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苏家院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苏家院镇苏家院镇位于昭通市昭阳区西部,距城区17公里。始建于1988年,东西以南北走向的两山脉为屏,南以高低起伏的山岳为枕,东与永丰镇、旧圃镇相连,北与乐居镇毗邻,西南同鲁甸县龙树镇、茨院镇小寨镇接壤。东西以南北走向的两山脉为屏,南以高低起伏的山岳为枕,地势南高北低,中部地势平坦,属大陆季风性气候,辖区最高海拔2704米,位于阿鲁伯梁子,最低海拔1910米,位于苏家院村。行政区域面积109.39平方公里,辖五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126个村民小组,12975户,常住人口38464人(2017年),镇政府驻苏家院村。[1]

2019年7月24日,苏家院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中文名称:苏家院镇

外文名称:SU JIA YUAN TOWN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

下辖地区:苏家院村 双河村 迤那村 坪子村 顺山村

政府驻地:苏家院村

电话区号:0870

邮政区码:657000

地理位置:云贵川三省交界

面 积:109.39平方公里

人 口:38464人(2017年)

方 言:汉语西南官话

气候条件:高原大陆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云c

基本情况

苏家院镇隶属昭阳区,始建于1988年,位于昭阳区市区以西22公里,地处昭鲁坝子边缘,东和昭阳区永丰镇、旧圃镇相连,北同乐居镇毗邻,西与鲁甸县龙树乡、小寨乡接壤,南接鲁甸县茨院乡,行政区域面积109.39平方公里,镇政府驻苏家院村(故名苏家院)。

具体情况

全乡有耕地总面积27737.2亩(其中:田12882.6亩,地14854.6亩),草场79436.6亩,林业用地57445.7亩,森林覆盖率44.6%。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有烤烟0.3万亩,苹果0.6万亩,其它经济林果0.2万亩。草场79436.6亩,林业用地57445.7亩,森林覆盖率44.6%。全乡粮食作物主产玉米、水稻、马铃薯,经济作物主产烤烟、苹果、辣椒、板栗、核桃、梨、桃、蔬菜等,畜牧业以生猪、仔猪、山羊、黄牛为主。全乡年生猪存栏18529头,年出栏肥猪20903头。区域内库、塘、坝众多,有骡马河、官闸、白虎山、荒冲等7座水库;小坝塘126个,渔洞水库南干渠自北而南穿境而过,进入永丰镇境内。水利条件较好,灌溉十分便利,农业耕作条件优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地理环境

辖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山区占全乡总面积的40.2%,为典型的卡斯特地形,有千年茶花,仙人脚印等自然风光,部分自然村出铜矿、铅锌等,居住着汉、苗、彝、壮四种民族,是多民族混居区;坝区地势平坦,山间小盆地和丘陵星罗其中,小盆地内多为良田,丘陵地内多为经济林果,有牛街百年古槐树、牛街生态旅游休闲山庄、迤逦的官闸旅游山庄,居住着汉、彝、壮等少数民族 。

气候环境

地处暖温带,为北纬高原大陆季风气候,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候凉爽,干湿两季分明。全年无霜期220天,平均气温11.6℃,最热月均温19.8℃,最冷月均温2℃;全年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3217℃,年均日照时数1902.2 小时,年降雨量756.5mm,是云南省高原水稻、苹果、冷凉商品蔬菜主产区。

发展状况

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29806.34万元,增长19.4%,一产增值2588.99万元,增长15%;二产增值68.59万元,增长10%;三产增值871.97万元,增长8%。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亿元,增长10.9%。;人均可支配收入7976元,增长11.49%。

外出务工人员有10021人,年劳务收入1.5亿元。

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土豆,产量各为956万公斤、1369万公斤、1055万公斤;经济作物主要有苹果、核桃面积15000亩、产值746万元,板栗种面积5000亩、产值168万元,烤烟种植面积3570亩、产值1361万元;养殖业主要以畜牧业为主,总产值5092万元,其中生猪26656头、产值2697万元,牛3249头、1841万元,羊2966只、产值356万元,家禽32556只、产值198万元。

