷施法施药,施药前1-2天排掉田水,施药后1-2天复水4~5厘米深并保持水层5~7天,此后按常规管理。

综合治理策略 防除应采取农艺措施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1)农艺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沟畅、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产环境;二是结合种子处理清除杂草的种子,并结合耕翻、整地,消灭土表的杂草种子;三是实行定期的水旱轮作,减少杂草的发生;四是提高播种的质量,一播全苗,以苗压草。

(2)化学除草,多数地方采用一次性封杀,就是在播种(催芽)后1-3天内,亩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板保持湿润。3天后恢复正常灌水和田间管理。通过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杂草,可采取针对法进行补除。

如以稗草、千金子为主的田块,在杂草3-5叶期,可用10%千金乳剂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针对法进行茎叶喷雾。用药前一天田间必须放干水,药后2天再恢复正常管理。 如以莎草、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在播后30天左右,亩用10%水星可湿性粉剂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兑水30公斤针对法喷雾。水浆管理同上。 如田间各种杂草共生,可用48%苯达松水剂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采用针对法喷雾。

萤蔺引种名录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 门拉丁名:Angiosperms。 纲中文名:单子叶植物。 纲拉丁名:Cyperaceae。 科号:23。 种拉丁名:Scirpus juncoides Roxb。 种中文名:萤蔺 。 引种地点:湖南宜章。 引种时间:20030918。 引种号:34557。 引种材料:苗。 鉴定人:赵家荣。 Id:3228。 栽培地点:水生植物有苗圃。 引种数量:50株苗。 栽培方式:缸栽。 生长性状:草本。

参考来源

  1. 萤蔺,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