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節令 |
節令,節氣時令的意思,指某個節氣的氣候和物候。廿四節氣科學地揭示了天文星象與自然節律的變化規律,它將天文、農事、物候和民俗實現了巧妙的結合,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在我國一些地方會把一部分的節令當作節日來過。四時節令指得就是按季節之序,所施行的儀式和節慶。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節令
節氣劃分; 斗轉星移(上古)、圭表測影(漢至清初)、太陽黃經(現行)
基本解釋; 某個節氣的氣候和物候
引證解釋; 節氣時令
用途; 認知時節規律,節令民俗系統
淵源
節令,節氣時令,指某個節氣的氣候和物候。我國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與天干地支以及八卦等是聯繫在一起的,有着久遠的歷史源頭。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斗轉星移定歲時。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國位於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轉星移時北半球相應地域的自然節律亦在漸變,因此成為上古人們判斷時節變化的依據。廿四節氣科學地揭示了天文星象與自然節律的變化規律,它將天文、農事、物候和民俗實現了巧妙的結合,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耕生產與地理氣候資源息息相關,優越的地理氣候資源是誕生農耕文明的重要條件。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區,有着巨大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從而形成了世界上最為典型的季風氣候。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冬季受來自內陸的乾冷氣流的影響,天氣寒冷,乾燥少雨;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濕多雨。光照充足、降水豐沛、高溫濕潤的雨熱同期氣候,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十分適宜農作物生長,是我國非常優越的氣候資源,是誕生農耕文明的重要條件。
廿四節氣不僅是指導農耕生產的時節體系,更是包含有豐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統。在漫長的農耕社會中,廿四節氣發揮着重要作用,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衍生出大量與之相關的民俗文化,蘊含着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諸如立春(歲節)、清明、秋分(仲秋節)、冬至等一些節氣既是自然節氣也是民間重要節日。幾乎每個節氣也都有自己豐富多彩的節氣習俗活動。遵循傳統"天人合一,順應四時"的理念,以二十四節氣為中心,還形成了豐富的養生習俗。對人們來說,二十四節氣不僅是一種時間體系,更是一套具有豐富內涵的節令民俗系統。
節氣
立春 立春,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是干支歷的歲始,乃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代表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是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定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於每年公曆2月3-5日交節。干支紀元,以寅月為春正,立春為歲首。立春,大地回春,終而復始、萬象更新,在傳統觀念中,立春具有吉祥的涵義。
立春是"四立"之一,反映着冬春季節的更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春標誌着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立春,在自然界,最顯著的特點是萬物開始有復甦的跡象。時至立春,在我國,北回歸線(黃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帶,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撲面而來。而在以北大部分地區,只能是說進入春天的前奏,萬物尚未復甦,還處於萬物閉藏的的冬天。對於北回歸線以北地區來說,距北回歸線(黃赤交角)越遠,進入春天越遲。
廿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在我國傳統農耕社會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秦漢以前,南北各地風俗文化不同,一些地方歲首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歷廿四節氣的立春。立春歲首對於傳統農耕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重大的拜神祭祖、祈歲納福、驅邪禳災、除舊布新、迎新春等慶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後時段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
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春季第2個節氣。斗指壬;太陽到達黃經330°;每年公曆2月18-20日交節。雨水和穀雨、小滿、小雨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雨水節氣標示着降雨開始,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進入雨水節氣,我國北方陰寒未盡,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氣息;南方大多數地方則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雨水節氣時段一般從公曆2月18日至20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時節,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忽冷忽熱,乍暖還寒。時至雨水節氣,太陽的直射點也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了,這時的北半球,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溫回升較快,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並漸漸向北挺進與冷空氣相遇,形成降雨,但降雨量級多以小雨或毛毛細雨為主。
驚蟄
驚蟄,是春季第三個節氣。斗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於公曆3月5-6日交節。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着相當重要的意義,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
驚蟄,為干支歷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髮之象。一歲十二個月建,每個月建對應一卦,卯月(含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對應的是雷天大壯一卦;大壯卦的卦象就是天上開始打雷了,雷在天上響,非常形象。"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機;驚蟄時節,春氣萌動,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謂"春雷驚百蟲",是指驚蟄時節,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蟄蟲。驚蟄節氣的標誌性特徵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
春分
春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春季第四個節氣。斗指壬,太陽黃經達0°,於每年公曆3月19~22日交節。春分在天文學上有重要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自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晝開始長於黑夜。春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這時節天氣暖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
春分節氣在時間段上是指太陽位於黃經0°和15°之間的位置,即從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時段,公曆則大約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間。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升分"等。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春分正當春季(立春至立夏)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傳統四季劃分是以"四立"作為起始。在歷史發展中文化交流傳播,廿四節氣中反映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二分二至"四個節氣(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先秦時期便在各地流傳。西方四季劃分是以"二分二至"作為四季的起始,即春分為春季的起始。"二分二至"中的春分還是烏茲別克斯坦、土耳其、阿富汗、伊朗等國的新年,有着3000多年的歷史。
