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花山石窟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花山石窟群位于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花山风景区的东北侧。花山谜窟是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规模最大、谜团最多、面积最大的古石窟遗址。奇怪的是,尽管建造花山谜窟的工程非常巨大,但历史上却没留下任何文字记载。2004年10月28日,被安徽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

文物遗存

2号石窟

地下长廊(2号洞)此洞在半山腰,洞口呈虎口张开之势。入洞后随坡下延,凉气浸淫,回望洞口,早已雾气腾腾。洞内有几十根石柱昂然挺立,组成长80米,宽1.5米、高4米的地下长廊。右侧这处有一方形洞口,入内方知廊中有廊。其走向相同,但深度更深,足有百米,水呈翡翠绿色。

24号石窟

二十四根柱(24号洞)洞门面山路而开,呈扁长方形,宽约50米,高约30米,进深莫侧,宽绰这大,气势恢宏。6根石柱,均是三人合抱的方形大石柱,它们成两排阵势支撑窟顶。如此四层,衍入地下,故有“二十四根”之名。洞内有水,深不见底。水中有红、黄、蓝、白、黑游鱼,其状多怪异。

35号石窟

地下宫殿(35号石窟)口小洞大,有一段20米长的引洞。走到引洞出口处,豁然开朗,眼前空出一座惊人的地下宫殿,总面积有4000平方米。26根周长约10米的异形石柱顶天六地,石柱周长有十几米粗,一派豪气、霸气、帝王之气。环绕大殿有36间石房,最小者其面积仅2平方米;石房墙壁厚薄不一,最薄处仅10厘米厚。这些石房三面封,仅临殿堂一侧有一形门洞,门洞仅容一人进出。另一番感受。殿堂边有深潭数口,水呈绿色,有神秘感,但清澈见底,经年不涸。开洞之初,此处有千万只蝙蝠,人入此洞,惊飞蝙蝠,若黑风黑雨搅得天旋地转,故又名“蝙蝠厅”。

景区特点

花山谜窟是北纬三十度神秘线上唯一一处石窟群奇观。更令人称奇的是,花山东侧歙县烟村也已探明有石窟群的存在,数量也多达三十六座,且形态类似于花山石窟群。两座石窟群的七十二窟与黄山的七十二峰遥相对应,不知是出自天然的巧合还是古人刻意的安排。

花山谜窟风景区原称“古徽州石窟群”,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篁墩至歙县雄村之间新安江两岸,是以新安江为纽带,连接花山、雄村两大景区,呈哑铃状形态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是黄山山脉的延伸部分,介于北纬290° 44'~290° 46'之间。景区以石窟特色为品牌,现以探明的石窟有36处,其宏大壮阔、玄妙奇巧的石窟景象在全国实为罕见,其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独具特色,国内罕见,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中华一绝。至于这些洞窟源于何时?如何形成?数以百万方石料倒去了何处?如何开采和运输?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总括而论,花山谜窟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石窟、庙宇、古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是一个内容丰富、品味高,适宜各层次游客观赏的综合景区。

文物价值

花山石窟群中清理出的遗物年代看,最早为唐代。在洞窟中发现一处钟乳石,还有1.5亿年前形成的树化石及恐龙脚印化石。现已探明的石窟有36处,形态各异大小不等,散落在近6.5平方公里的花山景区中,其中2处石窟已被开发并对外开放,洞窟内气势宏阔、蔚为壮观。2001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来花山视察,并亲笔题写“花山谜窟”。根据江总书记指示,现将景区中所有石窟按发现的时间先后顺序从1号编到36号。现已开发的2处洞窟分别为2号和35号。

根据考查研究,石窟的开凿年代似乎不尽相同,但开凿的方式和手段基本一致,呈现出规律性和延袭性。另一特点是石窟基本分布在新安江上游水系不远处,可考虑水运的可能。关于开凿石窟的目的和用途,目前尚未有定论。花山石窟群的诸多谜团及其年代扑朔迷离、功能莫衷一是的不确定性,对考古界、地理、自然界等等相关学科来说都面临着新的课题,显现出它的历史、科学和地域文化乃至艺术的重要价值。[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