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苏童

增加 5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big>苏童</big>''',苏童,原名 ''' 童忠贵 ''' ,中国当代著名 [[ 作家 ]] 。1980年考入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文系,现为 [[ 中国作家协会 ]][[ 江苏 ]] 分会驻会专业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 。代表作包括《园艺》、《红粉》、《妻妾成群》、《河岸》和《碧奴》等。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并且被张艺谋改编成 [[ 电影 ]] 《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提名第64届 [[ 奥斯卡 ]] 最佳外语片,蜚声海内外。
2015年8月16日,苏童《黄雀记》5部作品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2018年出版合著《好好读书:名家给年轻人的读书课》。
== 代表作品 ==
《园艺》、《红粉》、《妻妾成群》、《已婚男人》和《离婚指南》等。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 [[ 张艺谋 ]] 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蜚声海内外。《河岸》获第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 学生时代 ==
1975到1980年间,苏童在苏州39中就读,"功课不错,尤其是作文深得老师赏识。 "
1980年考取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文系。这个时候苏童开始大量写诗,后来转为狂热地写小说,但是总是被退稿。 1983年《飞天》第四期发表了苏童生平第一组诗(以本名童忠贵发表)。《星星》诗刊也发表了苏童的一组诗《松潘草原离情》。也是这一年,还在读大三的苏童在《青春》杂志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第八个是铜像》。
== 主要经历 ==
苏童,1963年生于 [[ 苏州 ]] ,父亲是市里的公务员,母亲在水泥厂当工人。"我父母除了拥有四个孩子之外基本上一无所有。父亲在市里的一个机关上班,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去匆匆,母亲在附近水泥厂当工人。" 1966年5月,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对于只有4岁的苏童来说,"意味着我逃脱了许多政治运动的劫难,而对劫难又有一些模糊而奇异的记忆"这样的童年记忆与经验对他后来的"文革"背景说产生了深远而潜在的影响。[1]
== 步入文坛 ==
1990年苏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7月苏童母亲去世。
1998年,36岁的苏童和 [[ 余华 ]] [[ 毕飞宇 ]] [[ 莫言 ]] 等一起参加 [[ 意大利 ]] 都灵举办的学术研讨会,题为"为何写作"。
90年代之后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先后发表、出版了《妇女生活》、《米》、《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带》、《菩萨蛮》等小说。
2003年8月,苏童出席了由 [[ 新加坡 ]] 举办的两年一度的新加坡"作家节",此次参加的还有旅英中国女作家 [[ 虹影 ]] 及中国 [[ 台湾 ]] 作家 [[ 焦桐 ]] 。苏童分别与焦桐和虹影在8月23日和24日开展讲座并发表了演讲。9月,新加坡"金笔奖"揭晓,苏童、虹影任评委。
2004年3月,苏童作为由27人组成的"中国作家团"成员之一,赴 [[ 法国 ]] 参加2004年的法国图书沙龙。5月20日,苏童参加同济大学作家周"文学与人文关怀"大型文学对话会,出席者还包括 [[ 余光中 ]] 、莫言等。
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碧奴》。
[[Category:文學家]]
[[Category:作家]]
[[Category: 蘇姓]][[Category:1963年出生中國人]]
97,9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