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伯德•古普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沒有前往其他條目的內部連結,未能構築百科全書的連結網路。 (2019年4月29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4月29日) |
蘇伯德•古普塔 | |
---|---|
蘇伯德•古普塔 | |
出生 | 1964年 |
國籍 | 印度 |
職業 | 藝術家 |
蘇伯德•古普塔
蘇伯德•古普塔印度最先鋒、最知名的當代藝術家之一,生於1964年的。曾被媒體譽為「印度當代藝術教父」、「印度的達明·赫斯特」。
個人簡介
進入21世紀,作為「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資本源源不斷地流入藝術市場,為藝術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催化劑。在當今的世界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印度藝術作品的價格正在不斷攀升,成為收藏家心目中新的青睞對象。有一位被英國《衛報》雜誌認為堪比英國當代著名藝術家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印度藝術家——蘇伯德·古普塔(Subodh Gupta),2009年他被德國塔森出版社選為100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他在近幾年的國際拍賣市場上可謂氣勢煊赫,2010年他的一件油畫作品在蘇富比東南亞藝術秋季專場中拍賣出290,500美元的價格,成為印度當代藝術家中的明星人物,現在他的作品也成為了全球藝術收藏者重視的焦點。隨着印度當代藝術在世界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世界上各大知名博物館、藝術博覽會和雙年展上都頻頻出現古普塔的作品,在眾多重要國際雙年展及世界性展覽中,他的作品始終脫穎而出。古普塔更於2013年獲得代表最高榮譽的法國藝術暨文學騎士勳章以表彰他對當代藝術的貢獻。
藝術創作
古普塔藝術實踐分為繪畫與雕塑,他的油畫「不鏽鋼靜物」系列是其繪畫的代表作品,以廚房炊具在空間中的墜落和運動為表現對象,採用超現實主義的手法隨意而精細刻畫而成。畫面突出炊具本身所具有的光滑質感和反光效果,並使黑白灰三種顏色在器物的表現上達到和諧一統,看起來更加真實。一般的靜物畫所表現的是人為擺放的物體在自然重力狀態下的平衡寫照,而古普塔卻賦予靜物畫中的描繪物以動態的勢能。譬如,在他的《不鏽鋼系列八號》中,表現出一種奇怪的並置,在前景中表現的是鋼製器皿,不僅紛亂雜陳,而且很多都具有失重般的動感,而在背景中卻用略微帶鮮艷花朵裝飾的襯布,以及一些斑駁狀的不規則圖案。在他的早期繪畫中,古普塔使用了另外一種在印度生活中常見的元素——牛糞。在印度,牛糞既可以用來建造房子,又可以作為燒飯用的燃料,甚至被當作一種清潔劑——在印度的鄉下,牛糞一直被視為天然的清潔劑。因此,牛糞在象徵意義和宗教意義上被視為一種淨化物。此外,在他的繪畫中,也經常出現一些行李箱、手推車等來暗示印度殘酷的遷徙歷史現實,尤其是他的家鄉比哈爾。
通過對印度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日常生活物件的借用,如那些鋼製的午餐飯盒、淺盤(印度裝食物用的)、自行車和牛奶桶等,古普塔藉以反映與他自己的生活和記憶密切相關的家鄉經濟的變革。他說:「所有的這些東西都是我成長道路上的一部分,在我孩提的時候它們被用於各種儀式和典禮上,現在的印度人都可以從青少年時期的回憶中想起它們,而無法被遺忘的。」古普塔就是將印度日常生活中的符號以藝術作品的形式展現給大眾,他作為年輕印度藝術家群體中的一員,承擔起了記錄一個國家在經濟不斷增長的刺激下生活的變化和人們越來越物質化的心態。
除了繪畫,古普塔的藝術作品還包括雕塑、裝置、攝影、影像等等,他還參與過舞台設計,尤其是雕塑和裝置,都和繪畫同出一源,都是以日常生活中的物件為載體,他對這種現成品的挪用,使它們原有的功能和意義消失而成為藝術品的做法,有點類似於馬塞爾·杜尚。2009年他製作的名為《傑夫·昆斯》和《杜尚》的作品說明了古普塔對西方藝術偶像的首肯,作為一個鐵路工人的兒子,他的目光開始在印度之外的地方展望,在他的雕塑作品中,形式的重複和誇大的比例是其典型特點,但他的雕塑中成功地找到一種藝術語言,既來自印度,又同時符合全世界的審美口味。就像他本人所說的:「藝術語言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樣的,這也使我無處不在。」
古普塔的工作室位於新德里的衛星城古爾加翁(Gurgaon),它是由印度知名設計師拉吉·塞尼(Rajiv Saini)幫忙設計的,在這個巨大的工作室里,到處都是印度國內家庭中常見的物件,作為古普塔藝術作品的原材料。他的妻子,同樣也是著名的藝術家巴蒂·卡爾的工作室就處於離他不遠的地方。
從今年年初到現在,古普塔就已經在芬蘭的坦佩雷、美國紐約和英國倫敦等地舉辦過多次個人展,頻繁地展出他那旺盛的創作欲和當前在國際藝術圈中急劇上升的人氣。不可否認,正是他這樣的年輕印度藝術家的努力,使得今天的印度當代藝術衝出亞洲,走向了世界。
國際藝術市場上的一枝獨秀
古普塔的繪畫,繼承了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的印度藝術家泰伯·梅塔(Tyeb Mehta)、阿克巴爾·帕丹希(Akbar Padamsee)、弗蘭西斯·紐頓·蘇扎(Francis Newton Souza)等人的藝術風格,和同時代的巴蒂·卡爾(Bharti Kher)、芮文德·雷迪(Ravinder Reddy)、吉提斯·卡拉特(Jitish Kallat),以及藝術家組合索克爾和塔格拉(Thukral&Tagra )等人一樣,汲取吸收印度傳統文化藝術的養分和元素,融合當代的藝術思維,在國際市場上打造出自己特有的藝術特色,而成為國際藝術市場上的一枝獨秀。
印度現在
2009年「印度現在」的藝術展正在大陸上海當代藝術館展出,21名印度當代藝術家的60件作品,構成了印度當代藝術在上海的首次集中亮相。參展的藝術家中,蘇伯德·古普塔在國際藝術市場最為活躍。他出生於印度佛教聖地比哈爾邦邦,目前生活在新德里。城市化影響著45歲的古普塔的創作,市場化極大地改變了他的生活。4年前,他的作品在國際拍賣市場叫價僅1-2萬歐元,如今,最高紀錄早已超過百萬。此次展覽中,古普塔的繪畫作品《跨越七大洋》,用老舊的印度車上方堆積的行李箱和包裹,隱喻城市化過程中的人口大遷徙,是他最為典型的風格。「『印度現在』成為了一個運用多種手段,認真審慎地採用民族性來構建視覺身份,並將其傳達給對此知之甚少的受眾的展覽。」斐安娜說。而「對此知之甚少者」,即便不是特指,也包括全全華人的受眾們。起碼,印度當代藝術大展的遲到,使得原本有機會「近水樓臺先得月」的華人收藏家們感歎:原來連印度當代藝術都已經這麼貴了! [2]
2018 年「亞洲藝術創變者大獎」
亞洲協會上周頒發了 2018 年「亞洲藝術創變者大獎」予四位傑出亞洲當代藝術家,表揚他們的藝術成就及對亞洲藝術的貢獻;四名得獎者為:蘇伯德‧古普塔、施拉澤‧赫什阿里、朱銘和朴棲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