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軾《遷居之夕,聞鄰舍兒誦書,欣然而作》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軾

遷居之夕,聞鄰舍兒誦書,欣然而作》這首詩為元符元年(1098)蘇軾寫於儋州。此前已有《游城東學舍作》一詩,記錄了當地郡學的學舍簡陋、教師忍飢、學生四散的窘況,表達了對教育事業的深切關注。[1]

原文

幽居亂蛙黽,生理半人禽。

跫然已可喜,況聞弦誦音。

兒聲自圓美,誰家兩青衿?

且欣集齊咻,未敢笑越吟。

九齡起韶石,姜子家日南。

吾道無南北,安知不生今。

海闊尚掛斗,天高欲橫參,

荊榛短牆缺,燈火破屋深。

引書與相和,置酒仍獨斟,

可以侑我醉,琅然如玉琴。

注釋

黽:蛙的一種。

跫然:腳步聲。

弦誦音:讀書聲。古人有以絲弦助誦讀者,故云。

青衿:學子穿的衣服,指鄰舍兒。

齊咻:讀書聲。

侑:勸酒。

琅然:聲音清亮,多指讀書聲。

譯文

野居荒村聽群蛙亂唱,人禽雜處,好不淒涼。聽見腳步聲也覺得親切,何況讀書聲近在耳旁。稚氣的童聲這樣圓潤,兩個青衿學子是誰家兒童?讀書聲這樣令我歡欣,又怎能笑他們濃重的鄉音。韶石、日南都是嶺南熱土,哺育出了張九齡、姜公輔;為學之道不在於居處南北,海南怎麼可能出不了傑出人物?遼闊的海上北斗高懸,高遠的夜空參星橫出;透過荊榛短牆的缺口,猶見燈光熒熒在茅屋。拿起書本與他們齊誦唱和,喜得我舉起杯來自斟自酌;誦讀聲聲令我陶醉,興致勃勃,如聽清圓的琴韻優美的歌。

解析

這首詩寫蘇軾營建桄榔庵於城郊的遷居之夕,聽兩小兒誦書時的欣喜之情,並以同出於嶺南的唐代張九齡、姜公輔為例,表達了為學之道不分南北,海南同樣會化育出傑出人物的期望與信念,顯示了一個文化巨人重視教化、重視人才、「有教無類」、人皆可以成才的識見、胸襟與責任感。居儋三年,蘇軾授徒講學,傳布文化,開發民智,為開發海南文化作出了傑出貢獻。在他離瓊三年後,他的學生薑唐佐(瓊山人)成為海南第一個舉人;他離瓊後第九年,儋州人符確文率先成為海南的第一個進士。之後的宋、明兩代,海南中進士者74人,中舉人607人,海南遂有「海濱鄒魯」之譽,這與蘇軾謫瓊期間開發海南文化教育事業的貢獻是分不開的。《瓊台記事錄》載:「宋蘇文忠公之謫儋耳,講學明道,教化日興。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