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槛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苦槛蓝 |
中文学名:苦槛蓝 拉丁学名:Myoporum bontioides 界:植物界 |
苦槛蓝(学名:Myoporum bontioides(Sieb. et Zucc.) A. Gray)是苦槛蓝科苦槛蓝属植物,常绿灌木,高1-2米。茎直立,多分枝,小枝圆柱状,直径3-5毫米,具略突出的圆形叶痕,淡褐色。叶互生,无毛;叶片软革质,稍多汁。聚伞花序具2-4朵花,或为单花,腋生,无总梗。核果卵球形,长1-1.5厘米,先端有小尖头,熟时紫红色,多汁,无毛,干后具5-8条纵棱,内含5-8个种子。花期4-6月,果期5-7月。
分布于日本(九州、本州)、琉球、越南(北部沿海地区)和中国。生于海滨潮汐带以上沙地或多石地灌丛中。
苦槛蓝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护堤功能,在海岸生态环境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生长习性
繁殖方法[1]
主要价值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1-2米。茎直立,多分枝,小枝圆柱状,直径3-5毫米,具略突出的圆形叶痕,淡褐色。叶互生,无毛;叶片软革质,稍多汁,狭椭圆形、椭圆形至倒披针状椭圆形,长5-10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常具小尖头,边缘全缘,基部渐狭,中脉在上面微凹,于下面稍凸起,侧脉每边3-4条,不明显;叶柄长1-2厘米。
聚伞花序具2-4朵花,或为单花,腋生,无总梗;花梗长1-2厘米,先端增粗,无毛。花萼5深裂,裂片卵状椭圆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5毫米,先端急尖,质厚,微具腺点,无毛,宿存。花冠漏斗状钟形,檐直径约3厘米,略反曲,5裂,白色,有紫色斑点,外面无毛,内面从裂片下方至筒部散生短柔毛;筒长12-15毫米,口部直径5-6毫米,基部上方直径约3毫米;裂片长8毫米,卵形至宽长圆形,先端钝圆。雄蕊着生于冠筒内面基部上方约1厘米处,无毛;花丝长15-18毫米;花药宽卵形,长2毫米,开裂时基部极叉开,黄褐色。雌蕊无毛;子房卵球形,长约2毫米,具5-8个分隔室,先端渐尖;花柱长达25毫米,丝状,柱头小头状。核果卵球形,长1-1.5厘米,先端有小尖头,熟时紫红色,多汁,无毛,干后具5-8条纵棱,内含5-8个种子。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生长环境
苦槛蓝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高潮带的常绿灌木,常出现于红树林陆岸外滩,属于半红树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可在均温5℃下正常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对黏土和盐土的适应性都很强,且耐积水,在pH值为5.5-8的黏质土壤上能正常生长发育。
分布范围
分布于日本(九州、本州)、琉球、越南(北部沿海地区)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浙江(洞头)、福建(长乐、莆田、龙海、厦门、东山、诏安)、台湾(澎湖、台中、台南、高雄、屏东)、广东(廉江、台山、珠海)、香港、广西(合浦、防城)、海南(万宁、西沙群岛)。
生长习性
苦槛蓝通常花期在4-6月,果期在5-7月,中国广西山口地区苦槛蓝部分会在10-11月开花,具有双花期现象,且部分植株有开白花的现象。
繁殖方法
人工:苦槛蓝大多为灌丛匍匐状或者大灌木,具营养繁殖特性,其枝条着地可以萌发新生成为独立的个体。苦槛蓝除了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外,还可以通过枝条接触土壤进而生根发育成为独立的个体,通过营养繁殖来扩大种群。通过扦插繁殖的方法对苦槛蓝的繁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方法处理,其生根大约需8-10天时间。野外压枝成活率达90%,而扦插则未发现存活。
自然:苦槛蓝自然繁殖方式主要以肉质核果吸引鸟类和其他动物传播,还可借助水流散布,但种子和幼苗保存率很低,极低的繁殖成功率导致苦槛蓝种群自我更新能力较弱。
主要价值
苦槛蓝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护堤功能,在海岸生态环境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苦槛蓝还可与真红树植物配置组合成高效的消浪红树林带,提高防护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