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花样的年华(夏永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花样的年华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花样的年华》中国当代作家夏永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花样的年华

很多年以前,有一晚,我在北大街昏黄的路灯下匆匆走过,路过酱园弄口时,街边一陈旧照相馆里,飘出咿咿呀呀的戏曲声,透过斑驳的窗棂,我看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坐在钢琴前,按着琴键,一只黄毛白斑的狸猫卧在琴盖上,腿短肚圆。

我好奇地走了进去,这是一间很进深的老式底层楼房,朝外一间,破损严重的墙壁上贴满五六十年代的老式照片,照片里的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有《红楼梦》《梁祝》《追鱼》《碧玉簪》等越剧电影海报,越剧演员有王文娟、徐玉兰。

老人约莫七十开外,戴着老花眼镜,精神矍铄,他入神地调试着钢琴,我没有打扰他,径直走入了里间摄影棚,虽说是照相馆,但照相器材非常老式、陈旧,闪光灯、三脚架、反光板等器件像是被反复使用了几十年,早已磨尽了光华,老人好像特意带着他的家当,隐姓埋名,远离喧嚣,躲到这儿似的。

看得出,店里很少有人光顾,老人这时停下了琴声,邀我坐下,与我慢慢闲聊了起来。老人说他经营这个照相馆已经二十几年了,以前开在百货大楼原址,那时生意还好,后来老宅拆迁,建起了现在的百货大楼,他一家被安置到了北大街,来这边后,生意越来越差了。现如今照相器材很贵,随便购个蔡司镜头都要上万,投资不起了,只能接待一些老顾客,再经营个几年,把老宅变卖,和老伴一起去敬老院养老了。

我指着墙壁上一张意气风发的泛黄老照片说,老师傅这是你吧?老人笑呵呵地说,是的,刚参加工作时拍的。他说现在帮顾客将上了年代的黑白老照片,一点一点着色,翻印成彩色照片,要修复得自然,而且还得讲究光影技巧,像这样的手艺,武原城上基本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我看着一帧老照片里,一个女人穿着素色旗袍,怀抱琵琶,坐在屏风前,而眼神却飘忽着,像舞倦了的蝴蝶,找不到落脚的地方。这张老照片经他着色,变成了彩色照片,不露痕迹。

老人姓石名永麟,原籍余杭,解放初期,他拜村里的老艺人学曲艺,学会了三弦、唢呐、箫笙等乐器,逢红白喜事,他就跟随师傅,做着上门吹拉弹唱的营生。六十年代初,余杭县里成立越剧团,他报名加入,后入杭州越剧学校学习剧本创作专业,在学校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沈清如,清如那时身段娉婷、婀娜,嗓音清丽、圆润。

石老先生感喟地说,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在越剧学校度过的那些日子。那时学校一天到晚,弥漫着悠扬的磬锣声和越剧唱吟声。和风丽日里,学校操场上,被洗濯后的水袖、戏服,一字排开,华丽丽地晾晒开了。清晨,西湖边,时常有一群群体态曼妙的年轻女学生,甩着轻盈的水袖,翘着秀逸的兰花指,清唱着越剧选段,俊朗的男学生,则练起了形体、台步。

趁空闲,他会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载着清如,绕西湖边,兜上好几圈。在细雨纷飞的黄昏,他时常牵着清如的手,静静地站在断桥上,一起哼着《断桥》里许仙和白素贞的唱词,那时他答应清如,会用一生的时间,站在断桥处为清如写诗,那些岁月里,西湖的荷花开得格外素洁、静美,他们时常感叹岁月是如此安稳,发誓携手一生,永修静好。

我说,是啊,世人往往都是如此,年少时经历过的当时都只道是寻寻常常,后来流年暗换了时光,才终于明白,原来那些细碎之事都是生命中永难复制的美好。

石老先生毕业后,随家人一起下放到了农村,后辗转来到了海盐武原,下放在天宁寺塔北边油厂弄里。清如则回了老家富阳,她终熬不过相思,来到了武原,随了永麟过起了苦日子。

下放到农村后,石永麟赋闲了下来,只得靠修理手表和小电器营生。七十年代初期,油厂弄老宅拆迁,他一家被安置在了百货大楼原址的旧宅里,旧宅曾是武原一内阁大学士的老宅,他在此开起了照相馆。尔后,旧宅也拆迁,盖起了后来的百货大楼,他一家重又被安置到了北大街这里,然后支起一间店铺,继续以照相营生。

多年前,他特意给孙女买了钢琴,教她器乐。但孙女喜动,体育天赋很好,弹钢琴坐不住,石老先生只好作罢,后开始陆续收起了学生,暑假来临时,总有好多的学生聚拢到店里,由他教起了钢琴,这时清冷的老宅里才充满了久违的欢声笑语。

石老先生说他当年之所以开这个照相馆,是因为他有戏曲功底,对形体艺术略知一二,还有他老伴会化妆,以前在戏剧班经常给演员上妆。如今照相生意每况愈下,也不想再购置新的照相器材,能做到什么光景,就做到什么光景吧。

空闲时,他常和老伴,与一群老越剧迷们聚在一起,喝喝茶,唱唱戏曲,消磨午后闲遐时光,偶尔他也会翻录一些戏曲碟片,碟片上精美的图案,也是他刻印上去的。

他说自己颠沛流离一生,没做出什么聊以自慰的成就,平平淡淡也熬过来了。自己一生的故事,一世的沧桑,一辈子的喜怒哀乐,似乎都满挂在了这两面墙上。惟一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几个儿女都成家立业了,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杭州,其他几个在武原,都本本分分,工作都还可以,住的也还好。

我望着石老先生额上的皱纹,再看看他墙上那张年轻时意气风发的脸,我此前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突然明白,其实不是,人可能是一瞬间就变老了。

走出店时,夜风透着春暮的凉意,黑魆魆的北大街,此刻万籁俱寂,像一口深不可测的古井,夜风吹过,曳不起一丁点回响。

墙头上一簇簇的黄色月季正葳蕤地开着,在暗夜里,开得静美、芬芳,一如那远逝的花样年华。[1]

作者简介

夏永军,笔名夏雨,浙江海盐人,嘉兴市作家协会会员,嘉兴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