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花中四君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花中四君子

「四君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題材,以梅、蘭、竹、菊謂四君子,他們分別是指:梅花、蘭花、翠竹、菊花。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質,一直為世人所鍾愛,成為一種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徵。這雖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與歷代的文人墨客、隱逸君子的賞識推崇不無關係。「四君子」題材始終伴隨著中國花鳥畫的發展。[1]

究其原因,這裡映襯出的不僅是由於「四君子」本身的自然屬性而呈現出的一種自然美,更重要的是古人把一種人格力量,一種道德的情操和文化的內涵注入到「四君子」之中,通過「四君子」寄託理想,實現自我價值觀念和人格追求,最終「四君子」成為古人託物言志,寓興自我,展示高潔品格的絕佳題材。[2]

花鳥畫中的絕佳題材

在花鳥畫這一門類裡,國畫梅花、國畫蘭花、國畫竹子和國畫菊花是畫家常常喜歡表現的對象。為中國人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

反映出中國畫的象徵性:中國傳統觀念認為,這些花花草草具有高尚的品德,好比人中「君子」。「君子」是中國哲學裡的一個重要範疇,指具有很高道德修養的人,僅次於「聖人」。

明代黃鳳池輯有《梅竹蘭菊四譜》,世人常用「四君子」來寓意聖人高尚的品德。他們都沒有媚世之態、遺世而獨立。

其文化寓意為:梅,探波傲雪,高潔志士;蘭,深谷幽香,世上賢達;竹,清雅澹泊,謙謙君子;菊,凌霜飄逸,世外隱士。

梅花

梅花,又名「 五福花 」,是中國傳統名花,也與松、竹合稱為歲寒三友。

梅花既沒有牡丹儀態萬千的雍容華貴,也沒有玫瑰浪漫溫柔的艷麗芬芳。梅花的美,不是一朵,而在一群,它在盛開時一團一簇,給人溫暖的感覺。

深冬初春里賞梅,會有一種熱烈的氣氛,讓人感覺不到深冬初春的冷峭。它那不畏嚴寒、經霜傲雪、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獨特個性,為民族的精華,為世人所敬重。古往今來的文學寫作中,也是被歌詠得最多的品種之一。

陸游的「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黃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梅是如此的寂寞,也襯託了文人雅士的孤芳自賞。[3]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李煜的詞,把對故國的思念,離恨隨人而遠的憂思,融進了雪梅之中。

梅之畫法

人們畫梅,主要是表現那種不畏嚴寒、經霜傲雪的獨特個性。

畫梅以乾、以枝、以花為三大主也。梅干有老幹、粗幹、細乾之分。老幹多曲折,示其老態,宜瘦,以中鋒筆鉤勒而成。交叉處須留空白,使乾有前後左右之分。或賦以顏色,或以淡墨皴之,均可。粗幹者以折枝寫之,多作交叉,以女字交,最為上乘。

起筆時立意為先,捷疾而行,如狂、如顛,如飛電,切莫停延。細乾之墨色,以濃墨較多,以示其神,細乾髮於粗幹者稍曲;發於老幹者,宜直,均以中鋒筆劃之。梅之枝,著花之處。要使枝之有致,則有長有短,有曲有直。著花處留白,其形態甚多,多觀察樹梢之枝,則可悟矣。梅花五瓣,故以五小圓圈圈之。有正、有反、有側,全放、未放者,皆以淡墨相互畫之,再以濃墨畫出花絲和花萼。著色者,有以淡墨圈成後、賦以紅綠,則為紅梅、綠梅。有用紅黃直接點成花瓣,是為紅梅、臘梅。畫成,常以濃墨點苔者,有助於畫,倍見精神。梅樹蒼老古拙,應多觀察樹木之形態,隨時寫生,以臻觸類旁通之效

古人的智慧創作的「 梅花篆字 」把梅花讚頌的更勝一籌。

蘭花

蘭花,是花、香、葉「三美俱全」的花卉。它與菊花、水仙、菖蒲,並稱「花草四雅」,也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

生長於深山幽谷之中的蘭花,清香淡雅,氣宇軒昂,臨風搖曳,婀娜多姿,花開幽香清遠,沁人肺腑。它那「不為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的高潔品質,為自己迎來了「空谷佳人」的美譽。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杜牧筆下的蘭花,在碧水茫茫的蘭溪河邊,河水與蘭花相映,蘭花散發著特有的幽香,細雨霏霏,將一幅朦朧淡雅的圖畫呈現在我們的面前。「谷深不見蘭生處,追逐微風偶得之」。蘇轍的這首詩,意境雖頗蘊禪機,但對幽蘭的簡約品性,推崇備至。