清明
清明,是春季的第5個節氣。斗指乙;太陽黃經為15°;於公曆4月04-06日交節。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變化的節氣,這個時節陽光明媚、草木萌動、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自然界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時至清明,在我國南方地區已氣候清爽溫暖、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區也開始斷雪,漸漸進入陽光明媚的春天。
"清明"的含義是氣候暖和,處處給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榮的感覺。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
穀雨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斗指辰;太陽黃經為30°;於每年公曆4月19日-21日交節。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正所謂"春雨貴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穀雨與雨水、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穀雨時節,在我國南方地區,往往開始明顯多雨,而特別是華南,一旦冷空氣與暖濕空氣交匯,往往形成較長時間的降雨天氣。
穀雨,是反映降水現象的一個節氣,穀雨時節往往開始明顯多雨。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主要的氣候要素包括氣溫、降水和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氣候重要的一個要素。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的,因此我國的降水在地理空間上呈現"由東南沿海往西北內陸遞減"的特徵。
"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方的地理氣候分界線。秦嶺是關係中國南北氣候的山,它是我國重要生態屏障,發揮着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諸多功能。冬天,秦嶺夠阻擋寒潮南下進入南方地區;夏天,阻擋濕潤海風進入北方地區。秦嶺、淮河流域是南方春雨和北方春旱區之間的過渡地區,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劇減少。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曆5月05-07日,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南方,太陽黃經達45°。立夏,是標示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曆書:"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後,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
立夏表示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至立夏,萬物繁茂。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律不一。立夏時節,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進入"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真正意義上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有春天的氣息。若按中國現代氣候學(候平均氣溫)的劃分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
小滿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斗指甲,太陽達黃經60°,於每年公曆5月20-22日交節。小滿節氣意味着進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開始增多,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小滿和雨水、穀雨、小雪、大雪等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小滿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氣候特徵:"小滿小滿,江河漸滿"。另有解釋是指北方麥類等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只是小滿,還未完全飽滿。
南方地區:小滿節氣期間,我國南方地區一般會降雨多、雨量大。由於南方暖濕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黃赤交角處的華南一帶交匯,這時華南地區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正如民諺雲"小滿,江河漸滿"。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如果這個階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的副熱帶高壓勢力較弱,位置偏南了,意味着到了黃梅時節。對於長江以南地區來說,小滿節氣期間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滿",是指雨水之盈,小滿時節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滿。
北方地區:對於北方地區而言,小滿的降雨量很小或無雨,並不如溫度的上升更令人印象深刻。小滿節氣,往往是北方地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日照時間最長的時期。加熱北方的干空氣比加熱南方的濕空氣要容易得多,所以小滿時,北方一些地方的氣溫很容易異軍突起,上升得很快,與南方的溫差進一步縮小。北方地區是旱地農業,糧食作物以種植小麥為主。在北方流傳這樣的說法,小滿名稱是因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做"小滿"。
芒種
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干支歷午月的起始。斗指巳,太陽黃經達75°,於每年公曆6月5-7日交節。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這個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作物種植。農事耕種以"芒種"這節氣為界,過此之後種植成活率就越來越低。芒種節氣在農耕上有着相當重要的意義,它指導着農事耕種。農曆書說:"斗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意思是講,芒種節氣適合種植有芒的穀類作物;其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過此即失效。民諺"芒種不種,再種無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忙種節氣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的,東南季風為我國帶來海洋的水汽,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會最先得到東南季風帶來的水汽,形成豐富的降水,也就成為了我國年降水量最為豐富的地區。西南季風也為我國帶來降水,可影響到我國華南一帶;當西南季風發展強盛時,也可深入到長江流域。南方雨季為4-9月,多雨的月份與熱的月份同步。我國的南方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典型的"雨熱同期"氣候特徵。芒種節氣,我國北方地區尚未進入雨季。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稱"七下八上")是我國華北、東北等北方地區的雨季;而西北地區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成為我國年降水量最少的乾旱地區。
芒種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作物耕種。芒種節氣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由於天氣炎熱,已經進入典型的夏季,農事播種以這一時節為界,過了這一節氣,農作物的成活率就越來越低了。芒種是穀類作物耕種的節令,晚稻在這個時節該種了。在稻作地區的南方,"芒種"是插秧的忙碌時節。北方地區是旱地農業,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這個時節正是北方地區夏熟作物麥子收穫之時。
夏至
夏至,是廿四節氣之第10個節氣。斗指午;太陽黃經90°;於公曆6月21-22日交節。夏至是太陽北行的極致,這天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此後太陽直射點南移。夏至這天北半球北回歸線以北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夏至過後太陽高度逐日降低。但對於北半球北回歸線以南各地來說,夏至過後,太陽光照仍在增強。
夏至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需水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夏至節氣期間正值我國南方雨季,南方地區降水充足。北方的雨季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夏秋之交,北方地區夏至期間降水較少。
