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草莓根腐病

草莓根腐病

草莓根腐病
原图链接

草莓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大类病害的总称。根据草莓根部被害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草莓白根腐病草莓鞋带冠根腐病草莓红心根腐病、草莓红心(中柱)根腐和草莓黑根腐。草莓根腐病是草莓根部重要病害,草莓发生根腐病后地上部分矮小,长势弱,外部叶缘发黄变褐、坏死、甚至卷缩,并逐渐向心叶发展,花蕾少或整株青枯;拔起植株会发现地下部分根系短小,颜色灰暗,甚至变褐变黑,不定根大量死亡,新生根生长稀疏,吸收能力下降,随病害发展根系迅速坏死,造成青枯。

草莓根腐病在中国各地均有发生。轻者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严重发病时造成草莓园毁灭,给果农带来巨大损失。特别是多年连作的草莓园,常常造成根腐病在整个草莓园发生流行。该病的发生具有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草莓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采用根康灵喷雾和灌根,并结合新型水溶肥沝肥郎和菜四快叶面喷施,可以基本控制住草莓根腐病的危害。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草莓根腐病

 
草莓根腐病1
原图链接

外文名:Strawberry root rot

别 名:草莓白根腐

为害作物:草莓

为害部位:根

病 原:多达20种

为害症状

草莓感染了根腐病病菌后,整个植株生长势明显减弱。叶变小变黄,光合效率降低;植株根系总量较正常植株减少,新根发生量低,不定根死亡增多。根系颜色总体呈现黄褐色。根系吸收能力下降,造成植株养分供应不足,地上部瘦弱,抗逆性差,严重时造成整株草莓枯萎死亡。

根据草莓根部被害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草莓白根腐病(英文名:Strawberry dematophora crown root rot)、草莓鞋带冠根腐病(英文名:Strawberry armillaria crown and root rot)、草莓红心根腐病(英文名:Red core root rot)、草莓红心(中柱)根腐病(英文名:Red stele root rot)和草莓黑根腐(英文名:Strawberry blackroot rot)。

草莓黑根腐病:草莓感染黑根腐病后,植株较正常植株明显黄化、矮小,整体呈现发育不良之状。草莓坐果率低,果实瘦小,畸形果增多;被害植株根系呈褐色,新根少,吸收能力降低。该病又俗称“黄叶死棵”。

草莓红心(中柱)根腐病:草莓感染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后,茎蔓变为茶褐色;草莓下部功能叶变成红色或者黄色,植株呈现早衰现象,新生叶片有的具蓝绿色金属光泽;草莓匍匐茎减少,草莓病株迅速枯萎死亡。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发病初期,草莓的不定根中间部位表皮坏死,形成黑褐色或红褐色梭形病斑,随着病情加重木质部出现坏死;后期老根呈“老鼠尾巴”状——后粗前细,切开病根或剥下根外表皮可看到中柱维管束呈褐红色或者暗红色或者褐红色。

发生与危害

调查发现: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正茬地发病较轻,或不发病;重茬地发病严重,随着重茬次数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果实产量随之下降。草莓根腐病植株根系比健康植株根系短小,颜色灰暗,地下部不定根大量死亡,新生根受到病原菌的侵害,生长稀疏。根部受害,吸收能力下降,又导致水分、无机物和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致使地上部弱小或整株青枯。中国江苏、河北、山东等省均有草莓根腐病严重发生的报道。[1]

病原特征

截止2017年的研究显示,草莓根腐病的病原物多达20种,常见的病原菌有:引起草莓黑根腐病的主要有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镰刀霉菌(Fusarium sp.)、腐霉菌(Pythium sp.)和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引起草莓红心(中柱)根腐病的主要有草莓疫霉菌(Phytophthora fragariae C.J.Hickman)、新月花顶孢霉菌(Idriella lunata P. E. Nelson et K. Wilhelm)和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 Parasitica);引起草莓白根腐病的主要有褐座坚壳菌(Rosellinia necatrix Prill)、菜豆壳球孢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引起草莓鞋带冠根腐病的主要有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vahl ex Fr. ) kulILrner)等。草莓黑根腐在草莓根病中的危害最重,影响最大,其病原物涉及十几个属,其中还包括病原线虫类,如:伤残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ns (Cobb) Filip. &Shur. Ste);其次是红心(中柱)根腐。 [2-3] [1]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5-30℃;最适环境地温为10-22℃,相对湿度90%以上。

发病规律

病原以卵孢子在地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夏。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条件适宜时即萌发形成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侵入植物的根系或幼根。

草莓黑根腐病:长期连作,土壤病原菌、线虫数量增加。越冬低温冻害,除草剂药害,土壤板结,地力下降。植株根部过度积水或土壤过于均易发病。其中土壤病原物增加和植株生长势衰弱是主要病因。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夏秋气温较低,土壤湿度过大。种植区地势低洼,土壤积水较多。常年连作导致土壤中病原物增加,越冬遭遇冻害,生长势减弱。一般黏土地块比沙壤土易发病。 [2]

防治方法

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采用根康灵喷雾和灌根,并结合新型水溶肥沝肥郎和菜四快叶面喷施,可以基本控制住草莓根腐病的危害。

农业防治

清洁果园:及时清除田间前茬病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或土壤热力消毒。可对地表喷施高锰酸钾新高脂膜8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应配合施入大量有机肥,深翻土壤,灌足水,改善土壤墒情。

科学施肥:土壤肥料是草莓正常生长、优质高产之根本,因此施肥时应掌握“多施有机肥、适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搞好叶面肥”的原则,促使草莓健壮生长,从而提高草莓自身抗根腐病的能力。

营养均衡:在草莓开花前、幼果期、膨大期要及时喷洒菜果壮蒂灵,提高草莓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协调营养平衡,防治出现畸形果,确保草莓丰产优质。

化学防治

预防措施

在育苗时用先科高锰酸钾2-4克/平方米进行喷淋。移栽前后将高锰酸钾稀释为1500倍液,每株200毫升进行灌根。在定植成活期和开花前,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对于发现病株的田块,采用淋根防治。

发生根腐病的园区,叶面喷施根康灵600倍液,喷至叶面滴水,重点喷至根茎部位。通常草莓园应在移栽后结合浇水,每亩地用先科根康灵(冲施专用)冲施一壶。多年种植的草莓园结合浇水或者冲肥每年用先科根康灵冲施一两次,可以基本控制根腐病的发生。

根康灵200倍加沝肥郎500倍液稀释进行蘸根消毒。

缓苗期及坐果期(谢花10天左右)灌根或喷雾:在缓苗期灌根一次,喷雾2次;坐果期灌根一次,喷雾2次。使用根康灵200倍+沝肥郎500倍进行灌根或喷雾,间隔10天,苗期喷雾使用菜四快40毫升兑水15千克。

防治措施

发病初期发现病株,立即使用根康灵50毫升+沝肥郎50毫升,3天一次,连用两三次;同时叶片每7-10天喷施一次1000倍菜四快。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

发病中期,根康灵200毫升+沝肥郎50毫升兑水15千克进行均匀灌根(喷雾效果更佳),3天一次,连用两三次。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


相关视频

草莓防治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病毒病用药效果展示

如何有效防治草莓根腐病?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