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軾《東坡八首(選一)》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軾

東坡八首(選一)》東坡在黃岡山下州府東面有百餘步處。這首詩蘇軾寫於元豐四年(1081),詩前小序說,他貶官黃州兩年,生活越來越貧困。老友馬正卿為他請得廢營地四十畝,使他得以耕種謀生。營地荒廢已久,荊棘叢生,瓦礫遍地,而又遇上大旱,開墾荒地非常辛苦,累得筋疲力盡,放下農具感嘆,寫下了這組詩。他憐惜自己的辛勤勞作,希望來年的收穫能使他忘記今天的辛苦。這裡所選的是其中第一首,詩人用質樸的語言傾述了開墾東坡的艱辛。[1]

原文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

誰能捐筋力,歲晚不償勞?

獨有孤旅人,天窮無所逃。

端來拾瓦礫,歲旱土不膏。

崎嶇草棘中,欲刮一寸毛。

喟然釋耒嘆:我廩何由高!

注釋

端來:直來,必須來。

崎嶇:地面高低不平的樣子。

喟然:嘆氣的樣子。

釋:放下。

耒:翻土的農具。

廩:糧倉。

譯文

廢棄的營壘,瞧都沒人瞧,荒頹的牆垣,長滿了野草。誰肯花力氣開墾這種荒地?到了年終總是得不償勞。只有孤苦無援,流落異鄉的人,老天註定窮困,想逃也無法逃。一定得來收拾殘磚破瓦,不管天旱土瘦,收成難料。在高低不平,荒草叢生的東坡,想要開出一塊耕地,即使很小。我放下農具長聲嘆息:倉中糧食怎麼才能增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