夏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古時民間"四時八節"中的一個節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此外,民間還有夏至"消夏避伏"、"清補"等習俗。
小暑
小暑,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於每年公曆7月6-8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我國多地自小暑起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小暑開始進入伏天,天氣變化無常。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暖濕氣流的影響,我國多地高溫潮濕多雨。這個時節雖然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但對於農作物來講,雨熱同期有利於成長。
農耕生產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光照充足、高溫濕潤、降水豐沛的雨熱同期是我國非常優越的氣候資源,十分適宜農作物生長,是誕生農耕文明的重要條件。從降水的季節分布狀況來看,我國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就是東南季風盛行的時候。在高溫季節,農作物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正是我國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節,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由於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我國的南方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典型的雨熱同期;我國北方的華北、東北等地區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之交,雖雨季短、降雨量少,但也是表現為"雨熱同期"的氣候特徵,所以我國北方的華北、東北等地區氣候也是屬於"雨熱同期"。
在古代,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人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懇請保佑風調雨順。並將新打的米磨成粉,製成各種美食,與鄰居鄉親分享來吃,表達對豐收的祈願。
大暑
大暑,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斗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公曆7月22-24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徵:高溫酷熱,雷暴、颱風頻繁。大暑這個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於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
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我國南方多地高溫潮濕多雨。每年7月下旬(約大暑節氣後),副熱帶季風雨帶移至我國北方的華北-東北,7月下旬至8月上旬(稱"七下八上")是我國華北、東北等北方地區的雨季;而西北地區由於深居內陸,距海洋遙遠,是我國年降水量最少的乾旱地區。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自古以來,民間都有大暑三伏天飲涼茶(伏茶)的習俗;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飲的茶,這種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此外,還有燒伏香、曬伏姜等習俗。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於每年公曆8月7-9日交節。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廿四節氣反映了四時"氣"的變化,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節點。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濕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立秋還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才出暑,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之說,立秋後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這天往往還處在中伏期間,也就是說,酷暑並沒有過完,真正有涼意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酷熱與涼爽的分水嶺並不是在立秋節氣。
秋季是暑熱與涼寒交替的季節。《管子》曰:"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進入秋季後,由夏季的多雨濕熱過渡向秋季少雨乾燥氣候。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收、陰氣漸長,萬物隨陽氣下沉而逐漸蕭落。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並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
處暑
處暑,是秋季第二個節氣。斗指戊(西南方);太陽黃經達150°;於每年公曆8月22-24日交節。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時至處暑,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氣溫逐漸下降,暑氣漸消。 處暑意味着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這期間天氣雖仍熱,但已是呈下降趨勢。
處暑節氣處在短期回熱天氣(秋老虎)期內,"秋老虎"一般發生在公曆8月~9月之間,每年秋老虎的時間長短不一,總體來說持續半個月到二個月不等。處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義,就是提醒人們暑氣漸漸消退,天氣由炎熱向涼爽過渡,要注意預防"秋燥"。處暑的民俗活動很多,如吃鴨子、放河燈、開漁節、煎藥茶、拜土地公等。
白露
白露,是秋季第三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於公曆9月7-9日交節。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由於天氣逐漸轉涼,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太陽一落山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拉大。
時至白露,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加上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光照強度減弱,地面輻射散熱快,所以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寒生露凝。白露時節,秋風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這種乾燥的氣候特點稱為"秋燥",白露的氣候特點就是乾燥。
秋分
秋分,是秋季第四個節氣。斗指己;太陽達黃經180°;於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交節。秋分,"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秋分這天太陽光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後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時至秋分,暑熱已消,天氣轉涼,暑涼相分。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
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即一天之內白晝開始短於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稱降分。而在南北兩極,秋分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此後,隨着太陽直射點的繼續南移,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夜,範圍逐漸擴大再縮小;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晝,範圍逐漸擴大再縮小。
寒露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斗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干支歷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進入寒露,時有冷空氣南下,晝夜溫差較大,並且秋燥明顯。
