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萝芙木 - 夹竹桃科萝芙木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萝芙木 - 夹竹桃科萝芙木属植物

萝芙木(拉丁学名:Rauvolfia verticillata)直立常绿灌木,高可达3m,具乳汁,茎下部枝条有圆形淡黄色皮孔,上部枝条有棱。单叶对生或3~4叶轮生,长椭圆状披针形,全缘或微波状,长4~16cm,宽1~3cm。聚伞花序顶生,花萼5深裂,花冠高脚碟形,白色,花冠筒内有许多柔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

功能主治镇静,降压,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用于高血压病,头痛,眩晕,失眠,高热不退;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萝芙木

学名; Rauvolfia verticillata (Lour.) Baill.

别称; 鱼胆木、山马蹄、刀伤药

二名法; Rauvolfia verticillat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菊亚纲

目; 龙胆目

科; 夹竹桃科

属; 萝芙木属

种; 萝芙木

分布区域; 台湾岛、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南、华南等地

形态特征

灌木, 高达3米;多枝,树皮灰白色;幼枝绿色,被稀疏的皮孔,直径约5毫米;节间长1-5厘米。叶膜质,干时淡绿色,3-4叶轮生,稀为对生,椭圆形,长圆形或稀披针形,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渐尖,长2.6-16厘米,宽0.3-3厘米;叶面中脉扁平或微凹,叶背则凸起,侧脉弧曲上升,无皱纹;叶柄长0.5-1厘米。

伞形式聚伞花序,生于上部的小枝的腋间;总花梗长2-6厘米;花小,白色;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圆筒状,中部膨大,长10-18毫米;雄蕊着生于冠筒内面的中部,花药背部着生,花丝短而柔弱;花盘环状,长约为子房之半;子房由2个离生心皮所组成,一半埋藏于花盘内,花柱圆柱状,柱头棒状,基部有一环状薄膜。

核果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1厘米,直径0.5厘米,由绿色变暗红色,然后变成紫黑色,种子具皱纹;胚小,子叶叶状,胚根在上。花期2-10月,果期4月-翌春。

生态习性

萝芙木一般生于林边、丘陵地带的林中或溪边较潮湿的灌木丛中。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区丘陵地或溪边的灌木丛及小树林中。

萝芙木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土壤以肥沃、疏松、湿润的砂壤上及壤土较好。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西南、华南及台湾等省区。越南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广东西江。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繁殖方式

用种子和扦插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育苗移栽。

种子繁殖:于9~10月采收成熟果实,用水浸泡1d,搓烂果肉,洗出充实种子,用湿沙混合贮藏。3~4月播种、每1hm2用种子90~112.5kg。出苗后,在5月、7月、9月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培育1年,即可定植。

扦插繁殖:于2~3月,选健壮枝条,剪成20~23cm的插条。每根插条要具有2~3个节。在苗床培育1年,即可定植。春、秋季均可定植,按行窝距各约67cm挖窝,每窝栽苗1株,栽后淋水。

主要价值

根、叶供药用,民间有用来治高血压、高热症、胆囊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头痛、失眠、玄晕、癫癎、疟疾、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病症。植株含阿马里新、利血平、萝芙甲素及山马蹄碱等生物碱,为"降压灵"的原料。[1]

参考文献

  1. 萝芙木的作用,有来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