蘭稱君子,又喻美人。生於幽谷,淑慧而雅淡。不爭於世,孤芳自賞。其香清逸;其性幽嫻,玉骨冰姿,人見人憐。

蘭之畫法

蘭之主要者,花與葉。蘭葉,一筆不能成其畫,最少三筆,成為一組。起手第一二筆,可任意為之,兩筆交叉成一眼,狀若鳳眼,以第三筆破鳳眼,即成一組蘭葉。第三筆最難,往往兩筆極有神韻,第三筆不得其勢,則全毀矣,故此筆應視前兩筆之勢如何,再決定此筆之去向。若其勢向右,則得助其勢而伸之,可得矣。多叢之葉,以一組為主,餘者為客。依疏密濃淡而寫之。但切忌雜亂,或狀若籬芭,或集於一點,不可不慎。蘭之花,如美人之纖指,姿態婀娜,楚楚動人。[4]

其畫法:以淡墨帶濃之筆寫之。一筆向右,一筆向左,向內成弧形。下筆處宜大而圓,收筆稍尖。此兩筆可決定方向。第三筆向內收筆,交於弧形內。第四筆由內向外,由小而大。三四兩筆可任意畫之。第五筆細小而短,由交叉處向下作一半弧形。第六筆為花托,由第五筆尾端向下畫之。再以濃墨在交叉處,點三四小點花心,即成。寫蘭時,心緒開朗,信手拈來,則生動自然,可謂逸品。

翠竹,中國傳統中,竹子像徵著生命的彈力、長壽,竹子與松樹、梅樹合稱冬季的三大吉祥植物。

在荒山野嶺中默默生長,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頑強生存。千百年來,竹子清峻不阿、高風亮節的品格形象,為人師表、令人崇拜。文人愛竹,古已有之。

蘇東坡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知之者很多,稱頌者也不少。竹對蘇東坡來說,竹比每天必須的食物都重要了。

竹之稱為君子者,具有崇高堅勁之節;有虛懷若谷之心。清雅拔俗,有如逸士;有歲寒之心,風欺雪壓,尤見精神。

竹之畫法

竹有竿、有枝、有節、有葉,四者寫竹之要也。竹之竿,挺而圓勁,不屈不撓,宜直,挺挺然其筆如篆。竿,竹之主幹,主者壯,餘亦隨之而壯。下筆時須一筆而行,中斷則色澤不勻,中氣不暢,不克以一氣呵成。[5]

畫竹宜用羊毫筆書之為佳。二竿以上之竹,須主客分明,主者聳,有凌雲之志,客則或仰或俯,有呼喚尊卑之情,其交叉排列應順乎自然。竹之枝,為竿之輔,竿之得勢,賴枝之維繫。故以快筆隨意寫之,如草書焉。節高而蒼勁,惟堅惟實,其筆如隸。以濃墨點之,更見其神。葉者,竹之精神所在,一筆一葉,葉葉生動,不板不凝,迎風飛舞,遇雨則垂,雨過則挺,皆葉之功。寫葉宜用狼毫以中鋒出之,如楷書焉。竹葉者,一筆不能成其葉,集三筆四筆,或五六筆,而組成一小組,依竿枝之勢重迭之。或以古人映竹葉於日光月影之下,視之而寫,亦良法也。總之寫竹時,須澄心靜慮,意在筆先,不雜不亂,順自然而寫,即可。   

菊,又名延年、壽客等。菊花是我國人民喜愛的傳統名花,有著三千多年栽培的歷史。

菊花清雅高潔,花形優美,色彩絢麗,自古以來被視為高風亮節、清雅潔身的象徵。深秋季節,百卉凋零,唯有菊花霜中爭艷。經過嚴霜後,才能等到花開,這也許就是被稱為傲骨的由來。文人筆下的菊花,更顯得多姿多彩。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謂是膾炙人口的佳句,婦孺皆知。王安石的「黃昏風雨打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把落地的黃菊比喻成雨後的黃金。李清照的「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寫出了自己的滿腹憂鬱。

菊有傲骨嶙峋之態,能一枝獨秀,挺立於秋風中,不畏嚴霜。又喻晚節。

菊之畫法

菊,花之隱逸者也,令人忘慮消愁,怡然自得。菊之主要部分,為花、葉、莖。花易畫,葉最難;莖須得其勢,則生動有致。花之畫法:用淡墨先畫出五瓣,依次排列,作半弧形;此五瓣可別方向。再在兩瓣之間畫出第二層,如是繼續畫出三層四層,即成。著色者,有用淡墨畫成,賦以色彩;有直接用色,畫出花瓣。然後用濃墨,或色彩在半弧形處,點花心。葉者,花類之主要也。葉葉生於莖,與花有襯託之功。

畫法有鉤勒,有點丟二種:鉤勒者,以淡墨將葉之形態,鉤出外形,或賦以色彩。點丟者,將墨色濃淡調配妥當,以偏鋒之筆劃出:第一筆主葉,宜長;其餘二三四諸筆,在主葉左右分開,宜短。三筆集中處,作半圓形。再以濃墨視葉勢,鉤出葉脈。葉脈要有正側之分。葉之用色者,以花青,或青綠配墨,如法畫出有色之葉。花之莖,乃花朵之支架,使花能生動自然。花莖當畫於花朵之中下,不宜太直,直則呆板失勢,微彎曲以示迎風而舞。菊花種類繁多,故以普通菊花代表之,餘則多作實物寫生,以助其成。

視頻

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