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乾燥;北方的東北、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千里霜鋪、萬里雪飄,與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斗指戌;太陽黃經為210°;每年公曆10月23-24日交節。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霜降時節,萬物畢成,畢入於戌,陽下入地,陰氣始凝,天氣漸寒始於霜降。霜降節氣後,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就全國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霜降節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
霜降並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氣就會"降霜",其實"霜"也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霜"是地面的水氣由於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成,"霜降"節氣與"降霜"無關,兩者不是同一概念。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在氣象學上沒有"霜降"的概念,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稱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霜"通常出現在秋、冬、春這三個季節。
立冬
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陽黃經達225°,於每年公曆11月7-8日之間交節。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其氣候也由秋季少雨乾燥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轉變。
立冬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冬季普通盛行東北風和北風,氣溫逐漸下降,由於地表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時期還不是很冷;隨着時間推移,強冷空氣南下頻繁,並越過南嶺,天氣越來越冷。在北方地區,立冬前早就已很寒冷。
小雪
小雪,是冬季第2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即太陽到達黃經240°時。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着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
"雪"是水汽遇冷的產物,代表寒冷與降水,這時節的氣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來比喻這時節的氣候特徵。"小雪"是個比喻,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寒流活躍、降水漸增,不是表示這個節氣下很小量的雪。小雪節氣,東亞地區已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經向環流,西伯利亞地區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我國東南部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
大雪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大雪,斗指癸,太陽到達黃經255度,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曆12月6-8日。大雪節氣是干支歷子月的起始,標誌着仲冬時節正式開始。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是反映氣溫與降雪變化趨勢的節氣,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一個節氣,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即氣溫與降水量。節氣大雪與天氣大雪意義不同。實際上,大雪節氣的雪卻往往不如小雪節氣來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小雪、大雪節氣。比如,在廿四節氣圭表測影地黃河中下游地區,全年下雪最大的節氣,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節氣。大雪節氣下雪量並不是最大。
冬至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拜冬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斗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直射點南行的極致,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太陽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陽直射點北返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我國位於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冬至是反映太陽光直射運動的節氣。冬至是"日行南至、往北復返"的轉折點,對於北半球各地來說,太陽高度自此回升,太陽光逐漸增強。從節氣規律來說,立春是"陰陽"之氣中陽氣升發的始點,自立春起陰陽轉化,陽氣上升,立春標示着萬物更生、新輪迴開啟。而冬至則是太陽回返的始點,自冬至起太陽高度回升、白晝逐日增長,冬至標示着太陽新生、太陽往返運動進入新的循環。所以古人也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在時年八節當中,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亞於立春歲節。
冬至這天,太陽雖低、白晝雖短,但是在氣象上,冬至的溫度並不是最低。實際上,由於地表尚有"積熱",冬至之前通常不會很冷,真正的嚴寒在冬至之後。由於我國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種氣候意義的冬季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時至冬至,標誌着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
小寒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干支歷子月的結束與丑月的起始。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85°;於每年公曆1月5-7日交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小寒節氣的特點就是寒冷,但是卻還沒有冷到極致。冬至之後,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溫持續降低,溫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際降到最低。民諺:"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這說明了小寒節氣的寒冷程度。
小寒時節,太陽直射點還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還處於散失的狀態,白天吸收的熱量還是少於夜晚釋放的熱量,因此北半球的氣溫還在持續降低。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小寒節氣比大寒節氣更冷,在北方有"小寒勝大寒"一說;但對於南方沿海大部地區,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
大寒
大寒,是冬季最後一個節氣。斗指丑;太陽黃經為300°;公曆1月20-21日交節。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民諺雲:"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大寒在傳統節氣中是極冷的時節。在我國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
大寒一過,又開始新的一個輪迴,正所謂冬去春來。在我國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尾牙祭與"大寒迎年"等。所謂"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農曆新年這段時間,民間會有一系列活動,歸納起來至少有十大風俗,分別是:"食糯"、"縱飲"、"掃塵"、"糊窗"、"腊味"、"趕婚"、"趁墟"、"洗浴"、"貼年紅"等。
歌謠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民俗=
二十四節氣科學地揭示了天文氣象變化的規律,它將天文、自然節律和民俗實現了巧妙的結合,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準確地表述時序特點,古人根據氣候和物候,將節氣分為"分、至、啟、閉"四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稱"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稱"二至";"啟"是立春和立夏,"閉"則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這些加起來共為"八節"。民間稱為"四時八節"或"時年八節"。在漫長的農耕社會中,二十四節氣為指導農事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