全镇公路里程120.3公里,其中镇道18.6公里、村道101.7公里;农村人畜饮水已解决35000余人,剩余7200余人正在解决中;全镇农网改造情况及通讯覆盖率达到100%。

全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5%,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15.4%,二产增加值年均增长9.6%,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11.1%,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7%;财政预算收入975.02万元,比“十一五”末的456.3万元增加518.72万元,年均增长22.7%,5年累计全镇固定资产投资达12.8亿元,比“十一五”末的5.3亿元增加7.5亿元,年均增长28.5%;是苏家院镇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拉动效果最为显著的时期。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45%,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人。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免扶补”、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等贷款450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4500户,“8·03”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居民住房建设工程全面完成。新建及恢复重建学校校舍2.169万平方米,实施医疗卫生项目5个,建成各类文化体育场所3个。切实加强民族宗教、禁毒防艾、安全生产、社会综治等各项工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突出苹果产业在农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全镇苹果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5000亩增加到2015年的2万亩,成功创建了昭通苹果庄园、海升、东达、庆丰、秋硕、和堂生物技术公司等6个苹果种植庄园,苹果已成为全镇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烤烟种植水平不断提升,培育种植大户19户,烤烟种植规模达3160亩,完成烤烟收购9.8万担,实现产值130万元。干果种植初见规模,核桃达10000亩、板栗种植达8000亩。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孔家营基地成功申报为全国农业蔬菜标准园,在利群公司的带动下,种植水果豌豆2000亩,冬早洋芋1000亩、甘蓝500亩、辣椒1000亩。木瓜林贡米发展迅猛,种植规模已达2000亩以上。土地规模经营步伐持续加快,全镇累计土地流转面积2.5万亩,占农村家庭承包总面积37.3%,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3家,带动农民就业1500人。

镇党委政府自觉接受镇人大、上级有关部门及人民群众监督,累计区、镇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32件,办复率100%。建立落实重大决策听证公示、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专家咨询、法律顾问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以“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大明察暗访、第三方监督和专项治理力度,“三公”经费支出累计下降30%;累计处分违纪干部2人,通过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苏家院经济社会行稳致远。

统筹安排,多方筹集建设资金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钱就应该往哪里投,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村庄的规划建设,都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农民的主动性,这是新农村建设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不使农民“要我建”的思想转成“我要建”,即使有再好的政策指导,再多的资金支持,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面貌。政府主要解决农民每家每户无法解决的问题,整合资金资源。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将建设项目打包向上争取资金,捆绑农业、水利、交通、扶贫、民房改造、一池三改等各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

在区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各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争取到的项目资金是:区政府新农村专项资金10万元,水泥100吨;人畜饮水22.5万元,扶贫整村推进15万元,茅草改造资金12.4万元,村容整治资金10万元,各挂钩单位筹资7.3万元,整合资金77.2万元。

建设成效和经验2006年7月初,在镇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和苏家院村两委的引导支持下,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与镇领导组一道负责新农村建设项目规划制订,筹资、资金管理(资金由乡财政所代管,并设立专户,由村民理事会监督,根据项目分步实施)、投工投劳等具体事务。

至2007年4月20日,共组织召开村民大会9次,村民代表大会13次;组织开展了“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4次,回填厕所5个,新开辟道路80米、拆除畜厩3间、拆除烤烟房一间、加工厂一个,开挖沼气池31口,完工31口,新砌挡墙765.125㎥,拆除道路上房屋1间,房屋抿糊30户,其中:抿底4905.27㎡,刷白5936.8㎡,屋面挽瓦7户560㎡,室内外地皮硬化26户1804.77㎡。拆除简易围墙320余米,简易厕所5个。进行“一池三改”12套,村内道路硬化1060.6㎡,新建围墙124m(61.3㎥),合理调配使用资金35万余元,共组织群众投工投劳700余人次。

特色产业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市场,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的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逐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培育壮大龙头迤那村的利群蔬菜有限公司、双河村的“木瓜林”大米责任有限公司、迤那绿健果蔬商贸有限公司,通过迤那益农蔬菜协会、苏家院苹果产销协会、坪子大米加工协会、苏家院仔猪协会,实现产加销一条龙等多种模式,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联结起来,逐步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


