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艾米·洛威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艾米·洛威尔 Amy Lowell,(1874年2月9日-1925年5月12日)出生于美国麻萨诸塞州布鲁克林,是洛威尔家族的成员,兄弟姐妹包括帕西瓦尔·罗威尔A·劳伦斯·罗威尔

美国影评人,讲师,影像学派的一位主要诗人。也是一个女同性恋者。

高雅的贵族世家女

艾米来自马萨诸塞州的一个著名家族。与著名天文学家帕西瓦尔·洛威尔和前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洛威尔(Percival Lowell)。是同胞姐妹。[1]

1902年之前,她曾在私立学校和母亲那里接受教育,她几乎没有做任何事情,而是轮流居住在家里,在那里她享受著波士顿社交名流的生活,并出国旅行。

1902年之后,艾米决定致力于诗歌创作。距她的第一篇作品《传统的但未区别的十四行诗》在《大西洋月刊》上出版已经过去了八年了。又过了两年。

1912年,第一本诗集《多色玻璃穹顶》问世。

他的诗品就是人品

艾米生动活泼的性格,她的独立性和热情使她引人注目,她以抽雪茄之类的挑衅姿态嘲笑自己。因成为影像学家的领袖而迅速将她重塑为“杏仁派”,以赞扬艾米的霸气品质。

在当今的现代诗人中,她的杰出之处可能不是源于她自己的诗句质量,而是源于她勇敢而高度务实的领导才能。他的诗品就是人品,艾米创作出来的作品,首先是有筋骨的,在诗行字里间流淌著澎湃的血液。这是她最独到之处。在新诗百年发展探索的今天,艾米的诗仍能给我们特有的个性与风骚。

除了诗歌和批评书籍外,艾米还经常演讲并为期刊撰写重要文章。

1913年,访问英国时遇到了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并发现了他的圈子- 意象派(Imagists)。她在实验性的意象派运动中脱颖而出,并继埃兹拉·庞德之后而成为该运动的人物。

埃兹拉庞德在他自己的诗集《意象》(Des Imagistes,1914年)中收录了她的一首诗,并在那年出版了第二本书《剑刃与罂粟种子》,其中包括她对自由诗和“复调散文”的首次尝试。

艾米模仿她的亲戚詹姆斯·罗素·洛威尔(James Russell Lowell)的《批评家寓言》的一部《寓言寓言》(1922)以匿名出版,并引起了广泛的猜测,直到她透露自己的作者身份。

艾米·洛威尔诗人旅行奖学金

艾米·洛威尔旅行诗人奖学金:每年旅行54,000美元。[2]

1925年,当诗人艾米·洛威尔(Amy Lowell)去世时,按照她的意愿建立了旅行诗人年度奖学金。

该奖学金没有年龄要求,出版要求或教育要求。唯一诗人必须是美国出生的。

名句赏析

艾米·洛威尔经典语录 名句赏析-[3]

生活是一张白纸,每个人都在上面写上自己的一两句话。

溪水潺潺/将花瓣带走/每一片都悄然飘远/飘向无限的远方/只有我们留在这里/当岁月匆匆流逝/花已逝/而香如故。

诗作

内容摘要:艾米·洛威尔(AmyLowell)诗选[4]

日记

狂风摇撼的树丛里,颠荡著银色的灯笼,

老人回想起

他年轻时候的爱情。

乳白石

你是冰,你是火,

你的抚摸象雪一样烫痛我的手,

你像火焰,你是寒光,

你是月光抚摸下玉兰的银色。

当我和你在一起,

我的心是个冰冻的池塘,

在摇曳的火把下闪闪烁烁。

落雪

雪在我周围低声絮语,

木屐

在身后的雪地踩出一串小坑。

可没有人会经过这里

寻我的脚印,

当寺钟再次敲响

脚印会被掩埋消失。[5]

风与银

亮闪闪,

秋月浮动在朗空;

她飘过鱼塘时,

鱼塘遂脊骨抖龙鳞闪

一年又逝

在愉园的瓷篱那头

我听见蛙鸣在蓝绿色的稻田

而剑形的月

把我的心割成两瓣

渔家妇

孤独时,

松林里的风

如涛哗哗

拍打著船舷。

中国情结

想到

照著殿前台阶的

月光

也照著故土的

一方方稻田

遂热泪滚滚

如白色的米粒

滴在脚边

纸鱼

纸鲤鱼

挂在高高的竹竿上,

把风吃进嘴里

再从尾部排出。

人莫不如此,

来都是大口大口地吃风。

秋天的薄雾

是一只蜻蜓还是一片枫叶

轻柔地落到水面?

著作

诗集

《男人、女人和鬼魂》

《浮世绘》

《东风》

《艾米洛威尔诗选》。

1955年,出版《诗歌全集》。

评论集

《法国六诗人》。

参考资料