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萌水中學始建於1971年,現萌水中學是由原萌水中學和萌山中學於2001年兩校合併而成。學校建於風景秀麗、山水呼應的文昌湖畔,占地面積60畝,總建築面積11873平方米,擁有教學樓4座,辦公及綜合實驗樓一座。樓內設有高標準的實驗室、微機室、圖書室、閱覽室、電子備課室等專用室,圖書室藏書50000餘冊。學校現有教學班26個,在校學生1534人,在崗教職工89名,教師學歷達標率100%。

目錄

辦學思想

——文化立校和諧育人

學校是以文化傳承文化,以文化滋養文化的特殊社會組織,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創建具有獨特魅力的學校文化,是提升教育內涵的重要方面。學校文化是學校的生命與靈魂,是學校整體發展的命脈,是學校社會形象的根本,它對學校發展具有價值引導、觀念整合、情感激勵、規範調節等作用,因此只有站在學校文化建設的高度才能駕馭學校的戰略發展。而只有學校的發展戰略因文化的浸潤而提檔升級,一個地域的教育才會更加欣欣向榮。

核心價值觀

——和諧

「和諧」意為:遵循事物發展客觀規律,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該詞用到學校中,稱之謂和諧校園[1],有四個基本特徵:一是民主。民主的校園具有雙重含義:學校決策民主和班級管理民主。學校決策民主是指學校採用自下而上的思維方式,讓廣大教師站在管理層的高度去思考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在民主討論的基礎上,集中最大多數人的意見,制定集體行為的指南,實現由「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轉變。班級管理民主須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認知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師的適時引導不僅重要而且必要。二是公平。公平的校園首先是教師享受公平,包括公平的待遇和公平成長的機會。三是關愛。關愛不僅包括關愛別人,也包括關愛自己。關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要以愛心傳遞愛心,孕育博愛之心:關愛自己、關愛同學、關愛父母、關愛他人、關愛生命、關愛自然……教師之間的關愛更多地表現為相互之間的協作。現代教育對教師提出了專業化發展的要求。專業、同伴互助、自我追求是教師走向專業化的必由之路。四是有序。一個有序的校園應該表現為:領導和教師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學生學習和活動井然有序、相得益彰。

辦學理念

——啟迪智慧

教育因生命而產生,生命因教育而延續。教育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知識的傳承實現人的生命發展、人的生命價值的提升和精神生命的創造,生命因此成為教育的內在元素,並體現教育的品性特徵。在辦學中我們始終從堅持辦學回歸教育的本真出發,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校訓

——篤學勵志正德厚生

「篤學」意為專心好學,要求教師與時俱進,嚴謹治學,業務素質過硬;要求學生勤學好問,刻苦鑽研,紮實掌握基礎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勵志」意為磨礪意志。要求學生奮發進取,自強不息,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和傳承交通人特有的吃苦耐勞、奉獻有為精神。「正德厚生」,語出群經之首《尚書·大禹謨》,《中庸》詮釋「正德」:盡人之性,以正人德;盡物之性,以正物德。「厚生」:使民生富足。我校校訓「正德厚生」的基本內涵是:發展個性,養成健全人格,正德樹人;探索踐行,掌握知識技能,正德成才;以人為本,厚愛學生,使之品學兼優,德能並進,服務社會,充裕民生。

校風

——善思明理自強不息

「善思」即善于思考、樂于思考、主動探究。韓愈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宋朝陳文蔚亦有詩曰:「田園薄有可衣食,但要作善思無疆。」「勤學善思」的優良作風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文化的積澱,是學生成人成才的要訣,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保持與時俱進不可或缺的法寶。明理,明曉宇宙與人生世相的真理。「理」蘊含豐富,有自然之理、生活之理,有責任之理、感恩之理,有立身處世之理、愛校報國之理等,包羅萬象,涵蓋古今。讀書做學問的過程,就是明白事理的過程。「善思」反映了學生高度自覺的求知慾,「明理」是治學的最終目標。「自強不息」出自《周易》(乾卦)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句,意為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發揚踔厲,發憤圖強,奮鬥不息,努力戰勝自身的弱點,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站在時代的潮頭,我們要鄙視那種畏縮不前,懦弱頹唐、耽於名利、甘居未流的猥瑣品格,我們要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奮發有為,追求高遠。

教風

——以愛為源誨人不倦

「以愛為源」是教育的基礎。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愛是基礎,愛是本質,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師最基本的行為準則,愛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學生的一切;沒有愛,教師的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誨人不倦」出自《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意為: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作為教師,就是要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智力、啟迪學生的智慧[2],循循善誘的引導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充滿信心,用愛心和耐心教導學生,永遠不感到厭倦。

學風

——去偽存真學無止境

「去偽存真」意為: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準確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把零散的信息系統化,把粗淺的認識深刻化,抓住關鍵,找到規律,看到本質。作為學生,對於知識學習要學會抓住關鍵,學會方法,透視本質,才能學有所成。 「學無止境」出自清代劉開的《問說》:「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意為:學業是沒有盡頭的,應奮進不息。學海無涯,學生應該自強不息,勤學不輟,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只有這樣堅持不懈的勤勉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實自己,千方百計的提高自己的實力,美好的願望和理想就一定能實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