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萊納·瑪利亞·里爾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萊納·瑪利亞·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年12月4日-1926年12月29日)出生於布拉格,波西米亞(現在在捷克共和國)是一位重要的德語詩人,除了創作德語詩歌外還撰寫小說、劇本以及一些雜文和法語詩歌,其書信集也是里爾克文學作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19世紀末的詩歌裁體和風格以及歐洲頹廢派文學都有深厚的影響。

憑藉《Duino輓歌》和《十四行詩》等作品在Orpheus上享譽國際。[1]

早期

他的父親約瑟夫(Josef)是一名公務員,他的職業生涯並不順利。他的母親是一個上層中產階級商人和國會參議員的女兒,她覺得自己嫁錯了人。她於1884年離開丈夫,並搬到維也納,以便靠近宮廷貴族。

他被安排進入聖珀爾滕(奧地利)的軍事學校,四年後進入了波希米亞軍事高級Realschule。由於健康狀況不佳,他最終被迫提前離開學校。

1895年,他在布拉格諾伊斯塔特郊區的德國體育館(為大學準備的學校)完成了學習課程。後進入布拉格大學、慕尼黑大學就讀。

藝術影響

對於里爾克的藝術叔本華和尼采都有着很深的影響,並且開始在很早的時候,這也是里爾克一直醉心於古典文學時仍不放棄哲學的原因之一。

年輕的里爾克傳記開始在無家可歸後開始,寂寥這是里爾克一生的桎梏。從那首被修飾後出現在1896年發行的詩集《祭神》中的〈家〉(Heimat)可見一斑。表達了里爾克對家鄉布拉格的情

里爾克的早期創作很受詩歌體裁的控制,且並沒有系統的創作。可自《夢想之冠》和《到來》以及隨後的《祝福我》(1897/1889)發表后里爾克第一次真正受到世界的注視。而與《祝福我》幾乎同時完成的作品"祝福你"則因涉及較多與莎勒美的私隱而無法公諸於世。之後的《時辰祈禱》(3部,完成於1899-1903年)以及一些宗教題材的抒情詩,它們形成了里爾克生命中第一個創作高潮。而后里爾克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為了證明自己並不需要依靠教會的力量而放棄了宗教題材抒情詩的攥寫。尼采的哲學理論也通過里爾克的親密好友莎勒美,體現在詩人身上並對他形成了巨大的影響。現實的世界根本無法接受兩人之間的感情關係,這些大眾間嚴守的道德操守使得里爾克走向孤獨,而形成了自己的"內部世界"。

1910年至1912年之間裡爾克完成了對其以後詩歌及寫作有着很深影響的兩部作品-《新詩集》、《布里格手記》。這是里爾克創作類型轉變的開端,從唯物(類似豹之類的描述事物外表的詩)詩向唯心詩創作的轉變。這些變化逐漸形成了里爾克在《杜伊諾哀歌》中的表現手法。

里爾克人生最後一個創作高峰發生在1912年至1922年之間,由《杜伊諾哀歌》和《致奧爾甫斯的十四行詩》構成了這個創作的高峰。然而這兩部詩歌表達的意境卻截然不同,"杜伊諾哀歌"中更多的描述苦難與死亡;而《致奧爾甫斯的十四行詩》中則是歌頌、歌頌着世間萬物。

里爾克的文學創作影響了很大一批人,這也是里爾克對我們這個時代的貢獻。一個充滿藝術性的里爾克全集被出版,這是1996年由海島出版社出版的。在里爾克逝世七十多年後他的作品受到更廣泛的歡迎,1998年英國藝術家安妮·克拉克(Anne Clark)根據里爾克生平改變的音樂劇《日落之後》(Just after Sunset)上映後得到更好的詮釋。

