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苦花鱼
ku hua yu

中文学名:苦花鱼

苦花,又称苦偎、齐头、齐头威,泰雅族原住民叫它蒂烈娜。分布于全省各山地溪流,多栖于海拔三百到一千馀公尺的水域,主要以矽藻、蜉蝣的幼虫或石蚕为食。 特征:苦花鱼体银白色,背部苍黑色。幼鱼各鳍淡红色,雄鱼金黄色,雌鱼各鳍深红色,吻向前略突,口下位成横裂状,有一对不明显的短须,下颔前缘薄而平直,有一层如凿般的角质鞘。背鳍有未分叉鳍条三枚、分叉鳍条八枚 、臀鳍未分叉鳍条三枚、分叉鳍条五枚;侧线鳞片数目约在41~45枚之间。[1]

目录

简介

出生在台湾阿里山,从小热爱钓鱼,最爱的还是溪钓。而最受溪钓爱好者喜欢的,当属被誉为“清流女王”的苦花鱼。

苦花鱼真正的学名叫多鳞白甲鱼,多生活在海拔800~1200的高山溪流中,属鲤科,高山冷水鱼,冲劲十足是很多溪流爱好者最喜欢的鱼种。

它以青苔、浮游生物维生,在台湾高海拔的清澈溪流可见其身影,其中,尤以阿里山乡的曾文溪上游居多,而山美村的达娜伊谷更有“鲴鱼的故乡”之称。

苦花鱼身体与腹部为银白色,嘴形下弯以利于刮食石头上的青苔,而在嘴巴吃食时,其银白色的腹部亦随身体翻动,形成水中银光粼粼的奇特景观。

它生长缓慢,十六公分以上的苦花需要生长三年时间左右,本人目前最高记录23公分的苦花一尾,要找寻大苦花的踪迹答案只有一个,激流旁边的暗石处。

因为它经常在激流运动,所以健壮有力,特别是在搏鱼时的拉力,成为钓客的最爱。

钓此鱼最好选用长溪流钓杆,调性最好是28钓,苦花鱼的冲劲十足,方便控鱼。用溪虫是钓苦花的最好选择,如果没有溪虫,也可以用面包虫等代替。

钓鱼是一种乐趣,游玩山水的运动,在台湾为了保护这些水中的精灵,很多地方都有封溪护鱼的措施,每年定期开放钓鱼,喜欢钓苦花鱼的钓客,只会在规定的时间地区内进行垂钓。

视频

深山清溪钓苦花鱼,真是太享受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