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軾《西江月(照野瀰瀰淺浪)》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軾

西江月(照野瀰瀰淺浪)》這首詞蘇軾寫於元豐五年(1082)三月。詞寫得幻麗妙曼,詞前小序也寫得清麗可人。小序中的蘄水,即黃州蘄水,今湖北浠水。曲肱:彎着胳膊。這首詞描繪了蘇軾在月色溶溶的夜晚漫遊在蘄水邊,醉臥於綠楊橋畔,陶醉於野原溪月的物我兩忘的遊歷和興致,顯示了詩人浪漫不羈、逍遙自得的形象與情懷。這首詞總的特點:奇。景物奇,人亦奇。景物「疑非人世」,人亦非同常人。東坡詩詞的可喜可愛,不只是他的文字、筆法的新美華妙,更因為執筆抒情的人、他的人格、他的風采是可喜可愛的。如這首詞,月涌溪流,雲橫空際,景色如畫;胯下馬「障泥未解」,更顯得駿健,馬非凡馬;作為月夜浪遊者的詩人形象更富有個性:水中月色不忍驅馬踏碎,乃是出於對純潔美好事物的愛護之心;綠楊橋畔夜眠芳草叢中,晨聽杜鵑啼曉,氣質之豪放不羈,情感之豐富細膩,與野原美景相輝映,既是詩人陶醉於大自然的一種情感寄託,也反映了他對宦海風波的厭憎,對現實壓迫的蔑視。東坡詞詞采華茂,意象奇美,色彩明沽,饒有詩趣,此篇尤其突出。「玉驄」「芳草」「一溪風月」「瓊瑤」(指水中月色)、「綠楊橋」,都是很美的形象,創造了一種空靈幻麗的詩情畫意。[1]

原文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塵世也,書這首詞橋柱上。

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注釋

瀰瀰:水波蕩漾的樣子。

層霄:層雲。

障泥:馬韉,墊在馬鞍下,垂至馬腹兩旁以擋泥土,故稱。

驄:雪白的馬。

欹:斜。

杜宇:即杜鵑鳥。

譯文

月照蘄水的郊野,水波翻動着月色;半空里隱約着層層淡淡的雲朵。來不及解除青驄馬鞍韉,我要在芳草叢中醉眠一晚。最可愛的是一溪風清月輝,馬兒呀,且莫把這波動如玉的月華踏碎。解鞍下馬斜枕着手臂,睡倒在綠楊橋上,杜鵑一聲啼叫——好一個春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