里爾克計劃

在音樂上里爾克詩歌的影響力促使了"里爾克計劃"(Rilke Project),這個計劃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將里爾克的詩歌改編成抒情歌曲。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三張CD出版,許多知名的演員與音樂家對此做出了貢獻。'其中包括:馬里奧·阿道夫(Mario Adorf),伊麗斯·貝爾本(Iris Berben),卡爾亨茲·伯恩(Karlheinz Böhm),漢內洛蕾·艾爾斯納(Hannelore Elsner),尼娜·哈根(Nina Hagen),沙維爾·奈多(Xavier Naidoo),Wolfgang Niedecken,魯道夫·穆沙姆(Rudolph Moshammer),喬根·普洛斯諾(Jürgen Prochnow),卡蒂亞·里耶曼(Katja Riemann),奧托·桑德爾(Otto Sander),彼得·烏斯蒂諾夫爵士(Sir Peter Ustinov)'這些計劃將令里爾克更為當今的人們所認識,在2004年一個以里爾克為題的音樂會在德國演出受到空前好評。可更多的人依然無法接受文學藝術與CD或音樂會相連的概念,因此批評之聲亦不在少數。

作品

代表作品

《布拉格手記》孩提時代(1875-1896)。

《萊納·瑪利亞·里爾克全集》共7冊 作者:Ruth Sieber-Rilke 《萊納·瑪利亞·里爾克》共4冊 (全文集、點評) 作者:von Manfred Engel, Ulrich Fülleborn, Dorothea Lauterbach, Horst Nalewski und August Stahl

詩歌

時辰祈禱, 1899

生活與詩歌Leben und Lieder (1894)祭神 Larenopfer(1895)夢想之冠 Traumgekrönt(1897)到來 Advent(1898)祝福我 Mir zur Feier(1909) 時辰祈禱 Das Stunden-Buch修士的生活 Das Buch vom mönchischen Leben(1899)朝聖者的書 Das Buch von der Pilgerschaft(1901)貧窮與死亡 Das Buch von der Armut und vom Tode(1903)畫卷 Das Buch der Bilder(4 Teile, 1902-1906)新詩集 Neue Gedichte(1907)續新詩集 Der neuen Gedichte anderer Teil(1908)安魂曲 Requiem(1908)聖母生平 Das Marien-Leben(1912)杜伊諾哀歌 Duineser Elegien(1912/1922) 致奧爾甫斯的十四行詩 Die Sonette an Orpheus (1922)第一部 Erster Teil第二部 Zweiter Teil法語詩歌集 Gedichte in französischer Sprache果園 Vergers(1926)致瓦萊的四行詩 Les Quatrains Valaisans(1926)玫瑰 Les Roses(1927)窗 Les Fenêtres(1927)

散文/小說

1899 布拉格故事兩則 Zwei Prager Geschichten (digitale Rekonstruktion:UB Bielefeld)最後 Die Letzten(1902)騎兵旗手克里斯托弗·里爾克的愛情與死亡之歌 Die Weise von Liebe und Tod des Cornets Christoph Rilke(首次出版1904年,修訂版1906年)布拉格手記(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 (羅馬, 1910)1923 致奧爾甫斯的十四行詩:里爾克自注(digitale Rekonstruktion:UB Bielefeld)

已出版的書信集

已出版的書信集中最重要的幾部是: 六冊書信錄 收藏者:露絲·塞柏·里爾克 與 卡爾 塞柏 萊比錫1936至1939 兩冊書信集 收藏者:里爾克研究會 1950年(1987年再版) 兩冊書信集 收藏者:馮·霍斯特·納勒維斯基 法蘭克福與萊比錫1991

翻譯作品

《祭神》(Larenopfer) 德英雙語版與點評,翻譯Alfred de Zayas,Red Hen出版公司 洛杉機 2005年出版

《里爾克選集》 翻譯:C.F. MacIntyre加利福尼亞柏克萊大學 1940年出版

《里爾克-畫卷》 翻譯:Edward Snow 紐約北點書局 1991年出版

《最好的里爾克》 翻譯:Alter Arndt 新英格蘭大學雜誌漢諾威1984年出版

《萊納·瑪利亞·里爾克選集》 翻譯:Robert Bly, 哈勃與羅出版公司 紐約1981年出版

《威尼斯的晚秋》中文文本 CH CZ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