苏家院镇的主要产业为水稻、苹果、露地蔬菜、干果种植、仔猪养殖等产业,农产品主要销售往县内、省内、省外。2006年主产业全乡销售总收入23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该乡正在发展蔬菜、苹果、桃、干果等传统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露地蔬菜、大棚蔬菜、桃王九九、苹果等产业。拥有企业3个,专业合作组织4个,其中,已登记注册4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数183户。

苏家院镇是中国南方优质苹果基地的之一,适宜种植苹果,现种植苹果1.2万亩,年产量1200公斤,年产值近1800元,种植品种有金帅、红富士、王林、红王将、昭锦(108)等品种,产品销往昆明、贵阳、重庆、成都等国内市场外,还远销越南、泰国等市场,果农已经自发建立小规模苹果交易市场。按照全镇“123456”的发展思路,以打造昭通市高原特色苹果科技示范园建设为契机,采用公司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和农户分散种植的方式,继续扩大苹果种植规划。一是成立苹果新植规划建设领导组,负责新植苹果规划建设的政策措施、统筹规划,协调解决新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二是继续推进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关键环节,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三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产业化经营。采取政府搭桥、银企衔接、财政扶持的办法,引导吸引城市工商资本、民间资本、金融资本等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示范园建设。2016年完成土地流转3500亩,流转金额达280万元。

苏家院镇充分发挥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完成2016年畜牧业现价产值增长15%以上(力争18%)的工作目标任务。在镇党委、政府和区畜牧局的统一领导下,畜牧工作通过畜牧站、村委会、村民小组长、村防疫员和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镇畜牧兽医站认真开展畜禽免疫工作,重点做好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等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对新补栏畜禽及时补免,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2006年已完成猪蓝耳病防疫注射猪52560头(次)、口蹄疫防疫注射52560头次,猪瘟防疫注射猪52560(次),牛7254头(次),羊7279只(次),猪反应70头死亡6头,牛反应37头,羊防疫反应21只,反应死亡山羊1只。鸡瘟及禽流感的防疫禽65764羽、70202羽(次),反应死亡6只,促进畜牧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在区政府组织的春季动物防疫考核中获第一名。

苏家院镇种植木瓜林大米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嘉庆年间木瓜林大米就成为了朝庭的贡米,在民国时期原云南省主席龙云在木瓜林大米种植处修建了“龙家仓”,从此该大米就送往省城成为龙家专用大米。2016年年我镇按照市委、区委提出的要求,利用辖区交通发达,水利资源好,土地肥沃的区域优势,紧紧围绕“政府引导,合作社主导,农户为主,公司参与”的方式,按照创建优质高产样板的要求,抓住节令,改变传统种植方式,通过组织培训,发放宣传资料,明确要求水稻种植必须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旱育秧,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施专用肥,统一定向移栽,统一病虫害防治。高标准优质地创建了2000亩的木瓜林大米核心样板,其中核心区800亩,实施优良品种、规范化栽培技术、旱育秧、合理密植、安全齐穗、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100%。主要涉及双河村和坪子村,其中双河村14个社,坪子村9个社。

文化教育

应该说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育的发达程度,为此,苏家院镇党委政府宁愿使政府穷一点也不穷教育,多方争取,多方筹借,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经常与中心校商讨、探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工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苏家院镇的教育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在苏家院镇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展示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一所所规范、文明的学校已成为苏家院镇社会经济发展画卷中的一道优美的风景。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改造危房,完善小学功能、设施,建成寄宿制中学,建成乡级农业技术职业培训学校,推进实施教育兴乡战略。

截止2014年,全乡镇、办事处共有中学1所,在校学生1964人,在职教师95人,师生比1:21;小学8所(其中单小2所,完小6所),在校学生数3701人,在职教师186人,师生比1:20。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6%,初中毛入学率94.5%,高中阶段入学率15%,受过大专及以上文化教育的105人,初步统计,现有758人参加工作。中心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5个,医护人员60人,床位数90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